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國 做“社會企業”——記2015 NEC 創新解決方案展
在中國,NEC正努力向社會價值創造型企業進行轉變,這種轉變將通過構建新型商業模式、提供切合中國社會發展需求的解決方案、分享多年來在ICT行業服務的實際經驗來實現。
“NEC今年會在中國做一個嘗試,就是專注于為社會提供各種解決方案和發展相關事業。NEC正在努力向具有社會價值的企業進行轉變,并希望基于 此愿景形成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最終幫助中國成為一個安全、安心、高效、公平、富足的社會,以及抓住各種各樣的機會為中國的社會發展增光添彩。”
這是NEC大中華區總代表、NEC有限公司總裁日下清文在2015 NEC 創新解決方案展開幕式上所講的一席話。
在記者的印象中,具備以商業化的運作手法服務社會、重視社會價值多于追求企業盈利特征的企業,應該就是所謂的“社會企業”。此前英國社會企業聯 盟對“社會企業”的定義也明確指出:“社會企業是運用商業手段,實現社會目的的企業。特征是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通過盈利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而達到 解決社會問題的目標。”
所以,日下清文的講話引起了記者極大的好奇心:一家在智慧城市、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領域都有著雄厚技術實力和多年建設經驗的ICT企業,如何能夠在中國成功轉型為一家“社會企業”,并致力于助力中國創造社會價值?
在2015 NEC 創新解決方案展上,記者找到了答案。
智慧城市:經驗豐富+技術驅動
在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正如火如荼。通過多年的實踐,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已進入技術落地階段。這一階段要求智慧城市的建設者能夠借助物聯網、云計 算、大數據等技術,構筑成一套完整的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其中包括物理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社會基礎設施和商業基礎設施等。
而對于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而言,為了滿足當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者們在現階段提出的新需求,一方面要具備足夠多的有關智慧城市建設的實際經驗,另一方面要能夠提供切實有效的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
在本次展會上記者了解到,NEC作為在日本最早倡導智慧城市建設的企業之一,NEC已經在智慧城市方面積累了大量的行業解決方案和實際建設經 驗,包括圍繞交通、物流、醫療、養老、防災應急、智能安防、生物識別、節能環保等諸多領域構建的智能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也已經在很多國家實施和應用。
為了切合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實際需求,NEC在本次展會上的智慧城市創新論壇中著重介紹了四項技術或解決方案:圖像技術、航空領域、智慧養老、物聯網應用。
比如在圖像技術方面,NEC早在1971年開始就進行研發投入了。本次展會上,NEC信息系統(中國)智慧城市事業部副總經理劉洪雷介紹了有關NEC圖像技術方面的六個主要應用。
***個是人臉識別技術。可實現通過攝像頭采集人臉圖象并進行3D建模、通過對不同人臉的對比快速進行身份識別和驗證等功能。該技術已在很多方面領先于競爭對手。比如,在姿態、表情識別方面,NEC能做到識別過程不受光線變化、年齡、種族、像素等因素的影響。
第二個是指靜脈識別技術。可作為指紋識別技術在安全認證方面的補充。針對用戶使用場景中出現的濫用指紋膜通過指紋身份驗證的情況,NEC應用活體檢測的方法,即先通過對手指上的靜脈進行檢測,可證明是否為活體,然后才能通過其他認證。
第三個是越界報警技術。它分為兩個目標對象,一個是針對人,另一個是針對車輛。在具體應用場景中,如果在監控圖像上劃定一個范圍,系統會自動對進入該范圍內的人或者車輛進行跟蹤。
第四個是車輛甄別技術。在城市內的道路或高速公路上,會設置很多的卡口。車輛經過卡口時,有關該車輛的數據會被識別并導入到公共安全系統里。當在系統內按照品牌、款式、顏色等關鍵字搜索時,經過某個卡口的所有符合條件的車輛信息都能被提取出來。
第五個是客流分析技術。傳統客流分析大部分都是通過遠紅外線進行監控實現的,而NEC是基于攝像頭。比如,當門店進來一個人時,系統會自動識別出性別、年齡段等相關信息,這類的功能可為零售行業進行營銷策略制定和調整提供決策參考。
第六個是基于圖像技術研發的硬件產品。在弱光的情況下,NEC的攝像頭也能夠拍攝出彩色的圖像且效果較為清晰。
實際上,在圖像技術領域,除了上述技術外,NEC還有很多軟件、硬件的解決方案,NEC希望這些解決方案能夠改善智慧城的管理工作,為市民安全出行、安全生活帶來保障。
“互聯網+”思維:助力產業鏈變革
在思考如何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時,NEC不但能夠將視野覆蓋于當下,也能夠延伸至未來。
美國《新聞周刊》在今年年初時發表過一篇文章,對2050年的世界進行預測。文章稱,目前全世界人口約為70億,而聯合國預計到2050年全世 界人口將達到96億;到2050年,全世界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的年齡超過65歲;以今天的價格能在2050年買到運算能力、數據傳輸速度比現在快1000 倍的電腦;回收技術的提高會使產品在被回收后恢復原來的品質;到2050年,太陽能可以提供全世界所需能源的27%,成為全世界***的電力來源……總之在 2050年,地球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而NEC考慮的是如何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幫助企業提高產能,以及提升社會整體產業鏈的價值。
比如在零售行業,NEC認為零售業的渠道應該是具備多功能的,以適應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發展。并且,零售業應該準確地把握消費者的需求,利用網 絡技術來提供安全、安心的產品和服務;應該及時地把產品送到客戶的手里,高效實現***一公里的物流。由此,一張由商品、網絡、物流形成的零售行業整體流程 圖就形成了,NEC再通過ICT執行這套流程,為客戶創造新的價值。
同樣,NEC注意到,制造業也已經迎來了巨變。當新興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人口增速加快,消費者的購買力也在增強,他們更希望快速地獲得價廉物 美的產品。要滿足這樣的需求,又要維持企業的生存,就必須設計和制造附加價值更高的產品以獲取足夠的利潤。在這樣的新形勢下,NEC能為企業帶來哪些價值 呢?
以數據處理為例。在企業的工廠內,生產線是極為重要的部分,每天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數據,NEC會幫助企業從各個方面收集這些數據。接著,生產 出來的商品會通過物流實現運輸,運輸當中企業也可以在NEC的幫助下收集數據。當完成了數據的收集后,NEC會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再把分析和研究 結果反饋給企業生產一線。
除了希望幫助企業,NEC也希望能夠幫助普通人在“互聯網+”新形態,以及智慧城市中體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場景。
NEC信息系統(中國)總經理中井汪杰在《“互聯網+”智慧城市的一天》主題演講中,分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五個場景描繪了一名普通市 民在NEC的幫助下能夠獲得哪些智能的生活體驗。比如,在中午12點午餐時,市民可以通過手持的終端設備獲取所吃食物的卡路里指標、生產廠商名稱、生產地 位置、生產時間、物流過程、原材料來源等信息,以確保食品的安全。
“實際上有些場景,已經在現在的生活中被實現了,但NEC需要構建的是一個更完整的‘互聯網+’產業鏈條,把所有場景中涉及的事件和元素都進行 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NEC在中國就想承擔‘互聯網+’中的‘+’這部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合作伙伴創造更大價值。”中井汪杰如是說。
智慧辦公:加快落地中國
NEC注意到,中國企業對智能辦公室,尤其是構建智能的辦公環境方面有著很大的需求。而對于什么才是真正的智能辦公環境,NEC認為要具備以下 幾個特征:***是能夠幫助員工提升工作效率;第二是有助于員工間進行順暢溝通;第三是辦公體驗要舒適;第四是讓員工感覺安心和安全。
在中國,NEC中國總部新辦公樓是首批引入NEC智能辦公解決方案的項目之一。NEC智能辦公解決方案是基于“Smart Office”這一基本概念而構建的。Smart Office概念的定義是,通過使用人臉識別系統、智能會議系統、網絡虛擬化技術SDN等***ICT工具來實現舒適的辦公環境和營造辦公模式的變革氛圍。
2015年6月,NEC中國北京總公司成功搬遷至新址。在此之前,通過建設,NEC中國總部已能滿足智能化辦公的需求。
當員工去大廈上班時,監控攝像機會自動識別每一名員工的面部結構,根據此前后臺登記的員工臉部照片,系統會以極高的精度進行個人認證,使入退勤 和考勤管理實現自動化,該功能是借助NEC的人臉識別技術實現的,在此前由美國政府主辦的識別率比賽中3年連續保持***名。這一技術也同樣可應用到員工個 人電腦的登錄認證場景,利用電腦內置的攝像頭掃描登錄者臉部,以確認是否為真實用戶,由此防止偷窺和辦公室內信息泄露。
在辦公區,員工可使用NEC提供的超輕筆記本電腦和可移動的IP電話實現移動化、高效率的辦公。并且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使用基于虛擬桌面環境的瘦客戶端,大大降低機密數據的泄露風險。
在會議室區,使用NEC的TV會議系統和ConforMeeting會議系統,參會者即便是在相距較遠的地方,也可感受到如臨現場的感覺。并 且,參會者也可共享文檔和數據,大幅削減資料準備的時間和實現無紙化辦公。另外,演講者在文檔上標注的文字或圖畫等也可實時地得到共享,以實現更清晰地傳 達會議重點,促進高層管理者正確和快速地決策。
而在導入SDN技術后,NEC中國總部辦公室通過網絡的集中化實現了簡單管理。并且,通過網絡虛擬化減少了硬件數量,實現了成本降低。在添加新 設備時,整個過程也變得簡單。在實現了網絡可視化后,也可以直觀地同時看到物理網絡拓撲和虛擬網絡拓撲,以及每個數據流的通信路徑。當網絡發生故障的時 候,也能夠通過網絡整體可視化的通信流程,快速、準確地確定故障原因所在,使得網絡管理變得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