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終有一天會讓傳統旅行社消亡
在展望未來的旅行社之前,我們需要先思考如下問題:旅行社作為依然普遍的出行選擇方式,他們提供的服務,只是集合買方需求以團體價格訂購酒店機票業務么?只是提供全程跟班式、保姆式、翻譯式的領隊導游服務就可滿足旅游者的需求么?
旅行社的盈利模式只是從旅游者處賺取利潤么?盈利空間只在旅游者購買旅游產品和酒店、餐車等供應商提供的價格間的差價么?只在組團(打包)的服務費么?
更深入更根本的課題在于:旅游者追求什么樣的旅游產品,產品(旅游服務)是否應該有如下特征:
1,個性靈活——自由自在,不受(少受)約束,可隨需改變。
2,便捷性——預定簡單輕松,無需人工預約(而通過系統自動預約)、可直接消費。
3,經濟性——購買前比價同類商品或服務(去哪兒網、淘寶貨比三家的做法),不是選最低而是選最高性價比。
當今的移動互聯網在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支持下,已初步具備提供滿足旅游者上述三個特點服務的技術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智能化的旅行時代
大數據和云計算為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奠定了基礎。智能手機日趨強大而且個性化的功能,越來越快的無線互聯網絡為旅游者們提供了新的便利——旅游者出行前無需做細致繁瑣的行程規劃,不預訂酒店,不再為省銀子或是安排最佳行程而找攻略。直接出行,真正實現自由自主隨心所欲的暢游。
智能手機的世界為每一位旅行者提供了如此可能,如螞蜂窩旅行攻略、航班管家、今夜酒店特價等服務類的手機APP。旅游者想出發時,只需拿起證件、手機、背包即刻動身,抵達目的地后盡興游覽,日暮西沉時使用手機根據位置、星級、價格、酒店風格等個人偏好查找、選擇、比價、預訂,就可以找到喜歡的酒店,并借助一些旅行類APP,以低廉價格享受舒適住宿。同樣,一些景點門票打折銷售、嘀嘀打車、火車票和機票預訂等手機應用也滿足了旅游者們自主、隨時完成旅游信息查詢、價格比較、預定購買支付等旅游需求。
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支持下,旅游者們通過手機不僅接收到了景點景區、酒店餐廳、娛樂場所、火車航空公司的推廣宣傳和促銷廣告,同時通過手機移動支付功能完成了購買行為。旅游者們手機上付款購買的同時,商家們通過電子錢包、支付寶、財付通等方式24小時收款,隨后安排落實該旅游者購買的吃住行等相應的服務。
手機的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功能讓游客們對某地點拍照后自動顯示出該地的歷史照片甚至視頻,再現歷史,讓人回到過去。同時聽筒或揚聲器中自動播放對該場景的歷史人文軼事等種種介紹(例如游覽故宮時租借的導游講解機在各點講解)。游客有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使用搜索等功能,自動獲取答案。
此外,手機的語音播放功能、云技術支持的翻譯,基于地理位置的介紹推送功能的良好整合將取代導游翻譯的工作,出國旅游的語言和信息障礙即將消失。
綜上所述,云計算大數據技術支持的互聯網可以為每個旅游者自動找到所需旅游信息、自動安排路線行程、自動預訂支付,自動導游翻譯服務、自動幫助旅游者和其他旅游者、親友交流互動。
傳統旅行社或是OTA如不及時轉型,改變服務方式、戰略思路、經營模式,只保守地一味拼價格、不善用創新技術、拒絕用數據管理和服務游客,只有面臨數據型旅游服務商不斷蠶食直至完全攫取其市場的尷尬。
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高德地圖,誰將第一個揮舞時代科技的利器,借助自身已蓄積的數據和研發能力、平臺和線下商務渠道等第一個進軍此領域,依然有好戲可看。
作者:孫明,字自知,號崇文花市草民,2000年開始做入境導游全陪,后做旅行社計調。之后輾轉財務分析咨詢行業后進入為旅游行業客戶服務的互聯網數據營銷公司工作。自建過外文網站,偏好最新的互聯網信息。樂于聽“道成愛虧、萬物芻狗、安時處順、生寄死歸”的大宇宙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