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愚不可及的存儲騙局
雖然脫口秀主持人大衛•萊特曼就將頤養天年,但是我們還是把目前那些似乎占據了技術新聞報道領域前十的白癡文章和論述都歸于他。看情形,任何IT問題的解決之道都可以被簡明地提煉成10條實用的意見或者措施——甚至更少,如果刊物有字數限制的話。
盡管本文不存在這種字數限制,但我將收斂夸夸其談,指出在過去一年多所見證的五個最愚不可及的存儲技術概念。
5.云取代存儲的一切
目前在社交媒體和技術報道中反復出現的文化基因是云“改變游戲規則”的特性,尤其在存儲方面。最近,云正被用于解釋今年氣數將盡的陣列行業所經歷的年度同期收入銳減。有些贊成云的業內權威人士堅稱:很多公司一直從云提供商那里購買存儲“即服務”而不是購買更多的產品在內部部署,假如這個概念是真的,對云行業是一個好兆頭,但對存儲行業未免就言過其實了。
“轉向”云存儲可能為EMC公司去年四月發布的季度同期收入下降22%、IBM公司季度同期收入下降23%未達預期或者很多其它存儲廠商在第一季度宣布的數字下降所引發的疑惑提供了一個方便的解釋。“云正在加快企業級存儲的死亡”的說法確實值得權威人士對它的關注,只要這個說法不是這么白癡的話。
2013年年末和2014年年初正在上演的似乎是:用戶在檢查他們的選項并且評估哪些采購在提供更快或者更合算的投資回報的同時可能最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之后,還在猶豫不決要不要采購新的容量。你知道,這是好的IT規劃人員本該做出戰略選擇的方法。
坦白地說,我們一直被圍繞磁盤閃存存儲(任何一項在短時間內都將取代磁盤)、專用存儲(僅設計用于特定的服務器虛擬機管理程序)或者新的(舊的)“服務器端”(又名直連式)存儲這三種風味結構相互矛盾的磁盤的喧鬧聲所淹沒。所有這些本該取代那些我們剛剛部署的“老化的SAN”。
沒有人愿意為一個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就會被這個世界廢棄的新的存儲概念承擔責任。
推遲采購使廠商的銷售代表束手無策,導致價格大幅下降。
據我所知,有限的預算也把一點消費理智引入到采購流程當中。推遲采購使廠商的銷售代表束手無策,導致存儲商品的價格大幅下降。總之,大量的存儲年復一年、季復一季被銷售出去,但是價格并非廠商的要價。與其它任何事情相比,這一點或許說明了硬件銷售數量不斷增長而營收減少的原因。
這是否意味著云沒有任何影響?不見得。但是,影響不是以更多的消費者從企業級存儲轉向云存儲的形式出現。畢竟,在2013年年末,業內觀察人士聲稱云服務提供商(而非商業消費者)是云存儲的主要客戶。如果是這樣的話,云服務提供商對存儲的額外需求已經擴大了存儲市場的規模。
對了,我們不要忘記第三大存儲提供商Nirvanix令人寒心的失敗(也許是另外一個專欄不斷增長的名單的開始)。
4.數據縮減技術解決一切
事實上,它們并非如此。當廠商費煞苦心把數據壓縮和重復數據刪除概念納入主流并且把這些功能變成主存儲清單項目的時候,成本似乎并沒有很好地反映戰略價值。另外,當應用于深度歸檔的時候,數據縮減對于經過重復數據刪除的數據10年內的可檢索性提出了額外的問題。
沒有標準,沒有投資保護。
3.閃存存儲改變一切
不見得。我們都喜歡更快的I/O,但是閃存的真正價值似乎被限制在只讀數據。動態RAM或者好的老式硬盤似乎在寫方面提供更好的性能。
這種認識似乎正遭到廠商抨擊,這些抨擊不斷地引用涉及數據庫索引加速和較短延時而不是更高性能的用戶案例。
一些有趣的拼湊可能正在醞釀當中,包括閃存加磁帶。有些廠商把flape這一不幸的名字用于這種結構。我們建議他們查閱城市詞典(Urban Dictionary)之后再注冊這個名稱。
2.服務器端存儲改變一切
如果你相信正在退化的存儲——從共享存儲回到存儲孤島——是“進步”的話,那么這個概念可能是有價值的。事實上,服務器端充其量是服務器虛擬化的采用和IT人員摒棄存儲專家的傾向導致的IT技術的浪費的一種反映。與存儲網絡(無論使用存儲虛擬化技術與否)相比,缺乏訓練的虛擬機管理程序操作員更容易把服務器端概念化。然而,本地存儲模式——盡管是成套裝備(比如OpenStack)的可伸縮的部分——需要在設備之間進行大量數據鏡像,為故障切換和vMotion等提供便利。你是否計算過這給你的LAN帶寬帶來的影響?
1.前(請填寫數字)名排行榜說明一切
也許最白癡的結論是:列表文章提供真知灼見。列表文章往往提供易于推特(Twitter)一代關注的新聞摘要。在最壞的情況下,它們通過提供確認偏差(confirmation bias),加強了預先存在的假設。在最好的情況下,它們引發讀者深入探究,以理解漂亮的對照表背后的細節。希望這個清單能夠引發少許研究和深度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