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術面臨的挑戰:終端硬件和網絡瓶頸
據國外媒體報道,韓國三星公司日前對外宣布稱,公司已成功研發出***基于5G核心技術的移動傳輸網絡,這意味著手機用戶有望在不到一秒時間內完成一部高清電影的下載。
對此,知名《時代》雜志特約撰稿人馬特-帕克漢姆(Matt Peckham)日前就撰文對三星的這一技術進行了一番剖析。帕克漢姆認為,三星對5G技術的宣傳在如今配套基礎設施以及服務尚未完善的情況下有些言過其實, 而這一技術能否在2020年商業化之前解決目前存在的部分致命缺陷也尚未可知。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三星電子日前宣布,公司已成功研發發出***基于5G核心技術的移動傳輸網絡,預計將在2020年之前進行5G網絡商業推廣。三星方面表示,5G網絡采用了一種毫米波的技術,測試人員用64個天線組克服了諸多不利信號傳播的障礙,并在兩公里的距離內成功實現了每秒傳輸超過千兆字節數據的目標。
據悉,三星5G技術已成功在28千兆赫(GHz)波段下達到了1Gbps的傳輸速率。相比之下,時下流行的4G LTE服務傳輸速率卻僅為75Mbps。而且,未來5G網絡的***傳輸速率將達10Gbps,這就意味著手機用戶有望在不到一秒時間內完成一部高清電影的下載。
當人們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相信絕大多數讀者的***反應便是興奮與期待,并憧憬著5G網絡可能為自己生活所帶來的便利。但在興奮過后我們不難發現,這一服務目前仍然存在則不少尚未解決的難題,而更快的網絡速度則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問題的嚴重性。
網絡負載飽和
舉例來說,想象一下你目前正駕車行駛在一條限速80英里的州際公路上,但考慮到有限的車道、實際車流量以及一個接一個的岔路口,你的實際行駛速度大約只有40英里左右,而這樣的情況我們也往往可以在智能手機在校園地區的實際上網速率方面有所體現。比如,當我們在知名球賽、假日或者課間休息時候連接網絡,我們通常會發現自己的網絡速度遠遠沒有達到運營商的理論值數據。
因此,現在的問題并不在于我手中智能手機所擁有的4G網絡速度不夠快(甚至連3G網絡都完全可以流暢的播放來自Netflix或者Spotify的流媒體文件),而是因為我所使用的移動信號塔由于使用人數過多已經出現了過載的現象。
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移動運營商大肆宣傳自己價格不斷上漲的無限流量數據套餐是希望從既有客戶群中實現利潤***化。但是,隨著使用人數的不斷增加以及更快速移動通訊技術的不斷成熟,移動運營商的網絡壓力也幾乎達到了飽和狀態,并開始影響到用戶的實際使用體驗。
硬件技術瓶頸
除了運營商的網絡負載能力以外,更快的網絡服務還面臨著其他一些問題。
幾周前,當我在停車場等人時,我的一個朋友發了一個視頻鏈接給我,我毫不猶豫的就點擊了這一鏈接并期待出現類似Youtube之類的視頻短片。但是,在點擊這一鏈接后,我手機的瀏覽器先是卡死了幾秒鐘,然后便被強制關閉了。之后我又重新點擊了這一鏈接,但情況依舊如此,無奈之下我只得放棄。
不久后,我的手機開始不斷收到來自運營商的短信提醒,***條短信的內容是“我的當月移動數據已經超過50%”,然后我又收到了第二條、第三條短信提醒我數據流量使用率已經超過75%和90%。情急之下,我只能重置手機并立即打電話給運營商要求他們調查清楚實際情況。***我意識到,我朋友發送給我的鏈接其實是一個容量超大的視頻內容,但由于我的手機無法識別這一視頻格式,因此該視頻的加載流程完全在后臺進行。當我點擊了這一鏈接后,我的手機實際上就已經開始接收大量的視頻數據,所以也就大量消耗掉了我的數據套餐流量。
通過我個人經歷的這一事件我們可以發現,在人們擁有更加快速網絡連接的同時也會迎來一系列的問題。就比如,如果人們沒有及時關閉手機后臺程序的話將有可能為此而付出昂貴的代價。
我始終認為,只要人們手中智能設備的存儲空間依舊十分有限、移動運營商的網絡負載能力依舊處于飽和狀態,不停的討論移動網絡的數據連接速度是毫無意義的。因此,我希望諸如三星這些公司能在今后6-7年的時間內減少有關建設更快網絡的討論,而是更多的將工作重點放在解決網絡負載和流量異常偵測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如今的3G網絡能夠一直處于穩定連接狀態的話,我也毫不介意讓我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等設備在2020之前一直使用這一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