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證實海關總署訂單 6月底建成大數據云平臺
針對中標海關超級大單的消息,今日阿里云方面做出回應:“消息屬實,阿里云將為海關總署提供云計算和大數據服務,共同探討構建互聯網+海關的新模式。”
海關總署在官網一份公告中披露了阿里云中標的信息。中標項目為“金關工程二期”大數據云。該項目將支持數據總量為8PB非結構化數據與160TB結構化數據的數據存取與分析能力。整個項目分兩個階段進行,其中大數據云平臺環境搭建及應用將在6月30日完成。
對于項目金額,阿里云方面表示,這是一個集成標,將由阿里云同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完成,阿里云主要輸出軟件服務的部分,包括ECS、RDS、ODPS、云盾等9款云產品。據海關公告,項目整體金額為8568萬,集成商為一家注冊地在南京的IT公司。
據了解,大數據云是“金關工程二期”的重要組成部分。金關工程是國務院提出的最早一批的“金”字頭工程。目前一期已建設完成,二期采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重點建設全國海關監控指揮系統、進出口企業誠信管理系統、海關物流監控系統等。總體規劃建設周期5年,初步投資概算為40.95億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項目將用于提升海關系統對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能力。比如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對全國1800多個主要通關現場情報的實時分析。處理的數據量將是PB級別的,原有的海關數據業務以處理TB級別的結構化數據為主。
通關數據的集中,也將為全國通關一體化打下基礎,實現異地報關。比如說一個西安廠商,需要從韓國進口一些零配件,原本的流程是海運到青島港,在青島辦理轉關,然后再鐵路運到西安。但是現在貨物只要到達青島港,廠商可以在西安海關報關繳稅,經過審定后放行指令就直接傳輸到青島海關。如此省去了企業通關成本達20%到30%。
阿里云在“應對高并發訪問和處理海量數據方面的優勢”,可能是其中標原因之一。阿里云大數據處理服務可在6小時內處理100PB數據,相當于1億部高清電影。全球掌握這種能力的公司僅有Google、亞馬遜等幾家頂尖公司。同時,阿里云還為鐵路售票官方網站12306、淘寶天貓等提供支撐。
2013年,美國中情局跟亞馬遜簽訂6億美元(約37.4億元人民幣)合約,亞馬遜將在中情局內建立和管理一套私人云端系統,用于情報分析。此舉被視為當局肯定亞馬遜網絡服務(AWS)的安全性及可信性。這一政企聯手的故事,如今也在中國政府和阿里云之間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