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2013年上半年回顧
轉眼之間2013年已經過去了半年,在這半年里軟件界卻過得并不乏味,盡管沒有了去年一 窩蜂深度定制Androis系統那樣的熱鬧,但軟件大廠們仍然在按部就班地推出自己的產品。同時國內的軟件行業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或是引起了一定反響的事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顧軟件行業走過的這半年時光。
對 軟件行業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世界三大軟件巨頭的三個最重要的大會都安排在每年的年中,因此每一年的前半年都注定不會平靜。同樣地,今年的谷歌 Google I/O大會、蘋果WWDC和微軟的Build大會也都安排在了5月和6月召開,作為整個行業的風向標,我們的回顧就從這里開始。
Android 5.0的缺席
這屆的谷歌Google I/O大會我們并沒有盼到Android 5.0的正式發布,甚至連一點相關的消息也沒有透露,除了放出兩張彩蛋圖片讓人們猜測新系統的代號或許是“Key Lime Pie”之外,就再沒有涉及了。
Android 5.0 Key Lime Pie
這樣說來,在Android 4.1正式發布之后,谷歌至今就再也沒有正兒八經地發布過新的操作系統了,Android 4.2在去年也僅是發了一則公告就算正式發布了。
對 此不少人對這屆的Google I/O大會充滿失望,可以說整場大會都沒有等到一個讓人激動的核心,人們甚至猜測Android系統是不是已經到達瓶頸期 了。的確,在Android 4.1發布之后Android系統就基本成型了,該有的也都有了,改進的只是谷歌自家的一些配套服務。
Android 5.0設計概念圖
不過也有人表示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發者大會,而不是一場發布會。Google I/O的核心就應該是開發者,而谷歌在大會上發布的一些列開發工具和對系統架構的調整讓開發者感到尤為滿意。
這是一場開發者大會
或許的確是立場的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沒有新版本的系統帶來的革新畢竟是小范圍的,只有新版本才能激起最大的革命動力,才能真正帶來改變。如果說正常大會唯一讓普通消費者滿意的,可能也只有Google Play Music服務了。
好在現在又有消息稱Android 5.0將會于10月底正式發布,不過那已經是下半年的事了。
#p#
毀譽參半的iOS7
盼星星盼月亮,數千萬“果粉”們終于在這個月的WWDC上盼來了蘋果最新的移動操作系統——iOS7。毫無疑問,這的確是移動行業里的一件大事,作為開創了移動智能的時代蘋果公司,任何舉動都可能在業界攪起巨浪,更何況發布一款新的操作系統。
iOS7
不過這一次情況卻變得有些微妙。正如之前預測的那樣,iOS7一改過去擬物化的設計風格,完全轉向了另一個極端——扁平、極簡。對于這樣的變化其實也不如太詫異,畢竟Ive的設計風格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蘋果硬件的設計風格也都是如此。
但是這一改動卻第一次在蘋果用戶之間產生了分化,有些人認為這樣的改變簡直“糟糕透頂”,而另一部分用戶則十分推崇這樣的理念。有意思的是,設計界也紛紛來躺著灘渾水,表示iOS7煩了多少多少設計上的原則性錯誤等等。結果是蘋果股價當天就跌得夠嗆。
iOS7新界面
其實我們沒有必要過于糾結設計上的東西,畢竟審美這樣的概念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事實情況其實顯而易見,那就是iOS7比以前的系統更好用了,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iOS7中我們看到了一系列可喜的改進,比如控制中心的加入、比如更直觀的多任務界面、更多的手勢操作,還有應用程序的自動更新功能,這些都讓系統的操作大大簡化。甚至一些熱衷于越獄的用戶都表示打算取消越獄的計劃。
控制中心甚至有手電筒功能
iOS7到底成不成功實在不需要那些分析師和設計師去評判,到正式發布之后結果就會一目了然,頭疼的反而應該是應用開發者,要將現有的應用重新設計成匹配的UI,實在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p#
Windows 8.1如期而至
微軟將在下周的Build2013大會上發布桌面操作系統Windows 8的升級版本Windows 8.1,這已經是最近在網上被公開的秘密了,盡管還只是預覽版,但它代表了這個被微軟稱為“革命性”的操作系統的未來定位和方向。
雖然距離大會開始還有一周的時間,但微軟早已通過視頻像我們展示了Windows 8.1中的多項改進,這里我們也不防總結一下。
Metro版文件管理器
可控性更強的動態磁貼,可以選擇比之前更大或更小的動態磁貼;
Windows 8.1開機可直接進入桌面;
安裝應用可看到磁貼進度條;
開始按鈕回歸,可顯示全部程序;
新的IE11瀏覽器;
Metro版文件管理器;
深度整合Skydrive,加強搜索;
采用全新的訪問應用程序列表的方式;
從Windows Store中安裝的應用不會直接固定到開始界面,而是放到“所有應用”中,并標以“New”(新的)標簽。
深度整合的SkyDrive
可以看到,Windows 8.1在Metro界面進行了大量的調整,讓操作變得更加合理和簡單;同時進一步照顧到桌面用戶,力求讓用戶更平滑地過渡。在開放下載后,Win8用戶可以在Windows Store商店中進行免費升級。
#p#
微信再次大豐收
在去年的年末盤點時我們還大談特談微信用戶突破了2億,而就在今年的1月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3億。能夠在國內移動互聯網這個大雜燴鍋里,以后來者的身份達到今天的成績,微信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為新用戶突破3億
也許我們應該把“騰訊”這個因素放一邊,真正地客觀地去看待這樣一款產品,我們會發現微信對于服務的把握和需求的控制才是決定這款產品成功的關鍵。不管是輕量級的聊天應用、簡單的社交環境,還是朋友圈的私密社交定位,有規避了當前市場的大熱,又緊握用戶需求。
在這半年中我們可以看到微信越來越多的可能性,公眾賬號讓微信成為一個不需要安裝App就能實現各類服務的平臺,微信內支付的加入甚至讓微信有成為電商平臺的可能,當然游戲也會是微信的一個熱門選題。
微信公眾平臺
可以發現,微信已經衍生出了多種不同的玩法,同時帶來的也是更多的出路,微信的未來會是什么樣現在充滿了想象力。
微信支付
至于為什么說要把騰訊這個因素放到一邊,其實只要看看手機QQ就知道了。同是騰訊旗下產品,而且是核心產品QQ的“親兒子”,結果如何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而就在前段時間引發的改版風波也足以說明一件事:產品自身不行有再強的背景也沒用。
#p#
打車軟件風波
在上半年有一個不能忽視的產業出現,那就是打車軟件市場。這樣一個軟件群體似乎是一夜之間進入人們視野的,但隨著一紙政令下發又都悄然地潛入了地下。打車軟件因何而起又因何而匿的確是個有意思的話題。
好像僅僅是睡了一覺的時間,嘀嘀打車、快的打車、搖搖打車這些軟件就一陣風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不管是網絡推廣、的哥推銷還是口口相傳,幾天時間里幾乎所有移動互聯網用戶都知道了有這么一類軟件的存在。
打車軟件一夜之間涌現
打車軟件的出現并不出乎人們的意料,尤其是在大城市“打車難”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出現這么一款軟件可以幫用戶約車自然能受到關注。然而問題在于,在服務時通過加價來促成訂單的行為觸碰到了出租車行業的管理法規,這一觸線立馬讓整個行業陷入危機。
加價功能被禁
據部分媒體報道,已經有城市政府對打車軟件下達了禁令,沒有被禁的也出臺了相關的限制,比如北京就禁止打車軟件繼續提供加價功能。這也促使一些打車軟件開始尋求更大的依靠,前不久嘀嘀打車就與高德地圖達成了合作,在高德地圖中植入打車功能,當然已經沒有了加價功能。
高德地圖叫車功能
與此同時我們也能發現一些好的態勢,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表示將由官方推出同類的打車輔助應用,并按照現在的出租車管理辦法進行管理,保證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為市民提供服務。說實話,如果不是打車軟件這場風波,政府恐怕很難會主動提供這樣的服務吧。
總結:可以說上半年的軟件行業仍然是在等待三大巨頭的反應,因此顯得有些波瀾不驚。尤其是國內的軟件市場,在經過了去年一年的沖刷沉淀后,原本熱鬧的市場已經變得更加穩定和理性。這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一個穩健的市場才是進入正常軌道的表現。
移動互聯網的首波熱浪已經過去,剩下的就是現存的品牌如何進一步發展和深化。微軟、谷歌、蘋果這三大巨頭仍然是整個行業的風向標,至于今后會產生什么樣的浪潮,會是iOS7帶來的,還是Windows 8.1帶來的,期待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