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韜觀點: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國際化成為大勢所趨
—— 鼎韜服務外包研究院***研究員 李亞玲
全球外包發展新趨勢客觀上要求加快中國外包國際化步伐
受后危機時代大環境的影響,全球經濟復蘇之路曲折坎坷,失業率持續上升,國際離岸市場將進一步萎縮。對中國服務外包企業而言,歐美市場將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再度興起以及內包重啟潮流而大幅縮水。而在對日外包市場領域,近年來日本經濟劇烈下滑,中日釣魚島摩擦等政治要素的影響將在2013年開始逐步顯示出來。被給予厚望的中國本土服務外包內需市場,盡管近年來增長迅速,但是由于作為發包主體的國有企業和政府機構的外包動力不足,因此距離市場的深層次挖掘及全面爆發還有一段距離。在岸及離岸市場的全面萎縮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市場競爭的加劇,同時由于我國服務外包行業發展仍舊停留在初級階段,大多數的企業位于產業鏈的下游,亟需提升自身的交付能力和國際化服務水平。
從區域外包發展格局看,國際外包業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服務外包業務在內涵與需求上相對與危機前發生了一些重大的變革。亞太地區外包業發展最快,成全球外包業主要目的地。其中,印度依然獨占鰲頭,是迄今最受離岸外包業務青睞的國家,菲律賓、柬埔寨、斯里蘭卡等國近年外包業務發展迅猛,估計未來將有更多發展中國家加入其中。而中國已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外包承接方,由于競爭優勢明顯,人才儲備量大,市場拓展空間廣,發展前景被世界看好。如何發揮這一外部優勢和大好機遇,中國外包需要積極融入國際化大市場。
“十二五”期間,中國服務外包企業貫徹“走出去”發展戰略
從民間呼吁到奧巴馬與羅姆尼競選大打中國牌,越來越多的工作被移回本土執行成為全球服務外包產業二次遷移潮流中的一大特色。作為全球***的發包國,美國所***的這一“外包回流”趨勢將推動全球服務外包企業重新制定發展及市場策略,走出去,在美國本土設立分公司及服務交付中心將成為2013年中國服務外包行業的核心趨勢之一。而設立海外服務中心對我國服務外包企業的市場拓展及管理能力等均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同中國一樣,印度等國的外包供應商也在嘗試建立全面的美國業務。在此潮流中,美國發包商重新評估及制定發包戰略,為了進入服務商list,各國的外包企業將在美國本土展開激烈的市場競爭,尤其是中印將展開正面交鋒。
此外,在“外包回流”及“內包重啟”的雙重趨勢影響下,《中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中也提到,積極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制定“走出去”戰略,針對全球服務外包新特征及新趨勢重新制定發展及市場策略,通過新建、并購、參股、增資、助資等方式開展境外投資,在美國等本土市場設立分公司及服務交付中心,有效整合利用國際資源,構建國際服務外包戰略體系。不僅符合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趨勢及需求,還有利于整體產業的國際化進程,全面提升外包企業的接單能力、海外交付能力、市場開拓能力以及跨國經營能力等。
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國際化的重要意義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產業結構調整,服務外包產業蓬勃發展,逐漸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和重要的推動力。助力中國服務外包產業走向國際化是推進服務企業國際化、提升國際化城市功能、促進人才國際化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全球外包業務***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外包業務由低端向高端升級的必然選擇。
一是符合全球外包業務發展的***趨勢。全球外包業務整體將呈現***的三大趨勢,首先是行業知識與解決方案的能力相對于技術能力與技術經驗更加重要,更具價值;二是一站式的服務解決方案模式和能力;三是具備全球交付能力與經驗。在這三種趨勢的影響下,導致發包商對供應商的要求在技術與商務的融合上更加專業化,服務上更加一體化,流程變化更加及時化。為了適應產業發展的大環境,這就需要中國外包企業準確掌握市場需求,制定合理的發展策略,來實現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從而成功立足國際市場。
二是順應全球外包業務向高端拓展的大趨勢。總體上看,發包企業更傾向尋求先進分析與技術技能。而我國外包業務正從中低端逐步向生物醫藥研發、技術研發、工業設計、檢驗檢測等高端延伸。應密切關注美歐日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新動力,緊追以美為首的發達國家掀起的新一輪工業革命步伐,以及再工業化戰略,關注其企業外包業務新動向,增強自身承接國際外包的能力和國際市場競爭優勢。
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國際化的體系架構
從服務外包產業國際化的體系看,城市是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重要物理載體,企業則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最重要主體,而人才則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核心和關鍵要素。從這個層面看,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國際化主要涵蓋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服務外包產業人才的國際化;二是服務外包企業的國際化;三是服務外包城市的國際化。具體來說:
(一)服務外包產業人才國際化——打造國際化的人才供應鏈
1. 國際人才的引進
人才國際化戰略的***步是“引進來”,即全面加強國際服務外包產業高端及創業領軍型人才的引進。通過國際人才的引進,引入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的新技術、新經驗和新理念,全面推動本地區產業改革創新發展。通過高端及創業型人才的引進,推動本地外包企業的升級發展,以及本地原生企業的快速發展。
2. 本地人才的國際化
人才國際化戰略的第二步是“走出去”,積極鼓勵本地的服務外包人才到產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如美國、印度等地進行二次培養和學習,通過國際交流與實踐獲得產業***信息,以及先進的國際技術、經驗和發展理念等等。
3. 人才標準的國際化
通過引進國際的服務外包人才標準,同本地服務外包人才的培育體系和管理體系相結合,全面提升我國服務外包人才培育體系的國際化水平,并推動人才培養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發展。
4. 人才培育體系的國際化
將國際化的人才標準體系應用于服務外包人才的培育體系中,從師資力量、教材和課程設置等方面全面加強人才培育體系的國際化建設,從人才鏈條的開始階段就加強國際化建設,打造良好的國際化基礎。
5. 人才服務體系的國際化
以本地政府為核心,整合獵頭、第三方平臺、人才派遣企業等各類人才服務機構資源,引進國際化的發展理念,攜手打造國際化的人才公共服務體系,實現整體服務外包人才環境的優化并同國際接軌。
(二)企業國際化——形成國際化服務外包企業集群
1. 企業運營國際化
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核心及目標是形成國際化的企業集群,而***步就是國內的服務外包企業“走出去”,實施積極的全球擴張戰略,通過并購、直接投資以及國際合作等方式擴大其全球影響力,同時引進吸收全球先進的技術、經驗及發展理念等,推動企業迅速成長為優秀“跨國企業”。
2. 產業國際化
實現國際化企業集群的第二步就是海外的服務外包企業“引進來”,豐富產業集群內企業種類,推動整體服務外包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在全面優化本地產業基礎設施及環境的基礎上,加強全球資源的整合及品牌宣傳,積極吸引海外的企業到本地來投資。
3. 市場國際化
市場是引導企業發展的最直接也是最核心要素,因此,市場的國際化發展是推動服務外包企業國際化建設的直接動力。
4. 技術國際化
作為信息技術和互聯網雙重技術推動下的產物,服務外包產業及企業的發展和變革極大地受到信息技術發展的影響和作用,因此,技術的國際化發展也成為推動企業國際化的重要動力之一。
5. 標準國際化
積極引進全球先進及通用的服務外包行業及企業標準,從而為本地服務外包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參考依據以及發展目標。
6. 認證國際化
認證是海外市場考察及評估服務外包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重要表現。因此,如何積極的推動服務外包企業同全球認證體系的接軌,也是推動企業國際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
(三)城市國際化——打造服務外包的國際化城市
1. 服務外包國際化城市的內涵
服務外包城市的國際化發展的內涵主要體現在其服務外包產業的全球開放性方面,包括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的發展、外資服務外包企業的數量及外籍行業從業人員數量等等。目前,全球服務外包城市目的地的相關評估標準是各地建設國際化服務外包城市的重要參考依據。因此,各省市可以聯合業內知名咨詢機構及行業組織,主推構建國際服務外包城市的標準和評估體系,首先在省內推廣并推動國際化服務外包城市的建設,未來將標準進一步推廣到全國,完善行業研究空白點的同時,構建本省市在服務外包領域內的領先地位及品牌。
2. 服務外包國際化城市的外延
服務外包城市國際化發展的外延主要體現在一個城市的服務外包產業開放性方面,主要包括專注于服務外包領域內各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3. 打造服務外包城市集群
摒棄“大而全”的發展戰略,實施重點扶持,協調分工的發展戰略,將全省的服務外包產業資源進行統一的整合規劃,從而實現產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本省市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