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球移動市場:印度這塊肥肉不太肥
前面已經為大家介紹過以色列、俄羅斯、芬蘭以及朝鮮市場,接下來要介紹的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移動市場——印度。
它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 軟件出口國,但其移動發展卻相對緩慢,沒有芬蘭赫爾辛基蓬勃發展的移動游戲文化、沒有以色列般風生水起的移動創新,其人口是如此之多,機會如此之大,而人 們對于服務價格又是如此之敏感。下面我們將從印度的移動設備出貨量開始到***印度App用戶特征,為大家呈現一個真實的印度移動市場。
印度智能設備:諾基亞主導功能機,三星主導智能機
CMR在2013年3月發布的《2012年,印度移動設備市場報告》中聲稱,印度在2012年的移動設備出貨量為2.216億,但其中智能手機僅僅占有1520萬。具體見下面一張表格:
從中可以看出,盡管智能機在印度占比非常小,但增長速度卻相當快,年增長率幾乎是功能機的一倍,半年增長率更是功能機的七倍之多,也就是說,印度市場的智能手機蘊含著巨大潛能。
下面一張表格是印度移動設備市場的主要供貨商,可以看出,因為功能機仍舊占據印度的大半壁江山,所以作為功能機主宰的諾基亞仍舊主宰著印度手機市場,接下來的主要供貨商分別是三星和印度本土手機廠商Micromax。
而在智能手機領域,三星才是王者,諾基亞位居第二,其次是索尼移動。三星占據了智能手機市場的43.1%。如下圖所示:
在這個排名中,沒有一家印度本土公司上榜,不過現在Micromax、Karbonn也在不斷努力贏得市場,并且希望借助本土的語言優勢和誘人的價格去獲取用戶,為什么要談到語言優勢和價格?
印度,對價格高度敏感的國家
在 印度,移動市場的增長與移動網絡的擴張都依賴于價格,運營商相對于其他國家也較為辛苦,非通話收入所占比例很小,只有百分之十幾左右,印度運營商的利潤相 當薄***能手機用戶雖然消費能力較好,但是到目前為止,滲透率低,而且根據尼爾森Parshant Singh報道,有一半的印度智能手機用戶都沒有打算開通數據流量服務。運營商為了刺激ROI,曾經打價格戰,后來因為不堪重負才在2011年決定停止低 價競爭。
一年前,入網增長率每月高達2000萬,當時有人預測,印度可能會超過中國,率先突破10億,然而盡管增長速度快,還是未能超過中國,盡管今年二月印度移動開戶入網數量已經突破9億。為什么?
印 度人很多入網是因為逼不得已,非自愿的,他們舍不得花錢。連線曾經報道,印度8.5億移動入網中,有30%是出于非自愿,相當于整個巴西或者俄羅斯的移動 入網用戶總量。由于有些人不愿意入網,所以運營商就變相實施了強制性措施。之前印度曾規定180天沒有接打電話則停機,在2010年,期限縮短到90天, 再后來,印度電信管理局又將期限縮短到了20天。
在2012年,在印度不活躍入網用戶,孟買居全國首位,高達43%,而查謨和克什米爾的活躍入網用戶最多,達80%,接著是阿薩姆邦76%,馬哈拉施特拉邦74%,印度城市移動入網用戶占了全國的三分之二,但偏遠地區的滲透率也在提高。
語言障礙
和 中國一樣,印度是一個多語言的民族,盡管印度把英語當母語,但全國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才會把英語當做他們的***、第二甚至第三語言,印度有22種官方語言和 一些非官方語言。實際上,每四個印度人中,就有一個不會讀寫,然而在印度銷售的許多手機操作系統的語言都是英文,這是個很大的障礙。
諾基亞 曾經嘗試過將印度使用最廣泛的Hindi語言作為操作系統語言并研發了相應的物理鍵盤,但不幸的是,這個努力并未能俘獲印度用戶的芳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Hindi這種語言在只有12個按鍵的手機上太難輸入,它有30個輔音、10個元音、各種標點符號、數不盡的不同組合。IBM也曾開發過有關語言的產品。
圖:諾基亞上的Hindi輸入法
除了私人公司,印度政府也有努力,資助成立了印度本國語言的科技研發項目以及高級計算研發中心,主要致力于多語言計算的研發,去年印度的WWW聯盟還主辦了一次大會,專門探討移動網絡及手機上的語言發展。但是無疑例外,都未能在印度普及。
Abhijit Bhattacharjee(多種語言輸入應用Panini Keypad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一位退休的信號工程師)舉了一個印度非常現實的例子,許多印度人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在手機當中存儲號碼,他說,如果人們知道 如何存手機號,可能打電話的幾率會更高,實際上,在印度,未受過教育的人和不會說英語的用戶更喜歡撥打他們記在腦海中的號碼,如果有語音輸入或者鍵盤更易 用,那么情況或許會得到改善。這點與我國比較相似,許多農村老一輩的人使用手機,不會存電話號碼,只會撥打自己記憶中的號碼。
結果,尋求增 值服務的運營商就必須推出自動化的口語服務,以便獲取更多用戶,印度***的移動運營商Bharti Airtel在今年二月初還在增值服務中新增了一個叫做Apna Chaupal(社區中心)的語音市場,據新聞媒體報道稱,這個服務是專門面向印度偏遠地區或者半城鎮化的市場。
印度運營商與移動網絡收入
印度就是除了中國以外***的手機市場,盡管這個市場每個用戶平均每月移動消費位居世界***行列,僅2美金每月(中國移動10美金,美國AT&T65美金)。
印 度有一個獨特之處,是什么?和世界其他國家運營商不同,印度運營商獲取收入的方式非常古老,那就是話費收入,非通話收入只占了總收入的11%,這個比例是 英國的一半,少于美國和中國運營商非語音收入的三分之一。在印度,只有50%的用戶會發送短信,比世界銀行所判定的中低收入國家所占的62%還要少得多。
Gartner 的調查數據顯示,到2013年,印度的移動服務市場收入將達到218.9億美元,相比起2012年的200億美元,年增長率為8%,移動接入預計會達到 7.7億,而在2012年是7.12億。Gartner***分析師Shalini Verma說,如果印度的ARPU(每個用戶平均收入)增長幅度不大,那么印度移動市場仍將繼續面臨挑戰,如果印度電信市場的主要條件不改變,2013年 印度將會占據全球12%的入網率,卻只有全世界移動服務2%的收入。
印度的移動保健
隨著移動技術基礎設施的完 善以及4G網絡的發布,印度移動保健的創業項目也在增加。目前印度20個移動保健創業項目,都還處于初步階段,大部分成立只有幾年時間。Frost & Sullivan的報告顯示:這個市場幾乎沒有成功的商業模式,也許還要經歷2~5年的時間才能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其實移動醫療保健在全世界都還沒有發 展成熟,因為各種原因發展還步履蹣跚。
印度App用戶特征
- App用戶中,18歲到24歲的最多,占53%,其次是25歲到35歲的,占29%。
- 如果按受教育程度來劃分,大學畢業生最多,占32%,高中生和大學生比例相當,均為24%。
- 如果按職業來劃分,全職員工占34%,學生占29%,企業占比12%
- 如果按照月收入劃分,5000盧比到20000盧比的最多,占41%,小于5000盧比的用戶位居第二,占36%。收入在50000盧比以上的用戶只占App用戶的6%。
- 圖中還給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劃分,按用戶所擁有的產品來劃分,60%的App用戶有車,47%的用戶有其他聯網設備。74%的人會去商場、58%的人會看電影。
哪些應用在印度***?WhatsApp、Opera Mini、Need For Speed、Zomato等等。
印度是個讓人愛恨交加的市場,作為IT外包的強國,印度不乏有創新能力的開發者,為什么他們沒能帶動這個國家的App發展?因為印度很大,人口很多,意味著 可挖掘的市場很大,可是在印度,有70%的人都居住在偏遠山區,只有38%的鄉村人和30%的城市人在使用移動網絡,使用移動網絡的這部分人當中又有一些 人不愿意入網,甚至有人不太會使用手機,精品用戶相對較少,這塊肥肉不太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