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建全球最大規模100G網絡
備受關注、一度被叫停的中移動100G集采又于近日重新開啟, 中移動已于12日向華為、上貝、中興、烽火、諾西下發了100G集采標書,一位剛領到標書的廠商人士興奮地表示:“這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100G訂單,將真正開啟100G的商用時代到來。”
本次中移動100G集采數量驚人,將采購超過1500塊100G板卡,建設從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的主干線,總投資超過30億元。
根據Ovum數據,阿爾卡特朗訊全球100G出貨量在今年第一季度排名第一,占據69%份額,而其自2010年首次發貨至今年第一季度,累計出貨量才達到1500塊100G板卡,相當于中移動此次集采數量。
換句話說,中移動一次集采量超過全球海外運營商2年總量的70%,成為全球最大的100G市場。而“游戲才剛剛開始”,中移動將于2013年底再次啟動100G集采,覆蓋華東、沿海等發達地區,規模翻倍達到3000塊板卡,網絡容量提升4倍以上;2015年,100G規模再次翻倍,采購超過6000 塊板卡。
好戲剛剛開始
中移動敢下大注的動力無疑來自于即將到來的TD-LTE建設,以及對100G高性價比的信心。
“中國移動骨干網容量每年最大增速高達50%~60%,也就是5年會增長10倍。”一位中國移動人士告訴記者:“而且,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增速更高,甚至已經造成網絡擁塞。只有100G才能負荷這種流量壓力。”
根據年初發布的規劃,中移動年底會建成2萬個TD-LTE基站,到明年數量將達到20萬個,在全國開展商用服務。在希望以TD-LTE高速率業務贏得市場的同時,中移動也清晰地意識到骨干網的不足會造成掣肘,正逐步形成規模的100G由此進入視線。
今年年初,中國移動召集上述5大設備商啟動100G實驗室測試,耗時數月得出基本成熟的結論之后,中移動立刻在杭州至福州段啟動現網試點。8月份,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給出結論:“中國移動可以跳過40G,直接上馬100G。”自此,產業鏈就收到了明確的信號。
接下來的8月至10月,圍繞100G的聲音越來越強烈,廠商亦頻頻亮相各種場合。終于在11月初,中國移動發布《中國移動2013年OTN傳輸設備集中采購招標公告》。該公告明確了首條骨干網100G招標的規模以及建網規劃。
但招標在12月初意外暫時中止。一位匿名人士透露,“11月15日遞交標書之后,幾大主要廠商在‘商務手段’上八仙過海,甚至做出出格的事情,為此集團暫時叫停了招標。”
12月12日,100G重新開標,中移動沒有改變建設規模和方案,包括今后幾年的擴容計劃。一產業人士說:“100G的黃金期來了,而且將延續10年左右。”
降低成本成產業首要任務
“今年以來,中國移動擴大TD-LTE規模試點,同時在大多省份規模部署FTTx、WLAN網絡。迅猛增長的數據流量已經達到其網容量的極限。雖然中移動每年都敷設大量光纖資源,但由于現有10G系統光纖利用率低,容量增速依舊不敵流量。中移動迫切需要提升光纖利用率以改變這一局面。
相比于10G、40G,100G能大幅提升光纖利用率,節省光纖管道;不受色散限制,無需建設大量色散補償站;且支持3000公里無中繼傳輸,滿足北京——香港傳輸需求。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100G具備低時延特性。這對LTE十分重要。”一廠商人士向記者介紹:“傳輸時延越大,系統吞吐量就越低,意味著無線空口頻譜效率越低,為滿足覆蓋容量需求就要求無線增加更多的載頻來覆蓋。減少傳輸時延就是為無線網絡省錢。”
對比10G、40G,100G系統能減少30%的傳輸時延,這對LTE來說是不可多得的“30%”。日前,中國移動在香港正式啟動LTE商用網絡,“所以,中移動考慮把香港劃到100G的首次建網范圍內。”上述廠商人士介紹。
當然,節省建網成本的同時,100G本身的成本也必須降低。“太貴了,一塊板卡報價在25~35萬之間。”一運營商人士評價:“希望這次集采之后能大幅降低。”
遵循光通信系統的基本規則:系統成本決定于“光模塊”成本,100G也是如此。目前,100G商用系統均采用CFP模塊,“CFP的零售價為3萬美元,即便是大量采購也超過2萬美元。”全球最大的光模塊供應商JDSU專家告訴記者:“100G系統成本的30%~40%是光模塊,成本的可降空間幾乎全部在此。”
不久前,JDSU推出第二代100G光模塊——CFP2。“CFP2成本不到1萬美元,且功耗比CFP降低了30%,體積縮小了1倍。”JDSU專家告訴記者:“CFP2顯著降低100G成本的同時,也提供了系統集成度與單板容量。”為此,中國移動集團明確要求:2013年采購的100G設備需支持 CFP2模塊,以降低設備成本,提升100G集成度。
這也是100G系統商最大的難題。“為了減少體積、成本,CFP2縮減了很多重要功能,這些功能需要在板卡中實現。”一廠商人士向記者坦承:“目前還無法完美做到,因為這會大幅提升板卡的熱密度,對設備散熱設計和機房散熱條件都是巨大考驗。”
降低成本成為產業鏈最主要的任務。中移動“2013年支持CFP2”的要求表露了對于壓縮成本的急切之情。
競爭還是競爭
盛宴當前,五大廠商間展開了異常激烈的競爭。前文所述激烈的“商務手段”迫使移動暫停集采之事便可見一斑。
除了爭奪招標,一場圍繞全產業鏈的競爭早已展開。11月28日,華為在深圳授予JDSU“杰出核心合作伙伴獎”,這是華為公司授予其供應商的最高榮譽,當時有近1000個供應商角逐此項殊榮。
JDSU國內廠商光模塊的最大來源,能否與JDSU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決定了廠商100G的供貨能力。“JDSU‘高效管理’地維持著‘零庫存’,很可能不會刻意為此次100G集采備貨。”內人士分析:“要贏得這次集采,保障‘糧草’是必須的。不僅華為在向JDSU示好,幾大廠商都希望能拿到模塊商供貨的‘優先權’。”
爭奪產業鏈主導權的同時,廠商在輿論宣傳中也針鋒相對。
華為與阿爾卡特朗訊為“全球最大100G供應商”爭執不休。不久前,Ovum、Dell‘Oro發布市場統計數據,前者認為華為第一,而后者則指出阿朗居首,至今仍無定論。
同時,中興也開始逐漸拋出已經渡過“保密期”歐洲100G商用項目,并且宣布承建中國教育網總傳輸距離超過1萬公里的骨干承載網絡。
而剛完成國家973重點研究項目“超高速超大容量光傳輸基礎研究”的烽火通信也在武漢搭建了現網100G系統,并參與了中國電信武漢——杭州——上海的現網100G測試。
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介紹,明年中國電信也將啟動100G集采,規模不弱于移動,100G時代已然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