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專家暢談寬帶技術走向
隨著“寬帶中國”戰略的提出,帶寬提速已然成為運營商進行固網建設的一個重要驅動力,為此國內運營商進行了大規模的寬帶網絡建設,尤以FTTx規模***。其中FTTH以其點對多點的無源光網絡和“一步到位”的高帶寬優勢為運營商所青睞,但卻遇到諸多難題,特別是入戶難和投資回報周期長,嚴重影響了FTTH的滲透率和運營商的建網熱情。因此,對銅線資源潛力的再挖掘,已逐漸進入運營商和設備商的視野。
寬帶中國:因地制宜,靈活選擇建網模式
FTTH主要定位于新建小區,對于有提速需求的老小區改造,則適合采用FTTB的建設模式進行提速。基于VDSL2發展而來的Vectoring技術,可以在短距離(300m)達到100M帶寬;使銅線潛力發展到***的G.fast技術,可以讓用戶獲得1Gbps的高帶寬,預計2015年后可以商用。
10G EPON技術已具備商用能力,目前在國內建設量超過40萬線。憑借其10倍1G PON帶寬和大分光比的技術優勢,在充分復用原有銅線資源的情況下,可以提供高達20M以上的帶寬。10G EPON+LAN/VDSL2建網方式作為FTTH的補充,能有效解決低滲透率地區FTTH入戶難和投資回報周期長的難題。
包括烽火在內的現有主流FTTx廠商的OLT支持同時接入EPON/GPON/10G PON,對原有平臺進行了利舊,ONU同時支持ADSL2+和VDSL2,在ADSL2+升級過程中,只需更換相關業務板卡即可提供高帶寬,原有站址和管線均無須改動。對原有的1GE PON網絡升級之后,ODN網絡得到復用,ONU只需進行簡單的上連盤更換即可實現提速,有效減少了初期投資,減小了建網壓力。
FTTH是寬帶接入的***方案,但并非唯一提高用戶接入帶寬的技術,運營商應該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和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因地制宜、靈活選擇寬帶接入技術,提高投入產出比,最終實現“寬帶中國”的目標。(河南商丘聯通網絡建設部寬帶項目主管 宋冰)
POTN時代即將來臨
當前通信業務越來越豐富,網絡愈加復雜,面對成本、業務和競爭壓力,運營商希望用一張網絡解決城域網內的所有問題——OTN和分組傳送網的后續演進技術POTN應運而生。分組傳送網與OTN網絡融合發展的優勢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其一,既有OTN的大帶寬低成本長距離傳送能力,又有分組設備的帶寬靈活管理能力及L3功能,可以進行綜合業務承載;其二,同廠家POTN設備可以降低建設及運維成本,降低調度和管理難度;其三,減少網絡設備堆疊,節約機房空間和管線資源。
當前,Verizon、BT、VDF、TI和TEF等國際運營商已經將POTN納入發展規劃。我國三大運營商及相關研究機構也已經啟動了對POTN的研究工作。同時,以Alcatel-Lucent、Cisco等為代表的國際廠商,以及以華為、烽火通信為代表的國內廠商均在積極研發POTN產品和方案。
POTN技術是大勢所趨,目前業界分別從兩個方向進行開發。***,在分組設備的平臺上增加OTN的功能。此種技術難點在于ODUk電交叉的實現,優勢在于充分繼承分組設備特性:多業務接入、統計復用、低成本、高集成度。第二,在OTN的平臺上增加分組的功能。實現難點在于如何完善分組處理能力,優勢在于充分繼承OTN設備特性:大容量電交叉、大容量長距離傳送。
目前業界分別從兩個方面研發的POTN設備都已經進入功能測試階段,即將投入商用,POTN可完成兩個或多個平面的功能,極大簡化網絡層次和網絡復雜度。匯聚層使用POTN可提升帶寬和傳輸距離,可實現40GE、100GE速率的接入,并減輕光纖資源消耗過快的壓力。核心層使用POTN,可取代分組設備+OTN聯合組網,提供80×100G系統容量并支持長距離傳輸,支持光電兩層業務靈活調度。此外,POTN可節省機房空間,減少機房電源、配套資源和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支出,降低運營商的CAPEX和OPEX。(山西電信網發部傳輸主管 王雅紅)
100G大規模應用在即
隨著網絡應用和資源不斷豐富,用戶不斷增長,接入能力不斷提升,網絡帶寬需求將繼續強勁增長。據預測,未來5年干線流量的GAGR超過80%,5年后干線網絡帶寬需求將是當前的10~15倍。受到光纖色散等物理限制,目前的10G和40G WDM光傳輸系統消耗光纖資源過多,算不上理想的大容量長距離光傳輸方案。
相對于10G/40G系統而言,100G系統能有效提升單根光纖傳輸容量,提高光纖資源利用效率,緩解光纖資源壓力,并大幅降低單位比特能耗和設備占地面積。100G數字相干接收技術使光傳輸系統具有足夠的色散容限和偏振模容限,消除線路傳輸相關的影響,給網絡建設和運維帶來更多便利。
對于100G以及未來的超100G系統而言,由于其采用電處理的方式消除光傳輸中存在的問題,其功耗、體積和散熱問題比較突出,直接影響站點的固定投資成本和運維成本。此外,由于功耗的限制,目前業界單個100G板卡占用3~4個槽位,大幅限制電交叉容量的實際利用效率。
相干100G系統功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ASIC芯片所采用的處理工藝。早期基于硬判決技術的100G板卡大多采用65nm處理工藝,其功耗和體積較大;第二代基于軟判決技術的100G板卡一般采用40nm處理工藝,其功耗僅為前者的60%;第三代100G ASIC芯片將采用28nm工藝,功耗有望得到進一步降低,板卡集成度進一步提升,從而實現單槽位相干100G傳輸。
采用PIC技術可以有效降低100G系統體積、功耗和成本,實現單槽位多個100G接入。利用PIC技術在一個光模塊上實現10×10G或4×25G反向復用,盡管其帶寬利用效率和傳輸距離與相干100G存在較大差距,但在市縣鄉村等對傳輸容量和距離要求不高的地區仍有較大的應用前景。
高效運維,舒心體驗
FTTx已進入全面發展時期,與此同時,其網絡運維也成為運營商關注的核心要點。與傳統銅線方式相比,不論是網絡部署、業務發放,還是診斷維護都給運營者帶來新的挑戰。
效率低
受FTTx組網特點決定,其終端設備數量巨大,所處環境不同,安裝不集中,使部署起步階段效率降低,整體工期受到影響。
周期長
FTTx采用點到多點組網方式,在處理用戶業務過程中,首先要確定該用戶與局端PON口對應關系,使業務發放周期延長。
診斷復雜
FTTx終端所處環境復雜,ODN無源節點多,使故障定位更加復雜。目前診斷方式均是單點診斷,這種方案對故障點進行逐一排查,使整個查詢工作中會有無效工單出現,增加人工投入。
便捷高效,全程保障
烽火通信結合在接入領域多年運維經驗,提出一套覆蓋整個FTTx網絡的運維方案,包含網絡規劃、部署、業務發放及日常維護、優化,可以從根本上提升網絡部署便捷度、業務發放效率及簡化日常維護。
自動工單
烽火通信自動工單解決方案采用全自動模式,在不依賴人為手工的模式下,對整個系統進行全自動處理。同時,當有新網元增加至系統內時,系統自動識別、添加,并根據業務模型需求自動派單,不需人為干預,從根本上降低人力消耗,***限度保證工單數據準確性。
光鏈路故障檢測
烽火通信光鏈路故障檢測系統結合了OLS和OLM的優勢,自動計算鏈路衰耗,初步定位故障分支光纖,并可對PON模塊工作情況進行預警;OLM利用OTDR技術,可精確定位光纖故障點和故障類型,客戶可根據應用場景的需要靈活進行選擇。
自動巡檢
自動巡檢工具與網管數據庫配合在后臺全自動運行,用戶只需自定義巡檢模板和方式,巡檢結束后可自動輸出多個維度的巡檢報表,故障點及故障類型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