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3種以上語言的程序員不是好程序員
存儲,還是云存儲。在看到金山云的規劃,品味了自主開發的YFS,走近老牌企業“聯想”的存儲之后,發現還有一個很明顯的方面沒有涉及:基于IaaS平臺創業的云存儲企業。如同基于Amazon S3的Dropbox一樣,國內,是基于阿里云的夠快(上海夠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這家上海的企業,引起業內關注是因為不久前的一則新聞“30人云存儲團隊——夠快,獲得紅杉領投4000萬投資”。毋庸置疑,風投在云存儲領域所扮演的角色極為重要。但是相比國外幾乎每天都有的并購和投資,國內在云計算及大數據領域的投入顯得極為保守。存儲方面,更是如此。
私有云不是云
已經全面從自己部署服務器轉向阿里云開放存儲服務的夠快,最早的版本在2011年發布。當時面向的是個人用戶,整體服務器部署也是完全以實體服務器方式部署在電信和聯通機房的。但當時個人存儲已然成為紅海,搏殺的多是空間和分享,付費轉化極低。夠快及時轉型,將產品轉化為面向企業文檔文件協同的云存儲服務。并在2012年獲得VC投資,走向企業市場之路。
夠快總經理蔣爍淼非常贊同阿里云王堅博士的觀點:私有云不是云。“私有云更多是可擴展的、動態彈性計算平臺,而公有云,才是服務。我們將服務放到阿里云上,看重的不是阿里云的具體的技術,而是服務,尤其是網絡帶寬和應急服務。”
很少人知道,蔣爍淼是技術出身,更是曾親身搭建起基于P2P在線點播系統。他們的研發團隊脫胎于寧波網通信息港,曾面向互聯網提供服務,但與網通整體合并進行了戰略轉移之后,這一波人更愿意去創業,做創新的事情。而在為東方網信提供完網絡加速技術研發和服務之后,團隊積累了很多關于存儲、數據轉存發的技術,自然而然走向了云存儲的創業。
而對于毅然放棄當時已經百萬的用戶級別,蔣爍淼也對CSDN云計算說出了不為人知的另一些原因。“存儲的內容‘觸目驚心’,當時做過統計,至少50%分享內容不合規甚至是非法的。為了滿足監管需求,團隊中近5名審核人員要天天檢查內容,但這些人也不是專業的,判斷有時候也會模糊,針對不確定的還要下載來檢查。這些文件大,非常大,至少都是幾百兆的視頻文件。對帶寬的消耗非常厲害,付費轉化很低,有些用戶還會通過注冊多個號碼來逃避付費,最夸張的一個用戶注冊兩百多個號,就是后面名字+01、02、03、04、05、06等。如果通過下載付費、植入廣告,我覺得這個模式是無法長久的,也是沒有前途的。”
這其中,蔣爍淼分享了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觀點:對大部分國人而言,個人數據最重要的,公司數據相對不重要(這個觀點可定是有些人同意,有些人不同意。當然,老板除外)。
協同和OA不是一回事
夠快定義在企業級云存儲市場,定義在文件的管理和協同。
在蔣爍淼看來,云存儲有三種形態:第一種是金山云平臺、七牛等為開發者提供存儲技術;第二種是為私有云市場提供云儲服務,比如EMC和IBM等;第三種是為企業提供公有云服務,這其中分為協作和備份,比如上海愛數側重點在備份,而夠快側重在協同。國內現在的云存儲企業很多,平臺、應用、定制都有所涉及,很多公司策略不很明顯,但多少都有些項目驅動的痕跡。
定義在管理和協同,就注定與OA要有所區分。OA中往往含有協同辦公的模板,比如審批可以按照從屬關系進行,甚至通過開發,也可以支持多設備,移動辦公。但是協同和OA有交叉,但也明顯有區別。比如南京的一個房地產商希望將其OA換成夠快云存儲服務。為什么?蔣爍淼說:“OA是企業內部部署的,和企業流程定制有很深的關聯性。但當管理發生變化時,OA就要調整。這里不是說人事變化,而是隨著企業轉型,管理理念發生變化的時候。OA無法實現調整。另一方面,OA希望實現更多功能模塊,比如會議、文件、車輛、流程等,但往往不能每一模塊體驗都很好,基本上‘十個客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流程,其他感覺都一般’。”
管理是企業的核心,但是如果員工只能在工作時使用,回到家根本無法使用,那么對他而言,數據就是割裂的。最后傳輸文件只能用QQ或局域網共享。即使有時是企業“從上而下”的要求,但是如果不堅持執行,最后也會逐漸流于形式,直至被廢棄。互聯網上的云存儲最重要的優勢是多設備、跨設備。這些都是夠快看到的市場機會。“夠快除了可以實現文件團隊內共享、查看歷史版本、設置用戶角色以區分編輯權限等基礎功能外,還可以設置局域網文件夾——該文件夾中的文檔只在局域網內同步,不通過公網上傳到夠快服務器,因而可以節省帶寬,也不會占用需要付費的云存儲空間。夠快的產品和OA相比,提供了實時的OA的一部分功能。但我認為,未來企業IT應用構成,應該是各個方向中有專業企業在維護,基于文件的管理和協同交給夠快,任務安排和工作流轉等有其他企業。每一家企業都可以將這部分做到極致,做到最好。”
理清交互和邏輯的“開源”應用
看慣了國外創業團隊基于IaaS和PaaS以小團隊、高成長性獲得成功的例子,如Netflix,Instagram,Pinterest,Dropbox等,國內更多企業則相對沉默。可事實上,像夠快這樣擁有良好技術背景的,基于云平臺的創業團隊已經成長起來。
夠快團隊的技術背景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蔣爍淼認為,通過使用阿里云的OSS和RDS服務,“我們可以將精力節省出來,更專注做核心產品的研發:一種是做研究(Research),研究創意的想法和算法,來解決之前不夠優化的地方,比如Windows操作系統、MAC操作系統中很細節的部分;另一種交互體驗,想辦法滿足更好的用戶體驗,來做一些新奇的產品,比如夠快可以通過移動端實現文件協同,而不同用戶之間若要快速進行傳輸,只需掃描相應文件的二維碼就可實現,免去繁瑣的彼此認證,同時為了保護信息安全,二維碼只維持數小時的有效性,且為一次性使用。”
目前,夠快團隊中還是技術人員占有絕大多數,開源產品和方案也用了不少。比如用的比較多的node.js框架(內部存儲的前端框架就是node.js);Web框架包括Query(UI交互部分)。“我個人也時常瀏覽GitHub,其中中很小的應用和idea都會拿來用”。
但在蔣爍淼看來,開源只是一部分。更關鍵的是如何將產品交互和邏輯講清楚,“這是開源沒有辦法幫到你的”。比如,在GitHub有一個很好的共同編寫解決方案的研發,如同GoogleWave(基于Web的服務的,一種個人通信和協作工具)一樣,但是“現在我們拿不準,所以暫時儲備起來”。事實上,這類很酷的(技術和方案)還有很多,比如遠程會議分享文件時不需要虛擬桌面,只要有個提示音就可以完成等。但涉及到安全、匹配頻率、聲音轉換等更多技術和應用背景時,有些好創意不一定可以落地。
夠快的技術理念非常務實——用最適合的工具去做最適合的事情。“我最反感的是Java程序員學Java,.net程序員推.net,PHP程序員說PHP好。在夠快的平臺中,流行語言除了Go沒用到,其他都有應用。我有個很強的觀點,語言不重要。在我看來,不會三種以上語言的程序員就不是好程序員。”
對他而言,語言中很多條件判斷、循環判斷等都是大同小異的,對于資深程序員而言,10天左右就能基本掌握一門語言。但在學習之外,對程序員更重要的是,理解模型。比如需要知道TCP/IP協議是怎么走的,知道數據庫、SDN等最新技術。以SDN為例,如果采用TCP/IP協議在原理方面很容易實現;再如因為PHP多線程模式很爛,不想用C++,就需要用Python去寫一些腳本。“所有新入職的員工,比如他擅長PHP,那我布置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讓他去學習Java。”
“掌握了三門語言,會不會就跳槽了呢?”針對CSDN云計算頻道記者的問題,蔣爍淼笑道:“團隊比較穩定。比如夠快團隊中同步客戶端的核心開發人員,Windows和Mac都要寫。因為核心算法都一樣,為了提升效率,不想和Dropbox一樣,用Python作為中間腳本語言的核心算法,而是基于Win32和Mac兩個版本來寫。核心算法是一模一樣的,如果分兩個人寫,會有版本差。同一人寫,兩個版本不存在落后關系。”
“在我看來,語言都是一個商品。我經常和朋友吹牛說,十八般‘兵器’樣樣都會(比較熟悉JavaScript、PHP、2個C++、C、Python、Java、.net等)。比如寫插件時,會通過不同語言在類庫、處理并發等方面來嘗試,針對不同應用場景來挑選最合適的模塊。”蔣爍淼如此總結。
風投為什么選擇了“夠快”
相對國外在云計算、大數據方面此起彼伏的風險投資,國內市場平淡的多。即使在云存儲方面,例子也不鮮明。而夠快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獲得兩筆較大的投資,其背后原因是什么?
談到去年戈壁創投500萬元人民幣,以及本次獲得獲得的4000萬投資人民幣的A輪融資(紅杉資本領投,戈壁創投跟投),蔣爍淼歸結為兩點:
1.在他們眼中,我是一個技術的實用主義者,不是那類技術很牛(業內有些技術大牛,能夠用腳本寫的,非要用匯編來寫),但是與實際應用完全不搭界的人。比較容易溝通。
2.整個團隊很務實,不好高騖遠,可以腳踏實地做一些實際的事情(這從團隊放棄個人市場,直接轉向企業市場就可以看出)。
在紅杉資本年會中,道格拉斯·萊昂內被問到了一個問題:“紅杉投資如此多企業,你最看好的企業是哪一家?”答案出人意料。“雖然我們也投資了谷歌、蘋果,但是最看好的是WorkData”。這家初創企業剛剛上市,“相當于當時投入了1000萬,但三年后,出來了10億。”
這對夠快啟發很大。在美國市場上,SaaS尤其是面對企業級市場的SaaS服務,已經成為新的價值增長點。對夠快等云存儲企業而言,或許是正在被驗證的成功之路。不過,蔣爍淼在和同行溝通時,都感覺到:“中國企業還不到那個窗口點,因為中國經濟發展快。國外SaaS應用豐富是因為美國經濟發展放緩,更多企業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才會優選云服務。而在國內,還沒有到這個爆發點。所以夠快選擇了中小企業市場,因為我們一年的服務才8000元,而現在一個普通技術人員就要4000以上了。這對資金相對敏感的企業更富吸引力。”
對于技術類型領導人,已經步入快速路的蔣爍淼感覺困難的是:“學會包裝,學會營銷,在更大的平臺上發出聲音,更快地設計出有競爭力的產品,擺脫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