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時代個人云 為隱私層層上鎖
隨著云存儲安全與成本問題的日益顯現,越來越多的個人和企業尋求一種更加合理又安全的“云端”智能應用。
四年前,云計算的數據安全問題曾一度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當時,Google公司云計算應用采用的是單點登錄模式,一旦駭客進入用戶Gmail之后,其doc文檔、電子表格、代碼庫等全部都可無限制訪問。Google公司隨后承認并修復了此漏洞,但在問題發現以前,部分駭客早已對這些漏洞做了利用。
公共云在保護用戶隱私方面存在軟肋,當企業用戶把數據交給云計算服務商后,具有數據優先訪問權的并不是相應用戶,而是云計算服務商,如此一來,不免造成了數據被泄露的可能性。用戶的數據量巨大,無法全權將這項存儲任務托付于公共云,因此具有更加靈活、安全以及便利的私有云(或稱個人云)受到追捧,成為一股新的趨勢。
和公共云相比,個人云具有一些獨特優勢。首先就是在數據安全方面的優勢,以國內剛剛上市的WD My Cloud EX4云存儲為例,它的四盤位設計可以輕松組建RAID 0 和1 陣列,既可部署在企業數據中心的防火墻內,也可以將它們部署在一個安全的主機托管場所,為用戶的數據安全加上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防護鎖。其次,在服務質量上,WD My Cloud EX4云存儲因為是在防火墻之后,所以當公司員工訪問那些基于個人云的應用時,其發揮出的性能會非常穩定,不會受到網絡不穩定的影響。
WD My Cloud EX4注重創造用戶體驗,它支持將多媒體內容傳輸到高清電視機、支持蘋果iTunes播放熱門音樂,實時導入手機最新照片。 另外,它還可以通過共享存儲,實現整個團隊成員或者中小規模企業、圈子成員之間的資源共享訪問。
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的出現,未來發展的一個新趨勢即是人類只需擁有一臺屏幕,即可通過個人云輕松控制其所有高科技數碼產品,比如訪問手機、電視、一體機電腦、商務筆記本、辦公室電腦、ipad,甚至包括可穿戴設備等,它為個人隱私權限提供了保障。而共同云則無法提供獨立的個人權限,因此無法排除被第三方使用的可能,從而讓人們對公共云的安全性打上大大的問號。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隨著多屏時代的來臨,個人云的發展勢頭將更加迅猛,屆時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從公共云轉向個人云。上述趨勢早在2012年就已顯露端倪,在線游戲帝國Zynga宣布從亞馬遜的云計算中脫離出來。這種趨勢到2013年出現了集中爆發的趨勢,就在前不久,國外多家公司宣布逃離公共云,包括互聯網、分析平臺、打車應用、在線服裝等多個行業,影響這些公司做出上述決定的既包括安全性,也不乏高昂成本的因素。
基于公共云的上述弊端,直接導致了個人云的用戶群出現快速增長,尤其是在部分中小企業的普及上。My Cloud EX4云存儲能夠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極大降低企業的IT成本。同時對于已經具有穩定IT管理流程的企業來說,個人云也不會對其流程管理造成沖擊。因此不難預測,在新一輪云計算的應用服務中,相對于在公共云上的投資,越來越多的IT企業將會更愿意對個人云特有的安全與穩定性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