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運維值得關注的DevOps成功關鍵
將軟件開發和IT運維團隊整合到單一的DevOps組織可以帶來更強大的軟件開發項目交付能力,但兩類團隊的文化差異、以及缺乏有效的工具都會阻礙DevOps的成功。
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向DevOps模式轉型,希望能更迅速地將越來越多的軟件更新和修補程序交付到用戶手上,而且能實現比傳統模式更短的軟件更新周期。
在持續的競爭壓力下,能夠更快發布軟件產品的公司顯然會擁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Gartner研究總監 Colin Fletcher 在2014 Gartner IT基礎架構和運營管理峰會上表示,“它(DevOps)將決定你進軍新市場或者推出新產品的速度”。Fletcher認為,新興市場的競爭壓力、適應新的計算平臺,為產品增加新功能、提升能力,這些都是轉向DevOps的理由。
傳統的軟件開發是一個人工過程,每一代產品從源代碼到測試到發布的過程都會跨越組織內部多個相對分離的領域。雖然讓開發人員、測試人員和其它崗位人員融合無間,消除相互之間的合作壁壘是DevOps的終極目標,但每個公司都會用不同的辦法將DevOps付諸實現。
Gartner公司資深VM分析師Ronni Colville表示,開發人員和運營人員對于軟件發布管理的看法完全不同。在軟件開發人員眼里,軟件是代碼、功能和性能。然而,運營人員眼里的軟件是致力于將代碼數據傳送到目的地的一個流程或者行為。如果能整合兩方的看法,就能大幅精簡流程,減少理解上的誤差。
1.應對DevOps帶來的文化沖擊
平穩的文化過渡是讓DevOps獲得長期成功應用和增強發布軟件產品的綜合能力的關鍵。第一步是,明確DevOps的定義,調動開發和運營部門之間的協作,鼓勵運營人員采納軟件開發方法,并利用云計算基礎設施來完成真實的測試和代碼部署。
在軟件開發、測試、質量保證(QA)、集成、預生產和生產部署等方面的任何舊小團隊必須打散,因為每個小團隊都可能拖延開發周期并且帶來不可預料的問題。
以上策略能更好地整合開發和運營人員,通過整合團隊成員來產生效益。例如,在討論運營解決方案或擾亂事后評估報告時應該邀請開發人員加入。相反地,應該邀請運營人員列席開發人員規劃會議。讓交叉組合的工作模式成為制度,可以讓團隊之間合作融洽,消除溝通不暢導致的延誤或疏忽,使DevOps的推進更加有效。
這種文化上的改革并不容易。它需要公司提供統一的考核標準,以相同的形式衡量開發人員和運維人員的業績。培養一種團隊精神,讓大家一起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而不再只是為了從前各自的狹隘的小團體目標。在這里有時可以運用崗位輪換或者知識共享的方法。Colville鼓勵大家勇于嘗試——嘗試用創造性的新方法處理問題,謹慎應對風險,從失敗中積累經驗。
在Bob Jones 大學的案例里,開發和運營團隊之間的文化差異成為巨大的挑戰。
“從前我們的客戶都沒有好臉色”,Bob Jones大學IT運營總監Terry Worley表示,“我不得不拿著鞭子驅趕運營和開發人員,迫使他們在工作上認真地合作。我深有體會,文化差異是攔路虎,我要么坐著等死,要么就該去殺了它!”
Worley已經證明了文化變革的好處,他指出,在采用了優化后的DevOps模式完成兩個項目之后,開發人員們就再也不想回到從前的傳統軟件開發模式了。
2.DevOps需要齊全的工具箱
想要超越文化的影響,組織還必須依靠各種 DevOps 工具。例如,開發人員編寫代碼需要工具、QA測試人員需要用工具完成新版軟件的部署,環境準備、將新代碼在測試系統和生產系統之間遷移也必須用到云資源調度工具。Fletcher表示,工具本身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能夠讓各種工具互相配合,在軟件的生命周期內提供支持。
當前在應用程序發布自動化工具市場已經存在眾多的供應商。運營工具方面的供應商有BMC Software, CA Technologies Inc. 和 XebiaLabs Inc.等公司。軟件開發工具方面的供應商包括IBM,Electric Cloud Inc.和Serena Software Inc。
關于開發人員工作流程、架構設計和軟件發布工具方面的專業供應商也在不斷涌現,這些供應商包括Atlassian, CollabNet Inc., Rally Software, ThoughtWorks Inc. ,OpenMake Software Inc.等公司。在評估這些新供應商時,應明智地預計到這些公司隨時可能會被并購,其產品可用性和未來發展也會因此受影響——請記得在選擇新的軟件發布自動化產品時多留個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