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社區遇到“互聯網+” 華為全光智慧社區詳解
今年華為中國區企業業務ICT巡展四省六市同時進行,展臺覆蓋全國33個省會城市,展車線路覆蓋全國超過350個地級市,精彩仍在繼續。全光智慧社區解決方案閃亮ICT巡展太原站、沈陽站、鄭州站、大連站,開放的平臺,創新的盈利模式,智能終端的遠程控制,豐富的智能設計,便捷舒適的操作體驗,吸引了眾多合作伙伴和客戶的駐足互動。
“互聯網+“重新定義智慧社區
“互聯網+”是指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
隨著“互聯網+“的持續發酵,智慧社區的范圍也得到了極大擴展,包含了家居生活、物業管理、社區周邊商圈等各方面的信息服務。它是基于云計算、大數據分析、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可持續的社區信息化發展平臺,為社區居民、商企用戶和消費者提供智慧人居服務。
為什么現在要建全光智慧社區?
1. 政策紅利、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纖到戶)的普及,為全光智慧社區提供保障:
“探索和豐富物聯網、云計算、北斗和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社區的應用。探索建立多元投入的經費保障機制,將智慧社區建設基本經費納入同級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摘自《北京市智慧社區建設指導標準》。同時,由住建部、工信部等聯合發布兩項國家標準,對光纖入戶的實施情況作出了強制性規定(2013年4月1日起,所有新建住宅均需實現光纖接入),FTTH市場迅猛增長,為以網絡連接、信息服務為基礎的智慧社區的普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互聯網+“的興起,傳統商業模式轉型迫在眉睫: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為傳統經濟和傳統產業帶來新的活力,商業形態和商業模式都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互聯網思維不僅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在新的環境下,當前社區周邊商業的發展出現了新趨勢:社區商業朝著電子商務方向發展,線上綜合服務平臺,聚合周邊商圈,提高生活便捷性,通過綜合服務平臺商家可實現精準營銷,二次運營。具體表現在智慧社區管理,智慧生活服務,智慧出行,智慧文化教育體育服務,智慧衛生計生服務,智慧勞動保障就業服務,智慧養老助殘服務,等等。
3. 產業鏈逐步完善,智慧社區合作共贏: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智慧社區已經從單純的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主導,變為各方參與,互利共贏的局面,產業鏈上下游涉及房產開發商、物業/社區運營商、業務提供商、設備提供商、系統集成商、電信運營商等多個角色。
盈利、開放、融合的創新方案
華為全光智慧社區解決方案,以網絡智能化為基礎,吸收了物聯網的互動、互聯網的開放元素,打造了全光基礎網絡+云平臺+智能網關整體解決方案。全光網絡面向社區三網融合基礎業務,結合華為自主研發的NetOpen云平臺,提供標準開放的API接口,面向第三方系統集成,支持社區弱電管理系統、社區教育/養老/醫療等業務模塊, O2O等增值服務應用,使能社區智慧品質的提升,幫助社區管理者打造可運營的智慧社區平臺。
1. 盈利,創新的商業模式
通過云平臺統一管理,后臺大數據分析,WiFi 廣告推送,幫助企業建立互聯網商業新模式,實現商家精準營銷,二次盈利。同時支持多SSID可以將員工和訪客隔離,滿足企業網安全需求。分布式AP+定向波束控制滿足辦公區域wifi無縫覆蓋,智能終端可檢測wifi信號質量和控制接入,連同商企智能的安防平臺,多方的視頻會議,一個平臺統一實現。
2. 開放的平臺,智能的體驗
智能網關內置開放的安卓平臺,通過智能終端APP實現智能物業、智能家居的控制。此次ICT巡展現場演示了告警聯動功能,當有人闖入時,掌上官家推送抓拍的圖片,客戶按照需要點擊播放可看到實時視頻監控。通過掌上官家還可以控制家中的燈光,門磁,煙感和溫濕度的探測等。便捷舒適的操作體驗,吸引了眾多合作伙伴和客戶的駐足互動。
3. 全光的統一承載網絡
基于高速穩定PON網絡和開放的平臺,將社區里家庭,物業及周邊資源有機的融合起來,實現社區全連接:智慧的家庭,如煤氣煙感的探測,鄰里可視對講,無處不在的WiFi,手機看家;智能化的物業管理,像視頻監控、電子巡更、車位引導;內容豐富的社交網絡,如周邊美食,購物,健身設施的位置和點評。
全光智慧社區幫助地產商利用最后一公里資源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使其成功轉型為服務提供商;幫助商場/樓宇建設IT租賃服務平臺,使企業能夠“拎包入住“;為消費者提供O2O購物體驗,讓商家輕松實現精準營銷。基于PON全光網絡統一承載,降低建網成本;統一的網管方便園區運營者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