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數中國企業將云計算作為未來數據保護戰略的重點
云計算及跨平臺IT管理供應商CA Technologies日前公布了一項獨立調查結果,該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將云計算作為其數據保護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46%的受訪中國企業表示,云計算將在其下一年災難恢復和數據保護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調查結果還表明,隨著云計算普及率的提高,中國企業開始意識到云資源能夠為業務持續性提供解決方案。
調查報告《觀點:數據保護與云》指出,數據保護投資繼續呈上升趨勢。接受調查的202家中國企業(99%)幾乎都表示,2010年至2011 年,其數據保護預算保持不變或有所增加,其中10%的企業增加了數據保護投資。本次調查意在探尋這些預算在未來一年的去向,調查結果再次表明了云計算的重要性。
近三分之二的中國企業(65%)表示將集中投資于管理混合云環境,而私有云將作為訪問公共云資源的補充。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1%)計劃投資公共云使其作為企業備份解決方案;同樣有51%的企業表示將把投資用于更好地保護其私有云。
CA Technologies 中國區副總裁孫志偉表示:“我們發布的研究結果非常鼓舞人心,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計劃將云計算作為其業務持續性戰略的組成部分。我們看到,雖然企業已經使用云進行異地備份和災難恢復,但許多企業仍在尋求更成熟的混合云模式。這說明,企業需要一種全面的解決方案,能使其在私有云、公共云甚至混合云環境中根據具體情況改進數據保護戰略。”
中國企業迫切需要完善的數據保護戰略
盡管采用了云技術,而且數據保護投資也呈積極發展態勢,但企業仍易受到威脅,100%的受訪中國企業都承認去年曾經歷過應用和數據丟失事故。IT系統故障是導致這些事故的最常見原因,包括網絡、存儲器、硬件或軟件故障,超過三分之二(68%)的受調查企業都受到其影響。
高頻率數據丟失反映出中國企業對此類事故明顯準備不足。只有8%的受訪企業有足夠自信表示具備充分而全面的災難恢復計劃。此外,雖然有97%的受訪企業每年至少進行一次針對災難恢復計劃的全面測試,但其中卻有高達43%的企業在這些測試中并沒有達到其恢復時間和恢復點目標。
當被問及改善數據保護和災難恢復操作中所面臨的障礙時,56%的受訪企業表示缺乏員工理解或相關程序,而52%的受訪企業則表示缺乏預算。
對此,孫志偉解釋道:“關鍵數據丟失帶來的后果往往是災難性的。確保數據安全是企業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極大地保證了企業業務的連續性。本次調查結果表明,中國企業的數據保護戰略仍然存在缺陷,企業時刻受到威脅。CA Technologies 此前開展的一項研究指出,亞太地區平均每家企業一年內所承受的停機損失約為35萬美元。這說明,制定持續而充分的數據保護戰略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此調查報告研究方法:
2011年5月,約1,086家CA Technologies亞太地區合作伙伴完成了在線問卷調查,其中包括202家中國地區的企業。以下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伙伴參與了本次調查:澳大利亞,中國,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泰國和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