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特效確實帶感,但Magic Leap 的視頻可能造假
導讀
Magic Leap公布了其***技術視頻,有人稱贊有人不明覺厲。去年谷歌曾牽頭對它進行5.42億美元的投資。在上周有消息稱它即將完成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使 該公司估值一躍達到45億美元。在本周一,又有消息稱Magic Leap正在與阿里巴巴談判,有望在新一輪融資中獲得阿里巴巴的2億美元,總融資或能突破16億美元。到底這家公司掌握了什么黑科技?它被喻為微軟 HoloLens的***勁敵。它的技術真的那么厲害?且看國內相同領域技術創業者——蟻視CEO覃政關于Magic Leap的分析。
問:Magic Leap公布了***一輪融資計劃,據說高達10億美金,也就是說,如果成功的話,這家初出茅廬的創業公司一年會在美國狂卷16億美金。這其中不乏谷歌這樣的科技巨頭的豪賭,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他們?
答:眾所周知,谷歌就是美國科技創新的中心,而谷歌自從2012年發布谷歌眼鏡GLASS,到2015年宣布GLASS項目停止面向消費者,轉 而針對行業用戶,其實就是戰略性放棄了這個項目。這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是飽受詬病的GLASS慘不忍睹的顯示效果,畫面小,眼鏡斜視,分辨率低,跟現實根 本無法結合,完全稱不上是增強現實。因此,可以想象,谷歌在14年碰到MagicLeap時,是多么的激動,簡直是看到了未來科技之光,因為光場顯示技術 就是為了***的頭戴式視覺體驗而生的。所以谷歌在14年下重金投資了MagicLeap之后,放心地停掉了自己的GLASS項目。
問:那么這個Magic Leap一直宣稱的數字光場顯示技術(Digital Light-field)到底是什么呢?這個技術又如何能被谷歌欽點,成為未來頭戴式顯示技術的關鍵呢?蟻視去年在發布會上宣稱自己的復眼光學技術 (CEO技術)其實就是一種Light-field光場顯示技術,這個有什么區別嗎?
答:沒錯,蟻視的復眼光學技術,其實就是光場顯示。所謂光場顯示,就一定要顯示出光學場景的全部方向的光線,包括各個距離發出的光線,因而又被稱為全息顯示。
光場顯示***的特點,就是可以顯示不同深度的圖像,因而顯示出來的場景,是天然帶有景深的,有近景,也有遠景,同時當你去觀察近景或遠景時,都 可以看到真實的聚焦和失焦效果。完全跟真實的場景一樣,區分不出來。這種效果的實證,MagicLeap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展示,而蟻視在2014年底的發 布會上,已經展示了這種技術的效果:
蟻視的光場顯示技術同時呈現近景和遠景
反觀傳統的顯示技術,包括谷歌眼鏡、Oculus,都只能顯示出一個固定的顯示平面,因而焦點是固定的,這種顯示方案,從根本上不太適合用戶長 時間觀看,就像3D電影一樣,是不適合長時間觀看的,因為它從對焦這一人眼的自然反射角度來說,是一種反人類的技術。因此Magic Leap近一年來,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抹黑Oculus,說他們這種顯示方案是不OK的。
而光場顯示技術,通俗一點說,就是它能同時呈現多個顯示平面,如下面這張圖,可以在人眼前方,同時顯示從近到遠依次疊加的5個平面,而目前蟻視 的光場顯示技術,已經能同時顯示10個平面。因而能夠顯示出具有連續體積感的實體,在空氣中真正產生全息的效果。今后,在評價頭戴顯示器的參數時,除了分 辨率Resolution和視角FOV,還有一個關鍵的參數,就是他的顯示層數,即Depth。
光場顯示的深度Depth概念
Magic Leap的顯示光機,據稱是采用類似外科手術腹腔鏡類似的機械結構,進行各個方向的光束投射。可以理解為,一個人舉著一個手電筒,朝著天花板快速地揮舞手 臂,如果他揮舞地足夠快,就可以把天花板均勻地照亮了。這個人和手,就是這個微型投影裝置的核心部件,而天花板,其實就是人眼的視網膜。這個就是一直傳得 神乎其神的視網膜投射技術。
Magic Leap利用一個投射單元,事實上只能實現普通的頭戴式顯示,而如果他想實現光場顯示,其實是需要第二個技術要點,就是陣列式投影技術。這個技術方向要求 很多個相同的投射裝置,密集的排列,來模擬各個方向發出的光線,從而在人眼的視網膜周圍(注意,不只是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光場投射區域,來模擬不同景深 的視覺效果,這個才是光場顯示的真正奧義。蟻視的復眼光學,就是模擬昆蟲復眼,直接進行陣列式光場投射,其實在原理上是一樣的。
這個技術方向,蟻視早在2012年3月就已經申請了國際專利,在2013年就完成了原理樣機的研制,2014年底提出了HR全息現實的概念。而MagicLeap的專利也都主要集中在2013年,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新的領域。
問:現在各種R的概念層出不窮,你能給我們梳理一下,到底這些R有什么區別嗎?
答:好,目前已經公布出來的R,主要有這些,VR、AR、MR、CR、HR。
VR,顧名思義,就是虛擬現實,全沉浸式體驗,***個階段。
AR,就是除了能看到虛擬的物體,還能看見現實的物體。相當于在現實世界出現了一些增強的信息。
MR,是微軟為Hololens提出的概念,意為混合現實。他的意思是,除了能看到現實世界,而且虛擬物體是混合在現實空間中的,跟現實世界綁 定的,比如桌子上有個蘋果,當你靠近桌子,蘋果也離你更近。這種效果除了光學顯示,還需要精確和實時的空間位置追蹤功能,包括顯示世界三維結構的重建能 力,微軟利用自己強大的全息處理器,解決了這個問題。
CR是Magic Leap提出的一個概念,C代表著電影,這意思是說,像電影特效一般真實的顯示效果。其實這個概念很模糊,但既然說到電影特效,那么就必須是看不出假來 的,不能隨便一個五毛特效,也說是CR。因此,顯示出來的虛擬圖像,必須完全嚴絲合縫地跟現實縫合,而且顏色和亮度都要非常自然。
HR是蟻視提出的,全息現實,這個概念其實和上面的CR基本一致,只是換了個名字,都是說的基于光場顯示的頭戴式技術。其實蟻視蠻朝前的,在微 軟之前提出了HR,本來HR這個詞天然就應該配合Hololens出來的。結果被蟻視搶了先,微軟只能生掰硬造了一個MR出來。蟻視把HR定義為采用光場 采集和顯示技術做成的一體化頭戴式方案。
蟻視的HR眼鏡,有一個明確的要點,就是圖像的顯示效果一定要真實逼真。透過眼鏡看到的虛擬場景,和真實場景,都是由計算機處理過的,因此看起 來效果是一樣的。而真實光線被采集到之后,可能被替換為一束虛擬光線,因此,進行虛擬和顯示的縫合時,是非常逼真的。簡單來說,傳統的增強現實或透過式顯 示技術,顯示出來的虛擬圖像,一般都是半透明地浮在空中的,而且亮度極高,這樣的話讓人發現不了他其實是半透明的;而HR顯示技術,就有可能顯示出亮度跟 自然物體一樣的虛擬物體,因而真正能做到分不清真實和虛擬。
問:對這次Magic Leap放出的一段據稱是直接透過設備拍攝的圖像,你怎么看?
答:其實這個視頻,就很好地呈現了之前我說的五毛特效的概念。這個跟Magic Leap一直宣稱的CR技術應該達到的效果相差甚遠。
Magic Leap發布的視頻中亮度偏高
首先,顯示的圖像亮度太高不自然,有理由懷疑,如果亮度降下來,就會呈現出半透明的顯示效果,這就是明顯的AR方案,而不是什么CR光場顯示方案。
顯示的畫面并沒有景深變化
再次,畫面中虛擬物體的抖動很厲害,并不穩定,因此也很容易讓人分辨出虛擬物體的虛假。
綜上所述,他們這次拿出的方案,只能算是AR,充其量算是MR,完全達不到CR或者HR的高度。
總而言之,這次放出的視頻,是典型的掛羊頭賣狗肉。這個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Magic Leap一開始說,“我們可能十年之內也拿不出成熟的產品”。現在又改口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生產***的產品”。這是因為,他們目前如果真的要量產, 也就能產出類似增強現實的產品。不過話又說回來,既然拿了投資人的錢,總得先干出來點什么東西吧?哪個投資人能等你十年呢?這也是我們蟻視的困擾,雖然有 著遠期的超黑科技,但是也不確定何時能夠大規模量產,不如還是先做做眼下的產品。于是蟻視推出了VR系列,未來可能還有AR系列,真正什么時候到HR系 列,那還要等整個產業的發展。
因此,綜上所述,價值幾十億美金的Magic Leap,已經淪為了一家AR眼鏡公司。他們何時才能推出真正的CR眼鏡,或者說蟻視何時才能推出真正的HR眼鏡,可能還需要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