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來襲,你準備好了嗎
1.什么是大數據?
大數據風靡之廣使眾多人還沒看清它的真實面貌卻早已被它圍得動彈不得。提到大數據,IT人類恐怕第一反應就是:哦,知道,老提嗎,不就是大量的數據嗎?這個解釋的確也符合它的叫法:Big Data。但是就會入淺顯與片面的誤區。雖然對于大數據沒有一個廣泛的定義,但是比較專業一點的定義是什么呢?
《著云臺》的分析師團隊認為,大數據(Big data)通常用來形容一個公司創造的大量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這些數據再下載到關系型數據庫用于分析時會花費過多時間和金錢。大數據分析常和云計算聯系到一起,因為實時的大型數據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樣的框架來向數十、數百或甚至數千的電腦分配工作。簡言之,從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數據技術。明白這一點至關重要,也正是這一點促使該技術具備走向眾多企業的潛力。

2.大數據對個人生活的影響
弄清了大數據的關鍵點才能讓它更好的為我們服務。數據在我們身邊存在之廣是我們所不能想象的,拿一個人一天的生活舉例,早上你幾點起床是規律的,洗漱、吃早飯時間也是形成習慣的,要什么時候坐班車,坐幾點的班車也是規劃好的,到公司,下班,回家,等等一系列的點都是由明確數據可控的,不要小看這些繁瑣的數據,卻能體現你的現有生活。美國作家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今年的新書《爆發》中指出人的行為看似隨機無序,但實際上是存在某種規律的。社交網絡如此發達,它能夠使大數據把人的行為進行放大分析,從相對準確地預測人的性格和行程。所以很有可能在你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糾結下班要去哪 High的時候,數據中心早就先于你準確預測了接下來的目的地。對于這樣的個性化需求實在是著實一驚。
除了生活來說,大數據甚至在健康醫療行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老虎隊在每個新賽季中都會讓球員佩戴高精度的身體傳感器,提供有關運動中的肌肉,肌腱和呼吸系統詳細信息并篩選信息。通過收集大量的生物力學,醫學數據從心率到施加在運動員身體上力量的反饋結果能夠減少運動員受傷的幾率。
數據的爆發也歸功于網絡的活動。社交活動,電子商務和物聯網正在越來越多的占據人們的生活。人們越來越依靠網絡生存,你能想到沒有了手機,電腦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嗎?這一問題已產生貌似就把人的思緒拉到了遠古時期,這就是網絡帶給人的力量。歸根到底,也是大數據的力量。
個人有了個性化的需求,企業為了滿足大眾的需求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開發與探索大數據的奧秘。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一個大數據的經典案例:華爾街有家公司利用電腦程序分析當時全球3.4億微博賬戶留言判斷民眾情緒 ,再以1到50分為其打分,根據分數高低處理手中股票。原則就是:多數人表現興奮就買入,表現的焦慮就拋售,結果出乎意料,這樣的經營模式為其第一季度創造了7%的收益率。真正實現了數據創造價值。
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預計未來五年內,新的和具有突破性的大數據技術將占全球數據總量的50%以上,這樣就帶來了巨大的可開發價值。這使企業不得不面對這一熟悉又陌生的領域:大數據。
3.大數據為企業帶來的效益
大數據如此火熱,但是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夠充分利用。麥肯錫最近報道顯示,并不是所有行業都能夠利用這一流行詞匯。其中醫療保健行業如有能夠對他們95%的未捕獲數據進行分析,估計每年將創造3000億的價值;石油工業,石油鉆井平臺每秒產生25000個數據點,但利用率僅為5%。遠遠不能達到可利用的數據價值。
雖然大數據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但是很多企業還不是很清楚怎樣才能讓它為自己創造價值。4月舉行的2012歐洲信息安全會議調查:180名與會者來自小型企業,三分之一將大數據列入計劃,大部分人表示大數據是未來五年計劃,但是高達59%的人仍然不清楚它的定義及IT作用。這表明,大數據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還是一朵飄在空中的云彩,美麗卻觸手不能及。人們的產品認知度還沒有到達一個水平。
在大數據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怎樣能夠讓大數據為企業和個人服務,創造更多的價值,到頭來還是需要讓人們看到切實的產品,真正的帶來便捷。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時代,如果不想被社會淘汰,面對如此有開發價值的大數據,你準備好了嗎?
回顧大數據走過的2012,請關注:http://server.zdnet.com.cn/server/2013/0115/2140692.shtml#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