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傳送網進入100G黃金時代
近日,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先后宣布進行100G OTN設備集采招標,這表明國內三大運營商100G大規模商用部署開始步入加速階段。自去年以來,100G在海外運營商中獲得大規模部署,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也先后加快了100G技術的商用招標。業內主流觀點一致認為,100G將成為目前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傳送網轉型升級的主導性技術。近日,烽火通信公司副總裁、CTO楊壯在與人民郵電報記者的交流時,全面闡述了烽火通信作為主流供應商,對100G相關技術和商用部署的看法。
談及100G在國內外的商用部署以及100G的應用前景,楊壯表示十分看好。他用一句話概括了烽火對于100G技術的認識:100G技術至少持續十年,將開創一個偉大的傳送時代。相對于原有的10G、40G傳輸技術而言,100G是一個全面的技術革新,它實現了技術與性能的完美融合。用內行話講,100G是 一個“翻墻”技術,它不但融合了傳輸技術的精華,而且很好地借鑒了很多無線通信的信號處理理念,把相干處理、高性能調制、編碼技術等首次引入光通信中,保證了100G技術的先進性。
楊壯指出,目前,國內外運營商都在明顯加快100G的部署,僅從國內來看,繼中國移動完成一干東部環招標后,中國聯通也相繼完成了兩條一級100G干線的部署。中國電信馬上要啟動全球最大的100G設備招標,規模超2500塊板卡。所以,無論從運營商的建網策略以及用戶的需求來看,100G無疑成為當今最主流的技術,應用場景為,首先在一干部署解決干線流量瓶頸,接下來在二干以及本地城域網的核心層都將全面鋪開。
100G作為傳送網今后的發展方向,其產業鏈現狀是否成熟,運營商很關注。對此楊壯認為,如果從上游到下游將100G產業鏈排序,大概可以這樣認識:光通信器件商位于金字塔最頂端,光通信設備商采購器件進行集成應用,運營商則是最終的光通信“消費者”。時至今日,100G產業鏈無論在光通信器件領域、設備供應商領域都已相當成熟,每個領域都有至少3家以上的提供者,也從另一個方面促進了產業鏈的成熟和不斷完善。從光通信產業的發展歷史上可以看出,正是因為各種光器件技術的不斷演進、成熟,光通信系統才得以屢次實現飛躍。
與其他業界友商相比,烽火100G系統后來居上,贏得了運營商的普遍青睞。楊壯坦率地向記者透露了其中的奧秘。他說,相對于業界其他友商而言,烽火主要集中于光通信產業,公司的整體規模并不大,但烽火自己定位于做光通信專家,立志精耕細作于光傳送領域,所以相對其他公司而言,烽火是一個小而專的公司。
楊壯進一步介紹,早在2007年前后,烽火已經開始了對100G的預研,在100G設備以及子系統方面進行了相關的產業部署,這也是烽火能夠后來居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目前烽火所推出的100G OTN系統,不但解決方案豐富,同時擁有軟判決、硬判決等多種技術,而且在方案的先進性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采用了第二代的軟判決技術,相對于第一代提升了約40%的傳輸距離;首次引入28nm工藝芯片,功耗相對于業界典型值低三分之一;采用了模塊化設計技術,設備集成度業界第一,首次實現了只占兩個盤位的100G收發合板卡的設計,遠低于業界的平均占用3個或4個盤位,大大節省了機房空間。此外,烽火100G系統采用96波設計方案,傳輸容量相比業界平均值多出20%的額外容量。當然,除了在技術上的優勢外,烽火在100G產業鏈的上下游都作了一定布局,因此在器件、系統整體上具有競爭優勢。總之,烽火立志為客戶提供富有卓越性價比的100G產品,能夠服務好客戶,實現雙贏。
100G在大規模建設過程中,在線路設計、系統架構和運維方面都將迎來新挑戰,而烽火擁有一系列成功案例,可以同廣大客戶分享。楊壯表示,2013年,100G即將進入規模建設階段。烽火在2012年年初全系列產品開始釋放,到目前為止,已經為數十個運營商承建了100G網絡。從國外的100G骨干傳送網到國內一級干線的部署,烽火的100G產品已經走過了試商用、商用的過程,產品不斷完善。其間積累了很多現網部署經驗,烽火愿意將這些經驗與客戶分享。
首先,在100G的線路設計、站型設計、非線性控制方面,烽火已經通過實踐摸索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可以在系統的架構和設計上幫助客戶設計100G網絡;其次,在100G的運維、性能監測方面,烽火根據前期部署100G系統客戶的反饋,不斷完善100G的綜合性能監測功能,使100G網絡更可維可管;最后,在100G供電、散熱、機房的設計等方面烽火也積累了很多實際經驗,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能夠在實際的網絡設計中與廣大客戶分享。
光傳輸技術突飛猛進,100G的部署正在進行,而業界對于超100G技術的研究已經展開了一場無聲的時間競賽。關于對100G技術生命周期的擔憂,楊壯認為大可不必。他說,100G將是光通信革命性的技術,它用的DSP、調制技術、接收技術都將讓光通信技術上一個新臺階。100G技術的生命周期預計將至少持續十年,首先部署在一級干線中,解決日益突顯的容量問題;其次會在二干、本地網、城域網中逐漸鋪開,解決容量和業務的調度保護問題。
楊壯進一步談到,受電子速率瓶頸的限制,超100G實現方案需采用多子載波結合雙偏振態的調制方式來實現。業內普遍認為,超100G系統需要以100G技術為基礎并在調制和接收方式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才可以實現。目前,靈活柵格功能的WSS器件、小體積,低功耗的客戶側和線路側光模塊、低損耗,超低損耗光纖以及寬譜低噪聲光放大器也是業內的討論熱點。實現超100G所需的技術很多,無論是400G技術還是1T技術,目前業界的研發還主要停留在實驗室的水平,距離走向商用至少需要3年至5年的時間。烽火一直致力于超100G的研發,目前已經取得了多項世界領先的成果,包括在業界首次實現了30.7Tbps相干光OFDM傳輸系統和單波道1.031Tbps普通標準單模光纖12160公里的傳輸系統實驗,這些都標志著烽火正在繼續引領超100G技術的潮流和發展方向。
成功故事&典型案例
40G向100G平滑演進
助力廣東電信贏在起跑線
LTE、物聯網、云計算、云存儲等不斷涌現的前沿技術推動著通信行業各個環節不停向前發展。WDM/OTN作為承載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這一大潮中通過不斷的技術革新響應著業務與應用層面的強烈驅動。100G WDM/OTN帶著閃亮的光環高調進入人們的視野,在現網波分建設仍以單波10G、40G為主流的情況下,逐漸顯現出取而代之的勢頭。尤其在干線方面,100G的需求十分明顯。國內外運營商都已經開始建設或將要建設100G工程,力爭在新業務的驅動和激增的帶寬需求之下不要輸在傳輸網帶寬這一“起跑線”上。
早在10G WDM時代,廣東電信和烽火通信就展開了深度的共建工作。從廣東電信第一套波分系統“廣河惠廣”到精品“珠三角”、“粵東環”再到覆蓋21個地市的長途波分平臺,烽火有幸成為廣東電信干線傳輸網WDM設備的最大供應商,樹立了烽火大容量光傳輸品牌,與廣東電信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廣東電信作為老牌固網運營商,每年的營業額在電信集團也是穩居首位,眾多的客戶帶來帶寬的巨大需求,推動著骨干網升級。憑借其雄厚的技術實力,在其他省份電信公司還在對100G處于觀望態度時,廣東電信率先展開了100G的應用,并選擇烽火通信為其打造100G省干。
2012年,中國電信展開了一次大規模的波分集采,40G項目的規模和數量遠超過10G項目,廣東電信省干40G OTN項目也是其中之一。該項目覆蓋全省,采用當下業內主流的支線路分離技術,建成后將成為廣東電信容量最大、技術最先進、覆蓋最全的干線傳輸網。烽火通信憑借與廣東電信的多年合作以及領先的技術優勢,成功中標,將與廣東電信的合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廣東電信對于網絡帶寬的需求、對于新技術的探索熱情一直處于各省區市電信公司的前列,而烽火通信在大容量光傳輸領域的技術研發和商用化也一直在業內名列前茅。在雙方的殷切期盼下,廣東電信OTN網絡加載100G的方案被提上議事日程。
光傳輸網經歷了2.5G、10G、40G等多個發展階段,2013年正式跨入100G時代。緊隨著三大運營商緊鑼密鼓地進行100G OTN集采,國內100G商用正在進入高潮期,正式開啟100G市場未來的“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