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攜萬國數據 打造政務數據存儲與災備服務云平臺
我國電子政務的高速發展積累下龐大的重要數據信息,防止關鍵數據損壞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日益突出。成都市政府為了進一步深化政務信息化建設工作,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攜手國內災備服務的領軍者萬國數據(GDS)共同建立和完成了基于云服務模式的數據存儲與災備服務平臺。
【萬國數據成都數據中心】
成都市政府通過萬國數據設計的"兩地三中心"云服務災備架構,大幅提升了市政務信息系統的運行效率以及風險抵御能力,避免了災難事件和重大事故造成的數據損失,有效地維護了政務信息的安全并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的利益。
政務信息化不斷深入 災備平臺建設刻不容緩
為防止突發災難對政府信息系統、關鍵數據產生重大破壞,保障社會經濟、秩序穩定,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快災難恢復中心和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規定進一步深化政務信息化建設工作,而災備信息化已經成為了政務信息化的重點方向,但在業務數據災備體系建設中,政府行業普遍存在著技術比較薄弱、項目經驗不足等一系列的問題。
據了解,成都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信息化災難恢復建設,在2008年《成都通信樞紐建設規劃綱要》和《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西部通信樞紐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正式啟動并加快"國家級信息災備基地"建設,同時把成都市政務數據存儲與容災系統項目列為成都市信息化基礎設施重大項目之一。成都信息化技術應用發展中心作為災備平臺的承建方,積極展開各方調研和論證工作,并初步形成了"兩地三中心"的設計目標。
據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李長虹副主任介紹:"時至今日,災備建設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尤其在最近幾年,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各種系統癱瘓事件不斷出現,這些事件都在提醒我們,災難恢復體系建設刻不容緩。成都市準備籌建的災備平臺項目,需要嚴格遵守《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范》(GB/T 20988-2007)的國家標準,同時還要結合成都市信息化建設統籌規劃、統一標準、統籌運維的原則。但考慮到災備項目實施經驗的不足,我們希望通過采購第三方專業容災機構的服務,雙方協作,建成具有成都市本地數據生產中心及備份中心、同城政務容災中心和異地數據災備中心的兩地三中心災備服務平臺。同時,還要為市各委辦局提供統一、專業的數據存儲、備份、容災和專業咨詢等服務。"
萬國數據搶占藍海先機 云服務模式獲認可
災備外包趨勢的到來,讓相關企業迎來跨越式發展機會,但也是真正考驗外包服務商綜合能力的時候。成都信息化技術應用發展中心在選擇外包服務前期,對市場進行了全面的考察,包括服務商的技術能力,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理解,業界口碑,創新能力等等。依據全方位的評估和審核,成都市政務數據存儲與容災系統項目,最終選擇了國內率先踏入容災外包藍海領域的萬國數據(GDS)作為第三方專業容災機構。
據該項目評審專家介紹:"成都市政府之所以選擇萬國數據,不僅是因為其擁有遍及全國的世界級新一代數據中心網絡、豐富的高可用IT服務和災備管理經驗,更是因為萬國數據提出的云服務架構和業界領先的IT服務流程管理體系,更能滿足兩地三中心災備服務平臺支撐未來應用的需求。從2008年開始,萬國數據就已經開始為成都市各級單位和委辦局提供專業化的服務,通過多方反饋,他們國際化、專業化、標準化的項目實施團隊可以讓我們信賴。"
在長期服務方面,截止目前,萬國數據已為成都市十多個委辦局共計五十余套重要政務信息系統提供超過450TB存儲以及200余臺各種類型服務器主機的數據災備服務,其應用效果和服務得到了所有用戶的好評。同時,也為有需求的委辦局提供了重要信息系統數據恢復應急預案和應急管理規范的開發,并開展了數據存儲、安全容災建設等配套知識的推廣培訓。
在架構創新方面,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成都信息化技術應用發展中心領導對于"兩地三中心"的建設目標與應用展望,恰恰與萬國數據提出的云服務災備架構不謀而合。云計算的核心思想,就是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提供按需服務。首先,通過云服務,可以減少委辦局所擁有數據中心之間的應用數量,加快數據中心整合的步伐,構建一個成本和風險更低、更專業化、服務范圍更廣、更靈活的災難恢復體系。其次,基于網絡云存儲平臺的桌面數據備份服務,還可以面向成都市各委辦局所有工作人員,為個人重要數據提供安全、快捷、海量的存儲備份空間,確保個人數據不被非法獲取。
安全與彈性共存 奠定我國災備體系"大后方"
最終,雙方攜手建成的數據存儲與災備服務平臺,嚴格按照國家標準GB/T 20988-2007《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范》的第5級實施(實時數據傳輸及完整設備支持),實現了重要信息和處理系統的災難備份,提高了政務信息系統的風險抵御能力,確保了政務信息系統的數據安全和可續性運行。成都市政務信息及其災備建設不僅符合國家相關災難恢復標準和規范,并建成了強大可靠的"兩地三中心"災備服務平臺。其中,"兩地三中心"包括了:位于市行政辦公中心南樓的成都市本地政務數據資源中心、位于成都高新西區的萬國數據同城應用級災備中心,以及位于深圳觀瀾的萬國數據深圳異地數據級災備中心。
【數據存儲與災備方案架構圖】
據了解,該平臺建成之后,由于采用了云服務的災備模式,可以通過按需配置的方式,安全、靈活、動態地提供給成都市各委辦局使用,使存儲災備服務成為一項易于訪問的彈性服務。例如:可根據各委辦局業務系統的特點和需求,提供多種存儲與災備的服務解決方案。并且,各委辦局可隨時申請、釋放和調整存儲與災備資源的使用,享有彈性服務。于此同時,作為管理者的成都信息化技術應用發展中心,還可以將各委辦局使用的存儲、備份及其他特定功能的服務,按照合理一致的標準進行計量,將服務標準化、計量化。
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李長虹副主任對萬國數據的創新災備架構給予了高度認可,并對數據存儲與災備服務平臺寄予厚望,他表示:"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發展災難備份及數據中心基礎產業建設,把數據存儲與容災系統項目列為信息化基礎設施重大項目之一。萬國數據成都數據中心作為國家級數據存儲中心和國家級信息災備基地的重要基礎工程,承載著成都市政務信息安全的重任,它將大幅提升成都數據存儲和信息災備能力,這也為成都打造全國信息系統災難恢復體系大后方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