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載風雨鑄就Openstack今日輝煌
開源云計算軟件項目Openstack自從發布以來,已經走過了很長的一段路。上周,此開源openstack渡過了它的三歲生日。2010年7月opentack誕生,旨在為公共和私有云提供一個無處不在的開源云計算平臺。
Openstack三年風雨路
2010年7月由Rackspace和NASA捐獻代碼而建立了Openstack。也是在三年前,在行業中圍繞著云的定義是什么展開的一場大型的辯論會。當時有人看到是在行業中,許多公司都存在著大是的遺留環境和遺留系統,公司正在努力擴展他們的功能,這被稱之為云。但是人們卻不能在遺留屬性架構之上建立云屬性架構。如果云建立在發生堆棧之上的話,就會導致廠商鎖定及改變云計算中的一些固有屬性。而Openstack的出現剛好幫助避免了這一命運。
經過三年的風雨洗禮,發展至今,Openstack已經最初的只有20個貢獻者和44,000行代碼,發展成擁有超過1,000個貢獻者和128萬行代碼的開源項目。而且對于Openstack的***版本Grizzly的代碼者有500多。
同舟共濟 Openstack三年戰友情
在Openstack創建之初,支持它的公司只有20個,而今天已經增長了超過10倍,達到了231個,其中也不乏一些重量級人物。讓我們來看看都哪些重量級人物伴隨著Openstack的成長。
微軟與Openstack
2012年10月25日,微軟宣告與Cloud.com合作,來提供Windows Server 2008 R2 Hyper-V對OpenStack——一個開源云計算平臺的集成和支持。隨著OpenStack上加入Windows Server 2008 R2 Hyper-V的支持,將給組織和服務提供商提供了使用OpenStack部署微軟與非微軟混合構架時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惠普與Openstack
2011年7月,惠普宣布加入并支持OpenStack開放源碼云端基礎架構計劃?;萜赵贫朔詹块T副總裁Emil Sayegh在博客中表示,開放和互通的云端基礎架構與服務是為開發人員、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下一代云端服務的重要關鍵,這有賴于與開發人員社交的緊密合作,以為客戶提供適當、無縫和安全的體驗。 而且惠普還發布了基于OpenStack的Cloud OS平臺,旨在加強跨混合云的管理。
IBM與Openstack
2012年4月,IBM加入全球開源云計算項目Openstack。這個預示著IBM將掌舵成為OpenStack的公司管家,將其看得比Rackspace還重要。IBM投入了大量資金與資源,持續致力于培養開源社區:從頭開始構建了Eclipse,并對Linux與Apache的成功也做出了貢獻。IBM軟件標準副總裁Angel Diaz說:“我們想讓OpenStack成為用于WebSphere的Apache HTTP Server。使得現代的每個應用服務器都內含Apache HTTP代碼。這也是我們對OpenStack在云中的愿景。”
VMware與Openstack
2012年下半年,VMware宣布加入OpenStack Foundation,并致力于云計算開源操作系統的開發。Current Analysis安全和數據中心服務***分析師Amy DeCarlo說,“VMware是重量級選手,他們將有機會影響云開發未來向前的發展。”
除了以及四家重量級人物外,像戴爾、思科等等廠商已經在計劃著自己的Openstack計劃。
Openstack發展道路的絆腳石
Openstack這三年來發展歷程中一種充滿著激情與斗志。盡管在OpenStack三周年的時候,人們喋喋不休的討論著OpenStack究竟走了多遠,但是不可否認是OpenStack云卻在飛速發展著。連續發布的新版本帶來的功能令人印象深刻,研發路線圖也十分清晰,讓人覺得真是滿懷雄心壯志。玫瑰與荊棘是相伴而行的,在Openstack的發展道路上,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需要清理。
1. 廠商之間的利益沖突
在許多情況下,你會發現許多參與OpenStack項目的供應商之間存在利益的沖突。對于項目中的方案,許多公司都有自己的替代解決方案。例如,VMware在其vSphere和vCloud Director中有非常成熟且廣泛使用的公共云和私有云平臺。
2.兼容性問題
版本的發布過于頻繁,一些地方同老版本出現了兼容性問題。新如果你對代碼做了一些改進,卻不被社區接受,那么你使用自己代碼更新的版本將變得難以維護。
3.部署速度問題
用戶認為這只是這些大牌供應商的營銷項目,他們不會像供應商一樣那么快地部署。分析師Staten表示,現在仍然處于該項目發展的早期階段,用戶部署情況仍然有待觀察。
Openstack三周年的生日愿望
期待有更多的廠商、用戶加入到Openstack開源項目,中貢獻更多的代碼;
優化Openstack部署速度,讓廠商部署速度快,更讓個人用戶部署速度更快;
超越競爭對手,成為IaaS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