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AF方法論 給復雜的機構一粒救心丸
筆者在不久前的一篇《優秀企業CIO應該掌握的企業架構方法論》文章中提到,在企業規模化和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下,越來越多的企業盲目的投入到信息化建設,企業內部信息系統多而龐雜,部門和部門之間的系統無法良好的互通,造成“信息孤島”,不僅如此,企業內部的業務流程復雜,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業務目標并且無法 快速應對市場變化,造成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下降,失去市場競爭力。
中航工業集團CIO兼副總經理張新國博士在與筆者溝通時談到,每一個組織里,不管是政府的、盈利的、非盈利的組織,信息化如果大到一定程度,復雜到一定程度,也會失去重點。再一個就是組織的業務實際上變得也越來越復雜,因為市場不斷變化,客戶的需求不斷變化,產品的生命周期在縮短,客戶的多樣化需求,社會的變化前所未有的快,前所未有的快也就意味這前所未有的復雜。
The Open Group的全球企業架構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Chris Forde先生認為,一些組織機構在使用企業架構時出于兩個共同的原因。第一,能夠讓企業或組織交付擁有更多的新能力,以及給企業帶來新的價值。第二,減少企業運營的成本,優化投資。
不難看出,企業架構在近幾年來,不僅僅是一個IT方面的概念了,它已經成為一個管理學方面的概念。企業架構實際上是從企業全局的角度出發,審視企業內部的業務、應用、數據和技術之間的關系,從企業戰略愿景出發,來構建及規劃整個企業的發展。企業架構越來越多是作為一門管理學的一個學科,它能夠給復雜的機構帶來更多的價值。
談到企業架構就不得不提到The Open Group,其旨在開放標準和全球互操作性的基礎上,實現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無邊界的集成信息流,目的是建立消費者和供應商之間的共識。從1993年開始應客戶要求制定系統架構的標準,在1995年發表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 (TOGAF) 架構框架。簡而言之,TOGAF是一種協助發展,驗收,運行,使用,和維護架構的工具。它是基于一個迭代的過程模型,支持最佳實踐和一套可重用的現有架構資產。它可讓您設計,評估,并建立企業機構的正確架構。TOGAF的關鍵是架構開發方法:一個可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發展能夠滿足企業商務需求的企業架構。
毫不夸張的說,TOGAF是一個成熟的企業架構方法和框架,是全球最著名和最可靠的企業架構標準,能夠確保全球企業架構專業人員能夠采用一致的標準、方法、和溝通語言,使架構從業者從非開放方法論中解放出來,從而能夠更高效地利用資源,實現更大的投資回報。擅長于TOGAF方法論的企業架構專業人員享有更高的行業影響力、彰顯更高的工作效力,并因此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
盡管如此,企業在使用該方法論還是有不能按圖索驥的。張新國指出,架構方法是科學、系統推進企業變革的重要方法,把架構從概念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方法需要深入理解架構的內涵。TOGAF體系是一個非常靈活的體系,這個體系目的它是能夠加以靈活的調整去適應機構的目的。也就是說能夠把這個最佳實踐帶給使用者,并且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加以了解和設計,根據自己需求進行定制化的運作。
Chris強調,The Open Group的核心價值在于開放性與中立性,始終堅持自己的品牌承諾并維護良好的商業信譽。在基于共識的基礎上,明確地頒布了相應的政策、程序以及標準化的過程以推動協作。而會員也會遵循這些原則而無需通過投票來解決問題。同時,這也能增強員工和成員的約束力。而The Open Group和其會員機構不存在競爭關系,并不提供培訓或者咨詢服務,其專注點在于發展會員、提供認證以及組織會議。The Open Group針對下屬論壇發布的標準及出版物的內容可以由會員公司進行審核,而后依據The Open Group的政策和標準流程做最終審核。
三十多年來,中國企業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越來越趨于開放,并通過采用國際技術標準,實現了產品的國際化。但在企業管理領域,對國際標準的學習和借鑒卻剛剛開始。企業架構的實踐標準,在國際上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世界500強80%采用開放群組企業架構框架,從業務和IT架構層面,支持企業戰略愿景和能力提升。在國內,從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開始,也開始引入企業架構國際標準作為國家信息化頂層設計的實踐標準。TOGAF等開放標準,正在快速融入中國企業的轉型與變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