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首談接班人制度:相信華為慣性
12月26日凌晨消息,華為總裁任正非近期撰寫一篇內(nèi)部文章為輪值CEO鳴鑼開道,在這篇文章中,他回顧了自己從個人英雄主義到相信團結(jié)就是力量的心路歷程,回顧了公司的組織機構(gòu)從無到有到現(xiàn)在實行輪值CEO的制度的演變,談及接班人們,他說,“相信華為的慣性,相信接班人們的智慧。”
“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大約在2003年前的幾年時間,我累壞了,身體就是那時累垮的。身體有多項疾病,動過兩次癌癥手術(shù),但我樂觀……。”任正非寫道。
不得不說,任正非這篇《一江春水向東流》寫的情真意切,與以往的那些內(nèi)部講話相比,他直接戳中了外界對華為最敏感的接班人問題。
去年,曾有傳聞稱,任正非為了讓兒子任平順利接班,以10億元人民幣的“分手費”逼走公司董事長孫亞芳,隨后華為公司發(fā)聲明予以否認。
在這篇文章中任正非特別提到在2002年公司內(nèi)外交困時,“不是公司的骨干們,在茫茫黑暗中,點燃自己的心,來照亮前進的路程,現(xiàn)在公司早已沒有了。這段時間孫董事長團結(jié)員工,增強信心,功不可沒。”
今年年初,華為高級副總裁徐直軍直面華為的接班人問題,并稱,任正非的親屬不會接班,并稱接班是“文化的交接班,制度的交接班,這些年一直在進行著,從沒有停歇過。”
任正非的這篇文章是為輪值CEO鳴鑼開道,在接班的問題上,他不是用“接班人”一詞,而用了“接班人們”,他認為,通過歸納找到方向,并使自己處在合理組織結(jié)構(gòu)及優(yōu)良的進取狀態(tài),以此來預防未來的種種不測。
他說,相信華為的慣性,相信接班人們的智慧。
任正非說自己少年不知事時崇拜的“大力神”,認同個人英雄主義,而后來,“處處都處在人生逆境,個人很孤立,當我明白團結(jié)就是力量這句話的政治內(nèi)涵時,已過了不惑之年。”
談到華為創(chuàng)立,任正非說,“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時候,創(chuàng)立華為的。”任正非說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不再是自己去做專家,而是做組織者。
在華為的管理團隊方面,任正非說,公司成立一開始,自己是甩手掌柜,聽任各地“游擊隊長”們自由發(fā)揮,到1997年,,任正非發(fā)現(xiàn)公司內(nèi)部思想混亂,主義林立,請人民大學教授一起討論“基本法”,開始形成了華為企業(yè)文化,這就是后來廣泛傳播的《華為基本法》。
制度建設方面,2004年,華為開始實行EMT(Executive Management Team)制度,任正非不愿意老作主席,于是開始輪值主席制度,8年輪換后,今年開始輪值CEO制度。
任正非認為輪值制度平衡了公司各方面的矛盾,使公司得以均衡成長。“這比將公司的成功系于一人,敗也是這一人的制度要好。每個輪值CEO在輪值期間奮力地拉車,牽引公司前進。他走偏了,下一輪的輪值CEO會及時去糾正航向,使大船能早一些撥正船頭。避免問題累積過重不得解決。”
“面對潮起潮落,即使公司大幅度萎縮,我們不僅要淡定,也要矢志不移地繼續(xù)推動組織朝向長期價值貢獻的方向去改革。要改革,更要開放。要去除成功的惰性與思維的慣性對隊伍的影響,也不能躺在過去榮耀的延長線上,只要我們能不斷地激活隊伍,我們就有希望。”任正非說。(文/新浪科技)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