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15年城鄉寬帶平均速率分別為20M和4M
今天上午,工信部發布《互聯網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到2015年中國網民數將達到8億,普及率超過57%,其中農村網民超過2億人,城鄉寬帶平均速率分別達到20Mbps和4Mbps以上,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8萬億元,互聯網企業直接吸納就業超過230萬人,在搜索、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方面大力發展創新性應用和原創性品牌。
解讀寬帶測速辦法草案:細到文件名都有規定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聯手三大運營商起草的《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測試方法》開始向社會公示。公示中的草案解釋了用戶易混淆的大小B等概念,規定了網頁測試和使用插件測試必須兼容Windows,推薦兼容Mac OS,控件測速適宜采用Flash;采樣點應該在所有的省市區,在地理位置上盡量平均分布等,甚至細化到生成測速報告的格式和文件名都做了規定。
以下為《規劃》摘要:
到“十二五”期末,建成寬帶高速、廣泛普及、安全可靠、可信可管、綠色健康的網絡環境,形成公平競爭、誠信守則、創新活躍的市場環境,實現從應用創新、網絡演進到技術突破、產業升級的全面提升,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服務社會民生中的作用更加顯著:
1.對經濟社會貢獻持續提高?;ヂ摼W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促進結構調整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基于互聯網的協同研發設計、定制生產營銷等廣泛應用,網絡金融和電子商務普及深化,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8萬億元。互聯網在社會發展和服務民生中的基礎性作用凸顯,2015年互聯網企業直接吸納就業超過230萬人,并帶動更大規模的就業增長,基于互聯網的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2.互聯網應用服務普及提升。網民數超過8億人,普及率超過57%,其中農村網民超過2億人。網絡信息資源大幅增加,網頁規模超過4000億個,人均占有量提高5.4倍。政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療衛生機構、社區全面接入互聯網。創新性應用和原創性品牌成為引領我國互聯網發展的主要力量,搜索、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服務規模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3. 接入能力實現躍升?;ヂ摼W固定寬帶接入端口超過3.7億個,城市家庭帶寬接入能力基本達到20Mbps以上,同時滿足至少2路高清電視和1路高速上網;農村家庭帶寬接入能力基本達到4Mbps以上,同時滿足至少1路標清電視和1路高速上網。寬帶覆蓋政府、學校、圖書館、醫療衛生機構、社區中心等公益性機構以及機場、火車站等公共設施,行政村基本通寬帶,實現2億家庭光纖到戶覆蓋。
4. 網絡設施升級優化。骨干網總帶寬較“十一五”期末增長10倍,達到300Tbps,網間互通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互聯網出口帶寬增長5倍達到6.5Tbps,骨干網絡海外POP點達到100個。骨干網全面支持IPv6,主要商業網站、教育科研網站和政府網站支持IPv6。IDC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實現技術升級,改造后IDC的PUE值力爭達到2以下,新建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的PUE值達到1.5以下。高速可靠的CDN覆蓋全國。
5. 互聯網產業邁上新臺階。“十二五”期間,互聯網服務業收入年均增長超過25%,突破6000億元。新興服務成為主要增長力量,生產性互聯網服務有顯著增長。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互聯網骨干企業,以及眾多創新活躍、特色鮮明的中小企業。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云計算和互聯網新興應用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互聯網核心網絡設備、智能終端、基礎軟件、核心芯片等產業自主發展能力顯著提高。互聯網業務與應用標準化體系初步建立,下一代互聯網標準體系逐步完備,云計算、IDC等標準取得實質進展,中文域名、域名安全解析等資源類標準取得突破,網絡信息安全標準滿足安全運行需要,國際標準影響力明顯加強。
6. 市場競爭環境誠信有序。互聯網市場格局得到優化,市場行為更加規范,行業自律普遍強化,行為守則與協調解決機制全面建立,市場秩序明顯好轉。用戶知情權、選擇權和隱私權等進一步得到保障,用戶滿意度明顯提升。協作共贏、良性競爭、規范有序的互聯網市場體系基本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關系更加合理順暢。
7. 發展保障能力顯著增強。與發展相適應的互聯網行業管理體系和法律環境更趨完善,基礎管理能力顯著提升。適應技術業務創新的網與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安全可信的網絡環境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安全保障能力與互聯網及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