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校教育走勢
自帶設備(BYOD)在亞太地區已經變得日趨流行,而且隨著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等新興的消費需求日益旺盛,該趨勢將日益增強。2013年,BYOD模式下使用的手機占所有智能手機銷售量的22.5%,其次是筆記本電腦(11.7%)和平板電腦(4.9%)
該趨勢在教育領域也表現的十分明顯。如今,在校大學生均是移動一族。不論他們是在教室上課、在健身房做運動,還是在圖書館學習,甚至是在寢室睡覺,他們都希望隨時隨地與網絡連接。無處不在和穩定的Wi-Fi網絡是保證實現優質電腦體驗的先決條件,同時,它也是學生選擇學校的參考準則之一。
與此同時,學校為師生提供良好的校園電腦應用體驗的壓力也與日俱增。推動這種趨勢發展的原因不僅來自于期待隨時隨地與網絡連接的學生,而且來自于學校使用新技術降低成本的需求。該篇文章將會介紹一些新的學習模式和使用這些工具后,到2020年,大學面貌是如何被極大地改變的。
校網絡是進行電腦應用體驗的核心
師生攜帶個人移動設備在校園使用的趨勢將日益增強,這為學校帶來了新的挑戰。事實上,隨著學校網絡流量成倍的增長,接入網絡的能力以及在校園里實現結構性及非結構性數據無縫、快速地互換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這是學生的基本需求,當學生評估一所學校時,校園電腦應用環境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考量因素。現在,學生偏好擁有高數字化內容的混合式學習環境,這種環境需要強大的網絡做支持。
未來的校園網絡必須有能力不僅僅支持學校師生電腦設備的使用。隨著物聯網概念的普及,大量的機器和傳感器將會被安裝在校園。據IDC預測,到2020年底,將會有2120億個互聯網產品產生。它們包括樓宇監測設備、醫療傳感器、門鎖、攝像頭、顯示器、燈、空調設備以及所有涉及校園生活的電器。這種網絡設備的衍生需要更密集的、更穩定的以及更便捷的方式來管理Wi-Fi連接。
除了移動,社交、云、大數據、apps等大趨勢將會對學校產生巨大影響。正如其他行業,高校教育正在經歷數字化轉型。傳統的溝通、市場營銷和管理方式正在被數字的、線上的和高度集成的方式所取代。校園網絡必須能夠承擔日益增長的數字內容量,以及利用網絡分析監控校園數據。據Educause Center for Analysis and Research (ECAR)數據顯示,74%的大學生在課堂中使用電子書,其中,一半的學生表示電子書對于幫助他們實現學術上的成功十分重要。同樣的趨勢在亞太地區同樣盛行,例如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就實現了技術的廣泛應用。該新近成立的大學決定采用去紙化教育,為學生創造一個獨特的學習環境,以培養出更多的行業專業人士。
進入學生全球化時代
現今,對于來訪師生,當其在其他學校時訪問校園網絡和互聯網是非常容易的,更多全球各地的校園將會通過Extreme的eduroam被連接起來。Eduroam系統能讓學生使用本校的憑證在異地訪問所在校園的網絡。
最終,那些已經幫助過一些大學有效分辨具有掛科或離校風險學生的保留系統將會被升級并得到更廣泛地應用。這些系統已經成為學校教授辨認學生很重要的一部分。未來,網絡分析也被期望用于與成功學生的學習模式進行比較,一旦發現問題就會提出預警。這些工具能幫助學校減少學生流失,提升畢業率,同時,它還能幫助籌集學費。
2020年及以后的學習
到2020年,學習將在整個校園內隨時隨地進行。教室的樣子將不斷演進,而且可能不會被2014年的標準所認知。重點在于,歸功于無處不在的無線網絡,教學將變得更具靈活性和可配置性。內容將會顯示在諸如無線平板、投影儀或者類似Google glass和3D全融入式虛擬顯示器等個人設備和可穿戴設備上。包括視頻在內的實時數字內容將會不斷地在全球的教室內進行分享。
學校的IT部門能夠確保其正在通過建立更具靈活性、可擴展性和開放標準的網絡基礎設施來為數字化教學的未來做準備。教學方式正在快速地演進,極進網絡一直走在新興趨勢的前端。最近,新西蘭普倫蒂灣理工學院就選用了極進網絡來提升學校網絡的性能和穩定性。
為了為未來做準備,基礎設施需要能夠提供高穩定性和高密度的Wi-Fi以及綜合應用程序使用分析。網絡覆蓋已經延伸至體育設施和體育場館以提高學生運動員和運動迷們的體驗。未來,可穿戴的體育傳感器將會為體育教練提供運動員的數據。隨著2020年日趨接近,與能夠引領數字化轉型趨勢的網絡供應商合作的大學將擁有更強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