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驅動ICT 產業革命促使“中國制造2025”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同時針對中國企業發展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如何以“互聯網+”來實現“中國制造2025”戰略是當下正在熱議的話題。
互聯網正在加速滲透到我們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消費互聯網變遷到產業互聯網,引發了金融、交通、零售等一些列傳統行業加速轉型。傳統產業正在依靠ICT技術進行新一輪的“改造”,產業創新的焦點也正在向傳統業互聯網遷移。因而引發了歐洲的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特別是我們的“中國制造2025”。
?? ??
華為企業BG總裁 閻大力
華為企業BG總裁閻大力表示:在過去十年間,互聯網、移動寬帶、社交媒體,極大的改變了各行各業。但是這還是非常初級的階段,因為過去所有的變化改變的都是傳統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換句話說改變最大的還是服務業。真正的改變在未來十年才會發生!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CPS等為代表的新一代ICT技術,無論是對于構建網絡強國,還是建設制造強國,都堪稱馬力最為強勁的“引擎”。在《中國制造2025》里,還特別強調了ICT對于構建制造強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與此同時,在2015華為網絡大會上,華為企業BG總裁閻力大發表了《業務驅動ICT基礎架構使能新產業革命》的主題演講。過去的ICT幫助我們實現了辦公的自動化,可面對如今的市場變革,“行業特點和越發敏捷”才是企業的剛需。企業需要尋找到所在行業和互聯網的結合點,通過創新的商業模式實現新的盈利。這一方面意味著ICT系統將逐漸從成本中心變成盈利中心,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ICT系統需要具備不同的行業特點。另一方面,無所不在的創新也將帶來更多樣化的需求和更快速的市場變化,通常意味著企業業務、產品的生命周期在縮短,業務系統的更新、替換在加速。這對ICT的敏捷性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新的產業革命需要創新的ICT,其中就包括云計算、大數據、社交網絡、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華為通過提供全層次開放的敏捷網絡,致力于攜手更多ICT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打造出適應中國企業業務部署的創新型解決方案。這也秉承了華為面向企業市場的行動綱領——打造業務驅動的ICT基礎架構BDⅡ。
在2015華為網絡大會上,企業BG總裁閻大力的主題演講中提到:BDⅡ需要的是華為與伙伴之間更為緊密的業務協作和更加默契的聯合創新,華為積極地參與物聯網方面的產業聯盟、標準組織,并積極組建創新研究中心、開放實驗室、開發社區,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動產業的發展。
聯合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和層次,華為通過構建敏捷網絡的生態系統,實現了用戶、合作伙伴同華為的共贏。同時,基于全層次開放的華為敏捷網絡,將聚焦橫貫云、管、端的融合ICT架構。即在云端層面,華為構建分布式云數據中心+大數據;在管道層面,華為打造低延時、高敏捷性網絡,如5G網絡;在終端層面,華為推出了最新的智能物聯網網關等。
我們相信,在企業網絡平臺的建設中,華為所提供出的基于全層次開放的敏捷網絡,將攜手更多的ICT伙伴,打造出更加適應企業的整合交付方案,實現端到端價值鏈的重塑,協助企業實現商業上的價值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