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有對策:北京手機叫車軟件加價變相成小費
嘀嘀打車
搖搖招車
換湯不換藥
“加價”成小費
昨天,記者試著用幾款手機軟件招車。“搖搖招車”在約車界面“小費”一欄里說明:“小費可增加下單成功率。”乘客有兩個選項,10元和20元,記者試著點擊了20元,立即出來一句話:小費部分請支付司機現金。
“嘀嘀打車”在預約叫車的界面,“小費”下面有三個選項,分別是5元、10元和20元;即時約車是語音呼叫,沒有“小費”的顯示。但系統也誘導乘客在叫車時加價,系統的“叫車攻略”第三招,就是“加價叫車”。
打開“快的”的約車界面,最上面一欄是起點和終點,接下來是用車時間,然后就是“小費”按鈕,雖然只有5元,但是可以重復點擊,最高“封頂”50元。
“易達出行”更是直接,在約車界面上下方,顯示“調度費”,有5個選項,最低5元,最高也是50元。
語音叫車加價
查處更有難度
記者還發現,雖然大部分打車軟件都在推廣更為便捷的語音叫車,但語音轉換為文字時的翻譯解析成功率很低,在乘客語音呼叫有兒化音、口音等問題時更甚。
據了解,市交通委此前發布的電召管理細則明確規定,需要有統一的呼叫記錄,這就要求有統一的信息記錄格式。但從目前語音叫車的情況來說,電腦后臺要系統識別并形成規范的信息還存在問題。這種不落字面的加價讓管理部門查處起來更有難度。
市交通委:
調度費須與標準看齊
7月1日,市交通委運輸局出臺并實施的《北京市出租汽車手機電召服務管理實施細則》明確規定,不許加價招車,服務收費要與本市出租汽車電召服務收費標準“看齊”,也就是即時召車服務5元,提前4小時預約召車服務費6元。
昨天,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再次重申,對手機招車軟件的“加價”招車行為,本市出租汽車行業主管部門將嚴格監管,違反收費標準的將不得在本市開展出租車電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