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么總愿嘗試新社交網絡?
易信誕生了,然后大家蜂擁開設賬號,很多朋友小心翼翼的在朋友圈里發了一句“test”。真的需要test嗎?其實也未必,很多人會覺得大可不必這么怯生生的去面對一個易信,因為我們早已熟悉微信,早已駕輕就熟。
人們喜歡社交網絡,從感到新奇,到依賴,到討厭,到另尋新的社交網絡,這便是時下的行情。為什么人們會喜歡新的社交網絡呢?那還是要從社交上來分析。社交網 絡不同于QQ,QQ還是一個即時通訊工具,而社交網絡則經常是和很多朋友保持不及時的交流,維系自己的社交圈,并參雜著自己的喜怒哀樂。
圈子從嶄新變陳舊
當***個熱門社交網絡開心網崛起時,我們迫不及待的把很多好友從QQ、MSN拉到開心網上,成為好友,這樣,我們很快就有300、500個好友。而這些好 友,在2-3年后,很多人已經聯系不多,還有很多人會和主人發生微妙的變化,比如情侶分手了、同事高升了、同學發財了等等,這就造成我們已經不愿意再和這 些人向以前那樣親密無間。
這時候我們是不方便把他們刪除的,也不能拉黑,而是要保持表面的和氣。而隨著這個社交網絡中變淡關系的“好友”增多,人們的熱情也就消退了。
除了這些讓我們不平衡、不喜歡、不爽、不屑的“好友”以外,原來的好友也變的有些枯燥,總發美食的A,總轉發段子的B,總到處釋放負能量的C,都讓我們有些厭倦。總之,老的社交網絡變得暮氣沉沉,讓人越來越感覺乏味。
適時建立新圈子
正逢此時,一個新社交網絡出現了,喜歡新潮的朋友們紛紛開設賬戶,嘗鮮體驗。而作為老社交網絡的老用戶,也發現這是一個好時機。于是,我們會把我們最常聯系 的朋友,最想再聯系的朋友,都***時間加到新的社交網絡,而選擇性的忽視那些我們并不太想繼續多聯系的人,一次洗牌就這樣在沒有任何副作用的情況下實現 了。
除了淘汰一些不喜歡的人外,我們還希望能跟我們的好朋友親上加親,多一種聯絡方式,有何不可,還增加了一絲親密感。有的時候,打開一個社交網絡,就基本可以把自己的好友動向全部掌握,是我們所追求的理想狀態。
尋找共同點
古人有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社交網絡也是一個尋找眾樂樂的過程,在微信基本的聊天功能外,我們喜歡上了朋友圈,在朋友圈有些膩煩后,我們喜歡上了一起打 飛機,我們不斷的去尋找新的共同點,對一個照片的看法,對一個游戲的感受,對一個新游戲的感受,一個又一個共同點加強了彼此的聯系。
新的社交網絡,***能帶給我們新的共同點,讓我們有新的認同感。但高峰過后是低谷,人們的興高采烈,只能持續一段,而后又會歸于平靜。所以,賺錢要趁早,因為共同點很快就會變的不再驚喜,用戶可能不愿意在光顧這個社交網絡,何談付費。
我們現在的興趣愛好,主要是通過論壇、QQ群、豆瓣進行交流的,也許從興趣誕生的社交網絡,應該更具有活躍度和生命力。比如說,我們的QQ好友可能許久不聯 系了,但我們買了一個地段的房子,于是又和也住在這里的朋友又開始走動起來;或者我們喜歡上了騎車,于是又聯系起來。老樹可以開花,一個社交網絡也可以通 過細心的設計,讓有共同點的人們聚在一起,形成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