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數據中心網絡的10個屬性
數據中心的網絡結構——在數據中心環境中互連服務器設備和存儲設備的系統網絡架構——已成為智慧計算“Smarter Computing”的關鍵推動者。
下面是排名前10位的屬性,能使網絡結構更“智慧”。
1、開放和互操作性——現代數據中心網絡最優的情況是基于標準的情況下,多個廠商的設備可以共存和互操作,客戶可以在多個供應商之間選擇產品,而無需支付定價罰款或需要重新構建網絡以滿足增長的需求和實現更先進的下一代方法。基于標準的以太網是必不可少的。
2、高速度——以滿足大數據、云計算、負載優化系統的性能要求,數據中心正越來越多地在服務器、接入和匯聚層實施10千兆以太網,而這也激起了行業對40千兆以太網的興趣,100千兆以太網也并非不可及。
3、低延遲——諸如高頻率交換等應用需要盡可能低的延遲。具有“公平延遲”特性的超低延遲交換機掀起“零延遲”的競賽,“公平延遲”即每個端口組件上有相同的連接速度。
4、無損耗——為了滿足機器對機器(machine-to-machine )的應用以及融合數據和存儲網絡的需求,以太網必須消除數據包丟失。網絡設備支持數據中心橋接(DCB)標準,以確保這方面的無損操作。
5、扁平化 ——所謂的“扁平化”網絡設計在高度虛擬化和云數據中心所需的最短路徑網絡構架中越來越普遍。隨著新興的扁平化網絡標準即將出現,以及扁平網絡的其他替代品需要專有執行方式,網絡架構師青睞現有的鏈路聚合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網絡的效率和減少擁塞。
6、虛擬化感知——隨著虛擬化的興起,虛擬機經常從一臺服務器遷移到另一個,保持手動更改對于網絡管理員幾乎是不可能的。為了確保當虛擬機從服務器遷移到處于虛擬化數據中心或私有云任何地方的服務器時,網絡策略可以動態移動,基于邊緣虛擬橋接(EVB)802.1Qbg標準的虛擬和物理網絡組件進行網絡自動化。
7、可擴展性——線性可擴展是網絡結構設計的必要條件,每一次額外的交換逐步增加網絡容量。這個可以通過今天的架頂式交換機實現。
8、用戶控制——新興的OpenFlow技術協議使網絡基礎設施供應商規劃網絡以應對當今的大數據爆炸。基于OpenFlow的網絡使網絡管理員可以輕松地配置和管理虛擬網絡,以基于流來控制流量,而無需處理底層物理網絡和協議細節的復雜性。
9、統一管理——構成網絡架構(fabric)的網絡設備應該被管理、配置和設置成好像他們是一個單一的邏輯設備,包括可以通過交換機或IP地址跟蹤虛擬機的能力,為虛擬機預置網絡特性。
10、低生命周期成本——最后,每個交換機成本應該是可承受的,所以可以在遞增的基礎上擴展,對昂貴的機箱式交換機的需求應該最小化,低功耗的要求和冷卻效率應實現較低的能源成本,特別是對于連結數千服務器和存儲系統的大規模網絡架構來說。
現在,我知道許多機構已經在其數據中心投資數十億美元,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必須推倒和重建以利用更智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