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Flow并非實現網絡變革的唯一途徑
API和各種消息協議,包括一些標準在內,都可以讓用戶構建今天的軟件定義網絡(SDN)。不過,關鍵的問題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實現同樣的網絡,或者說都能用同樣的方法去實現。那么,OpenFlow真能帶領我們大家走同一條路去往SDN樂園嗎?
OpenFlow是一套開源的API,可借助在某個集中控制單元上運行的軟件,對來自多廠商的交換機和路由器實現網絡編程,從而實現“軟件定義的網絡。OpenFlow是把對路由器和交換機的編程與底層硬件相分離,用軟件對多廠商路由器和交換機的流量進行定義,從而實現流量管理和網絡設計的一致性。
OpenFlow的支持者稱,這套API及相關協議,還有SDN,會提供一個抽象層,或者說在網絡控制與物理基礎設施之間設置一個虛擬化層,將會讓網絡變得更加開放,可以實現更多的創新。
倫敦Info-Tech研究集團的分析師Derek Silva說,“我們都已認識到,要想管理跨多個數據中心的網絡,且該網絡還不歸企業自己管轄,這種管理難度是非常復雜的,盡管我們在其他所有方面都在取得進展也是如此。“網絡管理要求越簡單越好,而我覺得由SDN運動和OpenFlow的推動者開放網絡基金會所提出的未來愿景,有可能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
但是其他一些因素也在發揮作用,比如流量控制器應擺放在什么物理位置上,這些因素正在讓我們超出OpenFlow去看待某些問題。
咨詢公司Internet研究集團的聯合創始人Peter Christy說,“有關OpenFlow的討論都假定控制器是放在某個分離的設備上的。一個合理的SDN配置是把控制器軟件分發給每臺交換機。在這種情況下,交換機內部實現正常的通信協議就沒有意義了。
Christy認為,把控制器軟件分發給每臺交換機這樣的SDN會改善交換機和控制器間的通信性能,改善SDN的運營。在他看來,Juniper的QFabric架構就是分發控制器的SDN的一個例子。
Arista網絡則認為,它的交換機客戶可以或者利用控制器,或者利用分布式網絡控制來實現SDN。Arista稱,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但是要實現一個綜合性的SDN,兩種方法都需要。
Arista定義了軟件定義云網絡的四大“支柱:云拓撲、分布式控制、網絡虛擬化和管理/自動化。OpenFlow只是實現基于控制器的SDN管理/自動化支柱中的多種方法中的一種而已。其他的實現方法還有CLI、SNMP、XMPP、Netconf、OpenStack、VMware vSphere虛擬化軟件等等。
Arista的CEO Jayshree Ullal認為,每一種方法都有實施案例。在她看來,OpenFlow的實施案例就是動態分組重定向,可用于網絡分路匯聚、合法監聽/電子監控(lawful intercept/CALEA)和拓撲不可知網絡的分段部署等。
究竟哪種實施案例會獲得廣泛采納還有待觀察。
她對軟件定義網絡有全面普及的機會深表贊同。但是OpenFlow究竟會成為API、OpenStack、Netconf、XMPP、VMware,或者另一個hypervisor,則很難預測。Ullal稱,所有這些方法都承諾可實現拓撲不可知網絡虛擬化,可以為應用和工作負載的移動性進行優化。
在今年的VMworld大會上,Arista演示了如何用虛擬機的簡單預配置來構建云,利用其EOS操作系統軟件和CloudVision接口最多可實現5萬個網絡節點。XMPP是其CloudVision中的API。
“沒有任何理由認為,明天不會出現一個OpenFlow或者OpenStack API,Ullal說。“但是現在就有一個完善定義的接口。我們今天用Netconf和XMPP,就是因為它很容易實現,各種規范定義完善,而且我們的一些客戶對此很感興趣。
Ullal說,Arista的EOS將支持一套API,可根據用戶需求用于不同的“實施案例。目前,Arista正在調研OpenFlow的初期市場需求,并在數據中心內試驗將流量重定向給分路器和分路匯聚器。
“一項新的技術當然不會排除其他也能改進現有技術的務實方法,她對SDN如是評論說。“在普遍使用的遺留運營環境中,改進現有技術甚至比創新更重要。
在Ullal看來,并非OpenFlow在推動SDN,而是SDN在推動OpenFlow。
“OpenFlow與更廣泛的SDN API的結合,對于OpenFlow能否獲得更廣泛的部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她說。
OpenFlow控制器廠商Big Switch網絡的聯合創始人Kyle Forster認為,在今天的市場中,SDN還沒有熱到能給OpenFlow以市場動力的地步。很多API都必須加以剪裁才能適應某個特殊的“實施案例,這也說明市場對于網絡編程的需求很少。
“在眾多的編程方法中,廠商們都在試圖讓API變得非常具體,這樣一來,第三方廠商要想靠在這些非常具體的API上寫程序來贏利就很不容易了,他說。“已經有很多人認識到,除非有某種標準底線存在,否則要想創建OpenFlow的第三方應用生態系統幾乎是不可能的。
“OpenFlow非常重要,但它不能因此而成為唯一選擇,Forrester分析師Andre Kindness說。“它只是眾多選擇之一。它之所以能吸引眾多廠商,是因為有大量的社區在為其開發,有很多人才在為其工作。它正在引發眾多的討論,和新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