達沃時代努力打造“中國好存儲”
“我們蟄伏五年,默默無聞地鍛造細節,只為了成為當下存儲領域***的那匹黑馬。”這是北京達沃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沃時代”)CTO雷迎 春的一句話,目前仍掛在達沃時代的官網上。同時,在一些公開場合,達沃時代董事長及創始人田大慶數次表示要努力打造“中國好存儲”,五年內實現數十億的銷 售額。
至此,也許很多人都會問,達沃時代是誰?
達沃時代是一家從事分布式存儲系統核心技術研發并擁有全部知識產權的的本土企業,2010年正式成立,在ServerSAN和融合存儲市場上小有名 氣,但顯而易見,這家年輕的公司有著宏大的夢想——這令人不由好奇:達沃時代究竟懷揣怎樣的技術實力,竟然自信能在強手如林的企業級IT市場脫穎而出?
存儲行業閃現“超車拐點”
據悉,從成立的***天起,達沃時代就選擇去做***層的文件系統,而且拋開開源軟件,完全靠自己一點點地從底層做起,終于在分布式元數據、 SSD/HDD混合調度方面取得多項專有技術突破,并推出了面向海量高性能處理的集群存儲系統、面向云計算大數據的融合存儲系統等YeeStor系列產 品,以及面向廣域環境的虛擬存儲等WooStor系列產品。
達沃時代執行總裁張松
談起五年前的創業選擇,達沃時代執行總裁張松表示,存儲是企業級IT三大基礎設施之一,中國目前在存儲上除極少數廠家外,還沒有形成真正有競爭力的 存儲產業,甚至很少有自主可控的產品技術,“大家主要是利用開源軟件做點東西,開源技術雖然非常好,但不能代替專業的自主存儲。”張松解釋說。
該公司另一位聯合創始人田大慶的職場經歷也很能說明問題:田大慶曾經是曙光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的總裁,后又出任國產CPU龍芯產業化聯盟秘書長,再之后則與張松聯合創辦了達沃時代。可以看出,立志發展國產IT、甘愿啃“硬骨頭”是達沃時代創始人們內心的志向所在。
不過,五年后的今天,張松更加慶幸當年的創業方向選擇正確。
“今天來看,我們更加覺得當初的方向正確。首先,大數據、移動互聯、物聯網對存儲有了更大、更多的需求與要求,數據將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世界在 突然變成一個數據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存儲行業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傳統磁盤陣列已經不再適應云時代的存儲,軟件定義存儲,計算與存儲融合成為大勢所 趨,這對我們這種業務聚焦于軟件定義存儲的新興廠商而言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張松說。
讓應用定義存儲
雖然說軟件定義存儲被公認為未來趨勢,但達沃時代認為還應走向進一步深化,因而提出“應用定義存儲”。即強調存儲要能感知上層應用,要能針對不同應用進行資源配置和性能優化。
張松表示,達沃時代并非炒作概念,而是已經有了成熟產品——達沃時代“應用定義的存儲操作系統”YeeOS已經開發完畢,基于YeeOS開發的計算存儲融合類產品YeeStor系列、面向廣域環境的WooStor虛擬存儲系列系列已經正式發布,并已經得到許多用戶的青睞。
據介紹,經“五年磨一劍”的達沃時代YeeOS是面向數據服務的存儲級操作系統,實現多個突破:可以通過配置對讀、寫施加不同優化策略在同一存儲系 統上滿足不同應用需求——即達到“應用定義”;***實現了創新的ROWS(優化讀、順序寫)框架,通過軟件處理使得傳統硬盤的單盤IOPS提高10倍以 上;全新的元數據處理及數據持久化結構,使系統既支持混合存儲結構,也支持全閃存結構,靈活滿足客戶需求;基于SARD(基于服務器的適配性冗余分布)框 架,可以把每一個存儲池的邏輯塊分布到多個服務器的驅動器(磁盤或SSD)中,I/O處理均勻分布,消除系統瓶頸,沒有單點故障,系統可用度達 99.999%。
基于YeeOS的達沃時代全系列存儲系統以商品化服務器為基礎,通過服務器直連的硬盤、閃存等存儲介質,創建若干以保護域為單位的虛擬存儲池,對外 提供高性能、高可靠、高可用、低成本的企業級存儲服務,在性能、成本和管理等方面***競爭優勢。基于YeeOS的達沃時代存儲可橫向擴展至數千服務器節 點,支持SAN、NAS、RESTful對象和VM對象訪問。YeeOS支持的產品包括分布式彈性塊存儲、高性能分布式文件系統、集群NAS、虛擬計算平 臺、HadoopHCFS。
達沃時代基于YeeOS打造的YeeStorB系列產品隸屬于當下熱門的超融合存儲系統,支持PCIe-SSD、SSD、HDD等介質混插,橫向擴展集群節點支持達1024個,系統容量支持60TB至64PB超強伸縮,提供20萬至100萬IOPS。
張松表示,由于前五年潛心鍛造技術,還沒有大范圍走向市場,但是每個項目都比較有分量。以達沃時代為中科院網絡中心所搭建的“科學數據云”為例,在該項目中,達沃時代幫助中科院網絡中心實現了廣域多個數據中心的數據統一管理和文件統一管理,在線存儲規模達到了接近十PB,保存著中國大量的科學實驗和探測數據。目前國內能做到大規模的跨域存儲管理的公司還非常少。此外,中國教育電視臺的“教育超市”也采用了達沃時代的解決方案。
此外,張松也談到了達沃時代與國內其他存儲廠商的區別。“國內大多數存儲廠商的產品都是基于傳統存儲技術的,只有其中少部分廠家精力放在了新興存儲 技術的研發和推廣上,而且他們在推廣新興存儲和傳統存儲上容易陷入‘左右手互搏’的窘境。另外一個方面,國內存儲廠商大都是基于開源軟件進行二次開發,采 用開源軟件的廠商必須了解開源軟件的“身世”和來龍去脈,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于及時發現并填平其中可能存在的“坑”,另外這些廠商往往陷入自己 開發的穩定版本和開源組織發布的***版本之間的“選擇困境”。而達沃時代純粹是自己一點點寫的,所以我們能更好做到應用定義,我們的文件系統兼容性也更 好。”他說。
聯手合作伙伴打造“千億數據沃土”
在經過長達五年潛心靜氣的技術與產品打磨期之后,達沃時代提出“打造數據沃土、營造千億生態”,主動聯手合作伙伴進行技術合作、市場拓展,以用戶為核心創造新的服務生態鏈。
據悉,達沃時代的生態圈主要涵蓋六個層面:面向行業創新應用的生態,面向自主創新的生態,面向傳統IDC改造升級的生態,面向硬件制造商、集成商的生態應用方案整合,面向小、微創新技術企業的生態。
其中,面向行業創新應用的生態主要指與教育、醫療、農業、公共安全等行業ISV一起合作創新,正如張松所說:“雖然我們軟件有具有應用定義存儲的能 力,但是我們不可能針對單個客戶的應用一個個的去做,所以我們和應用合作伙伴一起做應用定義的工作,把應用的特點抽取出來,然后面向一個行業進行推廣。”
面向自主創新的生態是指與56所、國防科大、龍芯、人大金倉等國產自主IT企業進行深度合作,打造全自主的IT解決方案。
面向傳統IDC改造升級的生態指的是達沃時代意在聯合鵬博士等一批IDC企業構建虛擬IDC運營體系。
目前,銳捷網絡、云杉網絡、鵬博士、云端時代、海云捷迅等數十家企業已經和達沃時代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當然,要打造“中國好存儲”,培育存儲數據沃土,達沃時代面臨著重重挑戰,對此,達沃時代上下一致認為,解決問題成就夢想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專注于核心關鍵技術,誠心誠意地構建合作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