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球八大科技公司盤點:蘋果高處不勝寒
從Amazon這樣傳統的互聯網巨頭到新崛起的小米,從國外的Facebook到國內的騰訊,從正逐漸盤上事業高峰的Google、蘋果到垂垂老矣的諾基亞、微軟,在這些大公司身上,我們看到的是整個互聯網風云變化最鮮明最鮮活的體現。
他們之中有的應時而動,借助移動互聯網、移動智能設備以及大數據、云服務等潮流不斷壯大,有的卻因為坐吃山空、閉門造車最終逐漸嘗到在市場上落敗的苦果。
我們在這里不僅會看到這些大公司今年各自的苦與樂,同時也會體味到整個互聯網的發展脈絡。
1、Google:行百里者半九十
被蘋果拋棄的Google地圖剛剛在App Store上線就占據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這一年,Google的無人汽車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張牌照,自概念圖被透露出來之后,Google Glass所引領的“增強現實”技術迅速成為技術熱點。發布了了Nexus 7平板和Nexus 4手機,重新樹立Android智能設備的標桿。Android系統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六成以上的份額,Google股票在10月份攀上了 767.65美元的史上最高位,看上去,一切都好。
但是,拉里·佩奇本身的身體狀況卻已經數次引發外界的擔憂,而在美國市場上,如今iPhone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53%,Android眾多廠 商里,僅僅有三星賺得盆滿缽溢,開發者的收益還是無法和iOS相提并論——Google還遠遠談不上高枕無憂,它正面臨著以搜索為代表的傳統互聯網業務迎 來轉型的變革時期。
年度考核:8.4分
2、蘋果:高處不勝寒
一年之內,蘋果的股價經歷了從一個急速攀升至高峰之后又逐漸下滑的尷尬曲線。
iPhone 5盡管發售3天就售出了500萬部,但是卻難掩市場上的負面評價,iPad Mini和iPod Touch 5在產品市場定位上的矛盾,iPad 4對New iPad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一系列專利訴訟侵權、和三星的專利官司將蘋果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其中太多的細節、法律問題被外界有意無意地忽視,最終蘋果 留給外界的印象就是高舉專利大棒維護自己的市場地位;蘋果地圖遭遇用戶的口誅筆伐,并最終以此為契機釀成公司內部的一場認識大變動。
在越來越多的人看來,這一切預示著蘋果將從巔峰跌落、蘋果已經失去創新······這樣的聲音太多以致于我們感到麻木,銷量和收入一次又一次地用事實反駁這些言論——但事實上,后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正經歷自己新的成長的煩惱。
現在的蘋果還是市值最高的公司,站在巔峰的蘋果需要承受比別人更多的指摘和批評,它的每一個細節和瑕疵會被倍數級地放大。
年度評分:7.9分
3、微軟:一個王朝的背影
Surface平板、WindowsPhone 8以及Windows 8,僅僅今年一年,微軟就在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和PC的領域做出了近乎改頭換面的革新。甚至連比爾·蓋茲都站出來為Windows 8站臺,但是最終微軟的這番努力似乎卻幾乎并沒有發揮如預想中的作用。
直到現在,微軟依舊未透露Surface和Windows 8的銷售數據,而WindowsPhone 8在iOS和Android的擠壓下缺乏大廠商和開發者的支持。
如今追究微軟是否在鮑爾默的領導下失落了發展的黃金10年已經沒有多少價值和意義了,在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智能設備大行其道的情況下,曾經的PC巨頭如今不禁顯得步履維艱。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PC業務下滑最嚴重的年份,惠普、戴爾等傳統的PC廠商都無法獨善其身,微軟如何才能從亂象中尋找并把握到自己中興的機遇呢?
這個問題,微軟在2012年并沒有找出完滿的答案。
年度評分:6.4分
4、諾基亞:生死疲勞
甚至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現在的諾基亞究竟是否還算是一個大公司。
2012年,先是微軟沒有事前通知就單方面公布了諾基亞手機無法升級至Windows Phone 8,之后在Lumia 920發布之前被微軟和三星搶先推出了Windows Phone 8旗艦機。
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在曾經是主力消費陣地的中國市場,諾基亞手機銷量從去年同期的1590萬部驟降至580萬部,同比下降64%。在中國的銷售額為2.78億歐元,同比下滑74%,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三星將取代諾基亞成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手機廠商。
裁人、賣公司總部大樓、裁撤代工廠、為連續虧損額的減少而興高采烈,這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在90年代稱霸手機領域的霸主嗎?即使Lumia 920預售超過250萬部,但是諾基亞就能夠因此起死回生嗎?
絕望還是希望,對諾基亞來說,這種信念甚至都不在自己手中,它能做的只是等待而已。
年度評分:5.3分
5、Facebook:在路上
伴隨著Facebook上市而來的是納斯達克的交易違例,是傳聞的投資者內幕交易,是外界千億市值和下一個Google的期望。
然而,現實送給Facebook的是破發、是股票不斷下滑、是人們對Facebook成長的未來盈利模式的質疑和批評,甚至最夸張最嚴重的評論認為,Facebook或許將導致新時代的互聯網泡沫。
這是一個才成立八年而已的社交網站,這是一個創始人現在才28歲的公司,然后這家網站已經擁有超過10億的用戶,Facebook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公司——花費10億美元收購Instagram,不過是Facebook和扎克伯格展示出來的野心而已。
它已經打造起自己的平臺、用戶群體和產品文化,一個讓人切實感受到Facebook力量的事例是,它推出的Poke應用剛剛在App Store上線就將Google Maps擠下免費榜第一名的寶座,
2012年,Facebook才剛上路。
年度評分:6.8分
6、Amazon:雖千萬人我往矣
這不止是一家線上購物網站而已,這不止是一個大數據和云服務平臺而已。
貝佐斯的愿望和野心都在Kindle Fire里,Amazon有平臺,有豐富的內容,有硬件制造和銷售經驗,所以,Kindle Fire HD的推出讓Amazon的這些優勢全都顯露出來。
這是一家賺錢并不算多但是市值極高的公司,但是沒有人會低估它,市場對它價值的判斷全都給予它未來的前景和愿望。大數據和云服務正逐漸成為從一 個人們交口討論的熱詞成為逐漸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趨勢和盈利模式,而Amazon在這方面積累的優勢足以支撐起它2580億美元的市值。
今年,貝佐斯靠著硬件設備來夯實自己通向前景的長途。
年度評分:6.6分
7、騰訊:向左走,向右走
不止一個人疑問,經歷快速增長、還沒有足夠時間和底蘊來吸取成長養分的中國互聯網巨頭如何應對可能的大公司病,馬化騰在沉思之后,將騰訊公司重 組成為有著各自偏重的六大事業群。不止一個人疑問,騰訊在QQ增長遇到天花板后會怎么辦。騰訊并沒有過多地表示什么,只是拿出了微信,然后宣布它的用戶突 破1億,2億······
將使命召喚OL引進中國、財付通的海外布局、對易迅的投入和關注,騰訊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布局,即使短期內包括微信在內的這些業務并不能帶來收益,騰訊也可以蟄伏繼續等待機會。
2012年,騰訊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這次它選擇的是將來的發展方向。
年度評分:7.6分
8、阿里巴巴:亂花漸欲迷人眼
花費71億美元回購Yahoo手中持有的股份,耗資190億美元實現港股退市完成公司私有化,將公司業務重組為七大事業群,2012年,阿里巴巴在市場上翻云覆雨,耍出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招數,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在將來獲得更充足的發展空間。
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一個已經占據國內B2C市場半壁江山以及九成以上C2C市場份額的大公司,是一個雙十一單日就實現191億人民幣銷售額、超過全美“黑色星期五”線上零售總額(10.42億美元)的大平臺——淘寶今年的交易規模將超過1萬億人民幣。
但是它同樣遭遇了淘寶商城賣家的圍城,陷入阿里云OS的風波之中,后者造成的負面影響和不良后果,使得阿里巴巴狂飆突進的一年看起來如此的怪異和不協調。
把自己最擅長的做到極致,并努力改進自己的弱點,讓對手永遠摸不到自己的軟肋。
馬云知道這個道理,但是阿里巴巴卻沒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