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Opera投向Webkit懷抱
2013年2月13日,當我們正在歡度春節的時候,瀏覽器界卻傳出一條頗讓人吃驚的消息:瀏覽器廠商Opera宣布從今年起將作出重要改變,今后 Opera各平臺產品都將轉向采用Webkit和V8(Chrome和Safari所用)為主,并逐步放棄使用現有基于Presto引擎的產品,也就是說 Opera變心了。
目前已經得到官方確認的是,Opera公司會在本月底舉行的MWC2013(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揭曉***相關產品:一個基于獨立的WebKit的Android平臺瀏覽器,而個人桌面平臺的Opera產品也會在之后的時間里陸續跟進。
Tips:Presto、Webkit和引擎
Presto也好,Webkit也好,它們都是瀏覽器引擎的一種,確切來說它們是網頁瀏覽器的排版引擎,其用途是將接收到的網頁內容按照源文件 要求顯示出 來(這個過程通常稱為頁面渲染),我們平時看到的圖文并茂的網頁都是經過排版引擎渲染處理后的樣子。再說的直白些,當你在任意打開的網頁上右鍵并“查看網 頁源代碼”后,所看到的那一大堆字符代碼就是未經渲染的網頁原始內容。
Opera的堅持
Opera,這家挪威的瀏覽器公司成立于1995年,(在次之前)一直堅持著自主研發的理念,也正是他們開創了鼠標手勢、多標簽瀏覽、頁面縮放等眾多現代瀏覽器的標配功能。
Opera,如此簡單卻又如此強大
***Opera版本完成于1995年,但***個正式公開發布的產品是1996年的Opera 2.0 for Windows,那個時候市場上的老大還是網景瀏覽器。在隨后的日子里,伴隨著IE掃蕩對手,Firefox搶占份額以及Chrome和IE齊頭并進等幾 場大戰,瀏覽器市場不斷在洗牌,唯獨Opera一直穩穩當當, 甚至穩當到的讓人稱奇。
在近20年的時間里,Opera的市場份額始終沒有出現大波動,如果將它做成圖表的話,大概只有一條接近水平角度的直線。只是,假如Opera是在一個中高水平線上倒也罷了,但現實告訴我們,Opera的份額不到2%。
再看看同行,當年同為小弟的IE自1998年后就如同坐了火箭一般飛速上升很快吞掉網景份額,老大的位置一坐就是十多年。而兩大后起之秀—— Firefox和Chrome,如今都得到大量用戶認可,Chrome更是和IE不分上下。所以,無論是絕對用戶數量,還是相對市場份額比例,Opera 都遠遠比不過這幾個同行。
如果你也是一個開發者,在堅持了這么多年后,自己的產品始終沒有更進一步發展,你還會堅持下去嗎?
Opera的問題
根據官方宣布,Opera用戶數如今已達3億之多,但主要來源是手機用戶,占到了3/4以上的數量(大約2.3億)。Opera的手機端主要分 為 Opera Mini和Opera Mobile兩款,其中以Opera Mini占到絕大多數。截止到2012年末,Opera Mini用戶數已經超過2億(見下圖,來自Opera官方報告)。
Opera Mini過去兩年的增長
毫無疑問,Opera Mini是一款***競爭力的移動瀏覽器產品,但是它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Opera Mini目前主要運行在低端手機和功能手機上,而在越來越受歡迎的iOS和Android智能手機上的數量并不多。究其原因,這或許跟Mini對現代網頁 標準的支持度不佳有關,即兼容性存在不足。想必很多在Android和iOS上用過Opera Mini的朋友都有所體會,在一些需要登錄的頁面,或者類似瀑布流式的頁面,經常會發生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
其次,相對于微軟、Google等同行而言,Opera只是個不足千人的小公司。雖然這么家小公司做出了性能數一數二的產品(在各種評測都能看 到 Opera排名靠前 ),但唯獨缺少最重要的一環——產品推廣。然而更有意思的地方就在這里,Opera自身似乎對推廣并不上心,多年來幾乎沒見到過任何大范圍的營銷和推廣。 除了預裝到手機里,其他地方基本就依靠用戶彼此之間的傳播了。。。。。。。。
于是,問題就擺在眼前了,隨著智能手機進一步普及以及自身推廣不足,接下去幾年里,Opera Mini是否還會延續現在的增長速率呢?
#p#
換核心的利與弊
換核心帶來的益處
從Opera角度來說,采用向Webkit核心后,Opera才有機會進駐iOS平臺爭取更多的用戶。因為蘋果的政策不允許其他內核瀏覽器運行在iOS上(多霸道……),除了Safari所使用的Webkit核心。
其次,Opera公司原本肩負研發工作的技術人員可以從內核開發等項目中解放出來,轉向對瀏覽器體驗的優化,核心功能改善等方面。我們也有理由 相信未來的 Opera產品會在用戶體驗上出現更大的飛躍。當然,一旦人手富余后,發生裁員的情況在所難免,據悉目前Opera已經從核心技術部門里裁減了90多人 (大部分在去年底就已經離職)。
對大量第三方開發者來說,減少一個獨立內核意味著他們將減少大量的調試工作,同時也降低了產品兼容性問題的發生幾率。
今后Web開發的主要調試對象
可能產生的不利
Opera從獨立核心瀏覽器變成了外殼瀏覽器,這或許會讓一些忠實用戶感到沮喪,繼而有可能拋棄Opera。同樣的,Opera的戰略轉變也有可能讓部分原本沖著獨立內核而來的合作者離去。
對于崇尚選擇多樣性的互聯網領域,當Opera離開后,就從四國爭霸變成了三足鼎立,而在移動互聯網更意味著直接成全Webkit一家獨大的局面。至于當Webkit獨霸后會不會走上當初IE在個人電腦上的老路就不得而知,但愿它不會吧。
至于現有的Opera用戶,前面提到過有2/3是來自Opera Mini,這部分用戶基本不會受到換核心的影響,因為Opera今后的新核心產品不會推送到他們手里。而對其他版本用戶,大多數人都對瀏覽器等產品有著較 深的認識,對Webkit核心也不陌生,轉換核心不會讓他們感到困惑和不適。因此從目前來看,Opera投靠Webkit對終端用戶的影響反而是最小的。
***,Opera將來會如何發展,是借Webkit東風發展壯大還是趨于平庸乃至***退出瀏覽器市場,就讓我們靜觀其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