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富士通 重塑ICT價值
(本網記者吳玉征報道)富士通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截止到2013年3月,富士通的營收為540億美元(4.5兆日元)。單從營收看,富士通是全球第三大ICT廠商。前兩位是惠普(2012年營收為1204億美元),IBM(2012年營收為1045億美元)。富士通與前兩名的差距較大,但在全球范圍看,能列居前三甲的ICT公司實屬不易。在日本,富士通是營收***的ICT公司。
為什么說富士通***的敵人是自己而不是別人?這要從富士通的歷史看。富士通正式成立于1935年,前身是古河電工,專門生產電氣設備。在這之后,富士通專注半導體,逐步從個人電腦發展成為存儲、計算、軟件、解決方案全線的ICT廠商,擁有3.4萬項專利,至今有員工17萬人,業務分布在100多個國家。就像所有日本的超大型公司那樣,如此規模超大的公司,均由若干分公司、或者是控股公司、合資公司等各種形式的公司組成,而非像IBM、HP等這種“一體式”的股份公司。
這種體量公司的危險之一就是如何整合各個分公司的力量,形成合力。這正是富士通內在的危機之一,這種危機和其他的ICT公司的危機完全不同,這也是“***的敵人就是自己。”
以富士通中國公司為例。該公司1974年進入中國,***與中國合作的是中日海底光纜項目,至今正好40年。在中國,富士通有42家企業,投資超過22億元,員工將近2萬人。但這些42家企業的業務不完全相同,有做半導體的,又作電子的,還有專注硬件、軟件企業。
如何整合中國市場,這對富士通中國是挑戰。
自然而然的整合
2014年1月9日,中國富士通論壇開幕,可以認為這是2013年日本富士通論壇的翻版。從現場布置和展覽看,論壇全面展示了富士通的技術力量、軟硬件全線產品線以及對未來的愿景。
富士通(中國)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執行官石豐瑜(英文名Michael)在富士通呆了近20年,美國畢業之后在日本富士通實習,之后一直在日本富士通工作,隨后幾年進入中國富士通半導體公司。2012年9月,他成為富士通中國的領頭羊。
對他而言,如何整合富士通是一個關鍵性問題。也許出于這樣的目的,在1月9日的媒體發布會中,富士通帶領5個高層悉數亮相,這包括CTO周一平、解決方案服務戰略事業部總經理黃邦瑜在內,可見重視程度。每個高層有20分鐘講述自己的職責范圍以及對業務的理解。
石豐瑜從兩個層面做了演講。***是富士通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第二是全球經濟、ICT市場正在面臨什么樣的變革。這兩個層面結合之后,富士通又能做什么?“富士通是一家技術公司。從2010年之后的愿景就是重塑ICT,這從三個層面來說,就是優化的ICT系統、為社會、企業帶來創新能力、以人為本的智能社會。”
從富士通的愿景看,這種分法將通常意義的三類服務對象企業、政府、個人劃分的更為詳細,重新梳理為“ICT、信息、人”,并且認為“端到端的基礎架構”是***層的基本環境,通過對社會、企業應用的信息化裝備,構建成了靈活多變的創新環境,從而構建了“以人為本的智能社會。”
這種愿景在商業創新中表現為6個層面,分別為實體+數字的商業模式、信息互通的世界、計算機帶來的創新能力、實施快速響應、人與人的協同、智能的社會基礎架構。
“從2012年開始,我就著手整合富士通中國。這種整合不是為了整合而整合,而是為了實現‘一個富士通’而進行的整合。從全球范圍看,這也是富士通的實力。”石豐瑜說,沒有一個企業像富士通這樣,業務線如此之長,業務領域如此之廣,技術儲備如此之厚重。
經過近兩年的整合,石豐瑜自豪的說,這種整合已經落地。富士通中國旗下的眾多公司,自己可以看作是自己的合作方、發包方等,而且這種整合不僅僅局限于內部,也與相關聯的上下游企業在進行整合。
“例如,前一陣我們有一個項目,有7家企業同時在服務。富士通中國愿意承擔‘長男’的責任,快速組建虛擬團隊,這種整合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石豐瑜總結說。
技術儲備雄厚
如今IT業界都在談論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富士通不僅在談,還做出自己的特色。CTO周一平詳細闡述了富士通在這方面的優勢,尤其是與友商的不同。
“富士通有100個數據中心,遍布在全球各地。我們為企業提供搭建云基礎架構的服務,而不是出租云。”周一平說,現在業內都在談論大數據,富士通更關注大數據的實時性,這更能有效幫助企業、政府提高效率,如在交通行業實現綠色、快捷的出行方案。
富士通不是單一談大數據,而是談整體,從數據的采集、整理、存儲到分析,乃至到業務層面,這都需要與合作伙伴一同建設。“齊頭并進建設,并非單一談大數據。只是談大數據并不會帶來價值。”
富士通有足夠的技術實力和研發實力。本次大會中,富士通推出三款重磅平臺級新品,包括Fujitsu SAP HANA一體機、新一代 Fujitsu Primrgy S8服務器系統以及 Fujitsu Eternus DX S3系列存儲系統,這三款新品將以創新的實時業務數據獲取方式,幫助企業級客戶以更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增強IT系統可靠性、降低運行成本、優化存儲。
在這次展會中, 富士通展示了全年投入超過200多億歐元研發資金、集合集團內部的10家研究機構、超過1500研發人員日以繼夜進行技術創新的***成果,涵蓋了制造業、ICT、社會和其他各類技術創新。
這些產品包括社交型小熊,能緩解家庭老人的情緒;書籍掃描矯正,能幫助圖書館整理古籍圖書;肌膚數據技術,監測皮膚類型,幫助選擇合適化妝品;除了這些技術,富士通還展示了各個行業的解決方案,包括零售業、制造業、農業、金融等方面。
有趣的是,富士通還推出了人掌脈絡掃描技術。只要掃描兩次手掌,就能記錄手掌脈絡。在現場掃描之后,為個人存入200元虛擬貨幣。而這些虛擬貨幣可購買Costa咖啡。富士通的工作人員介紹說,由于安全、和人體無縫鏈接,這種技術可以應用在考勤、個人認證、支付等環節,想象空間很大。
在這次展會中,富士通還召開5個分論壇,分別針對當前的技術熱點、行業趨勢等,并行舉辦多個行業沙龍,邀請CIO暢談行業趨勢和未來發展狀況。
如何發揮ICT價值?
在第二天的大會中,富士通日本高層做了演講。
富士通集團大中華區及全球事業支援部執行常務董事森隆士認為,富士通集團看重在華業務,將會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富士通在生產銷售、物流等方面做出了諸多解決方案,今后要加強這些方案,并且從客戶關系和服務,客戶的業務方面增加支持。富士通希望能夠與客戶一同成長,對社會以及人類做出貢獻。”
而在富士通株式會社副董事 、CSO肥塚雅博的演講中,除了介紹富士通集團的發展狀態之外,還分析了當前社會面臨的幾個問題。這些問題諸如日本的經濟增長和災后重建、消費層面尤其是2020東京奧運會對ICT的促進作用,還有對消費者信心的提升等,重點談了交通問題、環境問題、老齡化問題、能源問題、災害等問題。
“對于這些全球性問題,ICT可以幫助緩解或者解決這些問題。過去ICT幫助提高效率,現在ICT則是變革商務流程,在社會各個層面支持人的創新。”肥塚雅博說,在商務層面,利用數據和終端形成了各個商務平臺,有助于企業增加核心競爭力,這是未來一個巨大的趨勢。
肥塚雅博用了大量實例說明數據對企業的重要性,這包括日本企業在交通、能源和健康醫療領域做出的努力。希望通過這些先進的ICT在日本的實踐,能夠幫助和促進中國企業進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從而幫助人們更好的生活。
富士通研究所總裁富田達夫則介紹了富士通最近研究的一些成果,核心仍舊是如何構建以人為本的智能社會。在富士通的創新中,分為幾種不同領域,面向當下的創新,占據整體資源的40%;面向未來的研究,占據20%;剩下的研究則是面向各個領域的研究。
無論是從當前社會面臨的問題,還是說ICT的價值;無論是從研究的方向還是ICT與行業的融合,借用肥塚雅博的話來說,富士通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重塑ICT技術,構建與客戶的良好關系,面向未來,發揮ICT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