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廠商“先天不足” 大數據開拓需添“本土解讀”
2012年,作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與美國同月換屆。一邊國美人紛紛關注新一屆領導人上臺,另一邊美國奧巴馬也借助科技力量成功連任。
據國外媒體報道,奧巴馬競選幕后的數據分析團隊在奧巴馬連任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在兩年的競選籌備中,一直在收集、存儲和分析選民數據。而奧巴馬競選陣營的高級助理們則參考這一團隊所得出的數據分析結果來制定下一步的競選方案。
在大數據熱度直追云計算的2012年,奧巴馬利用大數據在美國大選中獲勝的經典案例,便成了對大數據攜帶大價值的最好說明。事實上,奧巴馬政府在2012年3月就宣布投資2億美元啟動“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將大數據技術從商業行為提升到國家意志。
盡管業界對大數據十分追捧與關注,但實際上大數據被廣泛提及才短短數年,市場化程度較低,仍處于早期狀態,無論是在希望有實際收益的用戶側,還是積極推動大數據普及的供應商側,雙方都仍處于積極摸索階段。可喜的是,在整個行業實際發展不明朗的情況下,在互聯網、電信等行業,大數據技術已有落地并取得一定成績。同時雖然中國廠商由于“先天不足”在產業鏈上較為弱勢,在諸如數據分析等關鍵產品貢獻上幾乎空白,但由于全球都處于起步狀態,而中國市場本身對大數據的巨大需求將為本土供應商提供合適的創新土壤,為其在未來大數據市場掘金中打下了基礎。這樣來看,中國廠商在技術創新領域將擁有新機遇。
概念普及期的大數據市場
市場從來不是孤立發展的,需求、技術、產品、環境相互關聯,特別是在大數據這樣的新興領域。
一方面,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連接的增加,分析機構已用數字宣告數據爆炸時代已經臨近,大數據技術應運而生。但大數據問題并不僅僅限于數據劇增,也引發了企業傳統IT架構不能滿足應用數據增長等問題。事實上,企業希望能通過大數據解決難題,并從數據中獲得可利用價值進而為之贏取商業機會。其中不乏“啤酒加尿布”的例子,即沃爾瑪通過對其顧客的購物行為進行購物籃分析,發現跟尿布一起購買最多的商品竟是啤酒。
但各類用戶的需求并不一致,目前“用戶若從大數據中挖掘價值,需要借助定制化服務。但實際上很難找到一個標準化、商用化的產品來解決自身的問題,企業需要自行開發,但傳統企業用戶開發能力普遍較低。”Gartner首席分析師張瑾表示。對于傳統企業用戶,其離不開提供基于標準化的商用版本解決方案之上定制化服務的集成商,在張瑾看來,雖然其中蘊藏巨大商機,但模式還很不成熟。
另一邊,軟硬件廠商也基于自身理解提出了相應產品、解決方案,但卻難以契合用戶真正需求。同時目前已有的大部分產品、解決方案在張瑾看來或多或少存在套用概念的情況,企業很難區分其是否為真正迎合大數據的解決方案,同時產品本身也并非如此成熟并可加驗證。特別是在中國大數據市場,茁思迅行企業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咨詢顧問金峰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盡管自稱能夠提供大數據服務的公司不斷出現,但相當部分只是具備了早期數據挖掘的能力,并期望以大數據的概念,吸引用戶以及風險投資商的目光。”
供需間的矛盾以及各自面臨的問題,使得一時間大數據市場風起云涌,同時也形成了一定的泡沫。近20年來,炒作概念成為一些創業者、風險投資商的重要工作,他們并不完全期望能夠將實業做起來,而是借助概念,在資本市場上獲利。金峰表示,現在的大數據市場上,也存在這種類型的公司。
巨頭扎堆大數據
盡管避免不了炒作大數據概念的嫌疑,但一些傳統的IT廠商也或各憑積累,或通過收購,將業務觸角延伸至大數據領域,推出了各自的大數據戰略。
作為最早提出大數據概念的公司之一,IBM以輻射整個大數據行業為目標,提供服務器、數據庫軟件、專家系統等一體化解決方案。同時,還推出了大數據分析產品,通過Hadoop和內存分析等技術以實現對大數據的存儲和分析,并搭建了專業的咨詢隊伍。
深耕數據庫市場的Oracle在大數據市場便以數據庫為中心,沿襲了集成一體化設計思路,將大數據機作為獲取大數據的源頭,再配合其中間件云服務器、數據庫云服務器、商務智能云服務器構成產品組合,來滿足用戶對大數據的需求。
在存儲、管理、保護方面具有優勢的EMC選擇利用云計算開放式、分布式和集群技術處理大數據。
靠芯片起家的英特爾也在今年發布了自己的Hadoop商業發行版,包含了分析、集成以及開發組件,并對不同組合之間進行了優化。
軟件廠商SAP也通過發布高性能分析應用軟件來滿足企業對海量數據高效處理的需求。
現在,傳統IT廠商憑借自身實力與技術積累,已經成為了大數據市場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