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Space:跟傳統搜索說再見
PureDiscovery是一家大數據初創公司,近日宣布獲得了1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這筆資金將用于推廣該公司的BrainSpace技術平臺。它的理念在于:根據用戶的興趣圖譜推送內容,而不再告訴用戶鏈接地址是什么。BrainSpace號稱是“傳統企業搜索技術的終結者”,該技術平臺能自動學習內容之間的相互關系,這意味著用戶會減少對搜索技術的依賴,在用戶與內容互動時,BrainSpace能夠為用戶主動推送消息。

PureDiscovery的總部位于達拉斯,該公司試圖通過BrainSpace技術重塑企業級搜索模式。不再需要索引文件或者讓用戶使用關鍵字進行搜索,PureDiscovery專注于語義技術和機器學習的概念。
GigaOM的記者Derrick Harris在2012年初就曾經報道過這家公司,當時BrainSpace在全球知名的計算機輔助法律查詢服務提供商LexisNexis那里得到了應用,LexisNexis的3.5億個文檔都通過BrainSpace的語義搜索進行檢索,這使BrainSpace在法律電子查詢界“一舉成名”。
隨著新一輪資本的注入,PureDiscovery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Dave Copps表示,他已經準備好將BrainSpace技術推向更廣泛的企業級市場。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該公司已經遠離了傳統的軟件行業,選擇了一個基于云計算的平臺,然后向全世界發布其通用的BrainSpace技術。

Copps介紹到,PureDiscovery的理念是基于內容來創建一個連接用戶和文件的興趣圖譜。比如,如果用戶對“大數據”很感興趣,BrainSpace就會推送給用戶有關這一話題的內部文件,或者是外部的信息以及大數據領域內的知名人士。在理想的情況下,它通過用戶的個人資料來識別不同的“人”的興趣,也可能基于大數據內容之間的聯系,甚至可能基于企業內部的社交網絡。
Copps表示:“這不是搜索的問題,而是連通的問題。”在3月份GigaOM的Structure: Data大會上,Copps演示了通用的BrainSpace技術,當時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ainSpace的想法就是建設一個社交大腦(Social Brain),在開始時通過聚合前10000名twitter賬戶中包含鏈接的推文,然后擴展到更多推文,甚至延伸到其他資源如Quora。BrainSpace將這些內容碎片建立起聯系并構建一個“社交大腦”。然后,當用戶高亮標記一段文字的時候,BrainSpace會將其跟“社交大腦”進行比對,然后推薦給用戶更多的相關內容。
BrainSpace平臺的外觀和功能看起來更有谷歌的味道,而不像那些傳統的企業軟件產品。該技術將引領下一代的搜索——根據內容發現用戶而不再走“逆向”的模式。這很像把谷歌的知識圖譜功能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雖然跟谷歌的規模相比,這是一個新挑戰)。
Copps表示,該產品在幾周后可能就會發布一個測試版,能不能履行承諾,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