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IT運維一體化管理的內涵
把握IT運維一體化管理的內涵
評論 郵件 糾錯2014年04月02日11:50 來源:中國城鄉金融報
IT運維一體化管理是大家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伴隨著信息科技的迅猛發展,傳統分散式、粗粒度、低效率的IT運維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大規模、多層級、全覆蓋的運維管理需求,各大金融機構紛紛將目光聚焦于IT運維一體化管理,業界專家也開始深入思索和探討IT運維一體化管理的內涵。那么,它的內涵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以科學的管理機制為先導
為實現IT運維一體化管理,首先要從全局角度出發,建立科學高效的IT運維管理機制。目前,業內普遍以“縱橫交集、平災融合”為核心,構建了“兩地三中心”,并按照“本地高可用、同城災備為主、異地災備為輔”的管理模式,以數據中心為生產中心,與同城災備中心、異地災難備份中心實現無縫對接,形成“三位一體”的IT運維管理機制,涵蓋生產運行各個層級和節點。通過這個管理機制,橫向上,逐步實現從生產到災備的統一指揮調度,縱向上,完善各級運行中心到網點的一體化管理,有效解決IT運維管理橫向分散、縱向分段的問題。
同時,為了準確、客觀地評價IT運維一體化管理的效果,針對生產運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控制的要求,還需建立一套完整、規范的生產運行質量評價機制。總行層面,通過制定全行生產運行風險容忍度考核指標,以交易量、設備規模和轄內機構數等為維度,設立信息系統可用率和重要信息系統累計中斷時間等核心指標的可容忍值,不斷優化考核方式。分行層面,比照總行的質量評價標準加強對轄屬二級分行生產運行工作的評價考核。通過總分行生產運行、監督檢查、考核整改的全面質量管理,進一步提高IT運維一體化管理水平。
以完善的制度流程為基礎
為了適應IT運維一體化管理端到端的實際需求,需遵照相關的IT運維管理標準,建立覆蓋總行、一級分行、二級分行三個層級的生產運行制度體系,規范生產運行管理的各個環節,保證IT運維一體化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在總行層面,通過建立全行性的生產運行管理制度,統一部署和規范生產運行管理工作中原則性和全局性的內容;在分行層面,結合分行實際,制定相應的生產運行實施細則、操作規程和操作手冊,不斷細化日常生產運行管理工作的各項要求。通過不斷補充和完善,將日常生產運行管理工作的各項要求不斷細化,形成統一的運維管理制度體系,為合規運行提供保障。
此外,IT運維一體化管理將實現由職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轉變。在吸收和借鑒ITIL最佳實踐、ISO20000IT服務管理體系的基礎上,應結合IT運維一體化管理的內容、環節和要求,從事件管理、問題管理、變更管理、配置管理、容量管理、發布管理、值班管理、服務連續性、系統可用性、服務請求等多個方面,優化IT運維管理流程,加強管理流程整合,建立IT運維、監督、評審和持續改進的流程化管理模式,使各項運維操作有流程、留痕跡、可審計,提升IT運維一體化管理的效率和科技服務水平。
以復合型人才為保障
隨著IT運維一體化管理的深入推進,實現IT運維管理自動化、智能化已迫在眉睫。當前,運維管理自動化建設主要圍繞運行維護和技術服務兩方面,從統一調度與服務、操作與監控、分析與展示三個層面,建立統一、集成、開放并可拓展的運維管理平臺,包含生產調度平臺、集中監控管理平臺、服務支持平臺、運行質量分析平臺等,著力提高IT運維自動化管理水平。通過構建涵蓋生產運行“監、管、控”各個環節的全面的技術支撐框架,逐步實現總分聯動的生產指揮調度、運行實時監控、運維技術支持、運行質量分析等功能,由被動式管理向主動式服務轉變,進而實現IT運維一體化管理質量和效率雙提高。
當然,高效的IT運維一體化管理離不開高素質的運維服務隊伍。既精通技術又善于管理的IT運維管理復合型人才已經成為科技隊伍建設的新目標。要統籌規劃IT運維人員隊伍的體系架構、人才規模、層級設置、崗位職責等內容,建立有價值導向的績效管理體系,創新IT運維人才晉升機制,完善IT運維隊伍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強化運維人才培養機制,提升運維人員一體化的組織管理、應急響應、溝通協調等聯動能力,著力鍛造一支專業化、標準化、準軍事化的生產運行隊伍,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IT運維一體化管理是隨著科技快速發展和信息技術深入應用而產生的新課題,如何實現科學有序、集約高效的IT運維一體化管理,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才剛剛起步,還需要我們通過實踐不斷優化完善,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