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機上的Linux處理器如何打敗分布式服務器?
如果你將關鍵工作負載放在分布式Linux服務器上,將寸步難行,所以還是將這些負載放在大型機上吧。
市場上超過90%的Linux操作系統運行在x86架構上,但Linux運行在其他幾個處理器上。由于大型機系統設計中擁有非常高的內在資源利用率,大型機比分布式服務器環境更經濟。
如今的Linux內核擁有企業級功能,有豐富的可靠性、可用性與安全功能,完全有能力運行關鍵業務應用。IBM報告自己有37%的大型主機客戶部署Linux工作負載,消耗光備用容量并阻止了新的資本支出。
如果工作負載需要***的性能、可靠性、可用性與安全,在大型機Linux處理器上評估運行:IBM Integrated Facility for Linux (IFL)是一個專用于Linux工作負載的低成本大型機處理器選項。
為什么在大型機上部署Linux?
與基于x86的服務器相比,大型機Linux處理器執行工作負載更快更有效率。IBM System z處理器頻率為5.5 GHz,基于英特爾處理器的x86服務器,如***的Intel Xeon E3,時鐘頻率在1.1GHz與3.6 GHz之間。
大型機實用虛擬化與預配置技術共享資源,提升利用率。物理分布式系統不共享,導致非常低的x86服務器利用率(在5%與10%之間),而大型機能達到100%持續利用率。即使分布式系統擁抱虛擬化與預配置技術,那么x86服務器能達到40%的利用率也很罕見,RISC服務器能超過70%利用率也很少見。例如,IBM在2012年委托Solitaire Interglobal Ltd進行的研究中,基于x86的服務器只能達到40%利用率。只要大型機保持繁忙運行狀態,那么它們將持續提供***的投資回報率。
軟件許可費用一般與處理器綁定。因此,在System z大型機上運行Linux負載是費用明顯少于分布式服務器。例如,2011 Clabby Analytics研究報告顯示只需要不到一百萬美金即可在z上運行Linux負載。
一臺System z大型機可以在多個IFL處理器上運行成百上千個linux鏡像。這些集中的Linux大型機可以輕松確保安全,不像上百臺分布式Linux服務器,管理員必須在每個機器上確保每個網絡接口的安全,還需要關閉所有訪問點。
大型機在業界擁有***的安全級別,達到評估保證級別5+。而主機故障的平均時間需要幾十年才能測量出來,具備很高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