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網絡可視化:分布與集中處理新方法
IT系統的性能在當今的業務運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著系統可用性和針對客戶及最終用戶行為的關鍵決策能力。工具和儀器儀表市場為決策者提供了***的信息獲取途徑。眾多企業決策者現在都采用先進的工具來提升他們對整個客戶生命周期的認知能力并調整業務運營的每一個環節,從而***限度地提高產量和利潤空間。雖然支持業務周期的技術設施采用的是集中式處理方案(如數據中心整合的趨勢),但具體做法卻是更趨向于采用分布式計算中心的形式,所以無論計算中心位于何處、最終用戶如何獲取應用程序和信息,都必須保持業務工具的可視性。CIO和IT運營經理面對的另一個挑戰,則是如何為眾多不同利益群體提供同一組數據的不同片段,且在數據需要跨越機構邊界時,不至損害數據的完整和隱私。
建立一個統一的網絡監控矩陣架構能夠將可視化延伸至遠程站點或分支機構,乃至覆蓋虛擬基礎設施,為滿足企業各種需求奠定基礎。另外,由于業務運營會跟隨技術演變而發生變化,在此過程中產生的IT“孤島”對企業構成挑戰,因此必須建立能跨越所有“孤島”的全面可視性架構,使企業能夠靈活地解決各種挑戰。
上世紀九十年代,數據中心管理人員曾面對數據中心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設備等技術組件大規模增長所帶來的挑戰。當時,企業圍繞技術進步而改變運營模式,而傳統應用程序被大規模地從大型機遷移到x86服務器。然而,此階段的技術演進導致數據中心的大規模物理擴容,不久后業界就面對運維成本(主要是供電和冷卻方面)暴增的新問題。由于數據中心屬于能耗密集型產業,大規模數據中心更是能耗巨大,其能耗成本往往占數據中心總體運營成本的50%以上。根據IDC關于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的調研顯示,企業的CIO和 IT經理比以往更加關注空調、供電等基礎設施,更加關注如何合理配置和管理基礎設施和IT設備。
今天,計算(或處理)過程或在核心數據中心、或在遠程的分支機構以及大型商場的零售店里進行。處理過程就在云端的基礎設施上進行,或在以“服務”形式運行業務應用程序的云平臺上進行。上述所有地方同時進行計算和數據處理,對企業的IT運營團隊來說,這是最難管理的情況。因此,擁有一個集中管理的監控矩陣架構,就可讓企業的IT運營團隊提升對所有部門的可視化管理,以及IT基礎設施中需要可視化的一個個“孤島” 。
對于小型基礎設施環境而言,先進的分析和監控工具成本過高。因此,依靠舊有方案的遠程數據中心難以獲得系統、網絡和用戶活動的實時視圖,而通過廣域網把需要分析的流量回傳至部署在核心站點的工具,這又有損可用帶寬的使用效率。解決這個挑戰的方法是在遠程分支機構、零售點或小型計算中心部署適當規模的可視化解決方案,從而優化流量。部署在邊緣的一個小型矩陣“節點”可將數據去重、屏蔽、切片,或配合其他許多優化功能進行本地分析。數據經優化后,可通過隧道傳回核心站點,大幅節省廣域網帶寬。這種解決方案應用廣泛,包括擁有分布式處理中心或區域運營中心的機構,如分布式蜂窩基站、電網或石油和天然氣精煉廠,以及空間匱乏而又需要可視化的環境(例如獨立式配線柜、分支機構等)。
此外,IT行業中的托管服務提供商新貴正在增加。這些新貴和規模比他們大的同行都在搜羅可提供給現有客戶的服務,務求力壓群儕,也提高他們每個客戶的經常性收入和利潤。可視化的邊緣處理節點使托管服務提供商得以在客戶現場部署設備,把經過優化的數據回傳至設置在托管服務提供商的監測點,或直接傳送至部署在客戶數據中心的工具上。
從核心延伸到分支的全面可視性為網絡管理員和服務團隊提供監控和端到端管理網絡的能力,確保對業務運營有重大影響的IT系統性能良好。這一集中式管理的可視性方式,結合靠近邊緣的分布式處理單元和位于核心的現有處理單元,為當今及未來的企業和托管服務提供商提供所需的全面統一的可視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