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軟件力量如何走向世界?
原創一個富有盛名的開源項目的創始人,加入了其衍生項目的團隊。乍看之下,似乎沒有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東西,但是,如果這個創始人是外國技術大牛,這個團隊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團隊,那么就足夠令人浮想聯翩了,到底是什么團隊這么威武呢?
答案就是觸控科技旗下的Cocos2d-x團隊。
9月27日,筆者參加了2013 CocoaChina秋季開發者大會,在大會上,Cocos2d-x的創始人王哲宣布了這個消息。Cocos2d-x是游戲引擎Cocos2d-iphone的跨平臺衍生,可以運行在Android、Windows Phone等其他智能手機平臺上。
Cocos2d-x為什么能反過來將原始項目的創始人收入旗下,為什么說這一結果得來不易?
這一切都要歸功于開源的魅力。
阻止中國軟件全球擴張的罪魁:中國黑客論
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一直難以走出國門,軟件行業也是一樣,在歐美市場幾乎沒有一個讓用戶耳熟能詳的中國軟件產品。不是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和軟件商不想走出國門,實在是難度太大——歐美用戶不愿意使用中國互聯網服務和軟件,而要扭轉這個觀念是很難的。
這個觀念來源于不了解和偏見,而偏見則來源于一系列國外政府和企業指責中國黑客的新聞報道,這個偏見發展到后來,就形成了“中國黑客論”——中國黑客們無所不用其極的入侵國外網站、電腦,盜取技術資料,以及干一些其他見不得人的勾當。
中國黑客們是如此神通廣大,到最后人們甚至丟了鑰匙怪中國黑客、上班遲到了怪中國黑客,連走路摔了一跤都要怪中國黑客,當然,這些是笑話。
這里不想探討這個怪論是如何產生的,只講它的后果:從此任何中國互聯網服務和軟件想走出國門,首先就要面對不信任和抵制,導致這些產品在國際化進程中步履維艱。
那么,中國軟件就走不出去了嗎?
開源的反擊:開放與透明粉碎任何謠言
國外用戶對中國軟件的擔心在于,不知道下載安裝的軟件除了它的正常功能,還會不會在暗地里做些別的什么。那么,如果是用戶自己下載了源代碼,然后自己編譯生成的軟件呢?我想,他們一定不會抱有如此戒心。
開放源代碼的其中一個意義正在于此,讓用戶成為代碼的監督者,也就不必擔心軟件里有什么貓膩。比如前段時間有報道稱Google在Android里設置有監視代碼,不過很快被辟謠,因為Android是開源的,Google如果這么做瞞不過全世界程序員的眼睛。
開源正是國內軟件反擊中國黑客論的最佳武器——不是說我的軟件有后門嗎?來,代碼給你,找出后門賠你一百萬。
事實上,Cocos2d-x正是利用開源走出去的絕佳范例,據觸控科技開發者關系合作總監杜柯超介紹:
Cocos2d-x已經在199個國家被采用,有超過15萬開發者和1萬款游戲使用它,并且占據了國外手機游戲引擎市場份額的 30%。而且因為引擎是開源的,甚至吸引了世界頂尖的IT公司來合作,如英特爾、谷歌、微軟都來幫助他們的團隊來完善代碼,提高性能。
而在另一方面,Cocos2d-x帶給觸控公司意想不到的好處。
開源成為觸控科技的最佳形象品牌,在無聲無息中已經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
而這次Cocos2d創始人加入觸控公司,正是一個國外高端開發者群體接受中國開源項目的標志。
由此可見,中國軟件絕對不是走不出去的,只是要看方法。
利用開源走出去的小技巧:多做貢獻 注意新項目
要利用開源來作為國際化的武器也不是任何做法都可以的,也要講究策略和技巧。因為開源項目的發展不是幾個人或者一個公司就能搞好的,還要借助社區和開發者們的力量,沒人用的開源項目就和沒有一樣。
那么如果利用開源走出去呢?這里僅提出筆者的一點淺見,以拋磚引玉。
一、關注熱門項目,多做貢獻
在開源界有一些項目是熱門項目,擁有很多用戶,也有很多貢獻者。這些熱門項目也代表著一些技術趨勢和熱點。技術公司應該抓住這些趨勢和熱點,為熱門項目做貢獻,,就很容易被其他開發者注意,并在開發者社區里獲得聲譽,也能和該項目的一些著名開發者打好關系。
二、創建重要分支或者衍生項目
有些項目可能是關注某一領域或某一平臺,但它其實有潛力做更多的事情,比如cocos2d引擎,發現這樣的項目,然后將它擴展到其他平臺,這是對原始項目的極大拓展,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如cocos2d-x由于支持更多平臺最后反而將cocos2d給容納了進去。
三、關注新的開源項目,做早期貢獻者
一些熱門項目已經有了很多分支和衍生,想要在其中出頭并不容易,如果能夠找到一些有發展前途的新項目,并在其早期階段做一些貢獻,那么以后的收獲有可能會很客觀。
比如node.js,現在還是一個開發者的玩具,其開發難度使人望而卻步,如果能有一個框架能夠簡化開發流程,將必然受到歡迎。百度就在干這樣的事,它發布了Clouda.js框架,簡化Web App開發。node.js現在受到廣泛關注,如果將來大行其道,clouda.js未必不能乘勢而起。(詳情見我之前寫的文章:《百度Clouda框架,下一個RoR?》)
結語:現在是中國軟件力量走向世界的最佳時機
在2013年兩會上,兩會代表馬化騰提交議案,建議將互聯網企業“走出去”提升為國家戰略,像是為其作注,微信也全面走向國際化,開始在海外攻城略地。
移動帶給了互聯網和軟件全新的機遇,對于互聯網和軟件走出國門沖向世界,這是最好的時代,一旦成功我們的收獲將是全方位并且無比巨大的。
不過走出去并不容易,像微信和UC一樣正面對抗固然勇氣可嘉,但我們也不妨另辟蹊徑,借助開源的力量,將我們的軟件實力展示在全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