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智能手機排名的預測
諾基亞在1996年發布了Communicator(一種智能手機),從那時起,雖說諾基亞智能機的出貨數量一直名列前茅,但其間大部分年份里智能手機在全球出貨量的增量一直無法與feature phone相比,只是占據了手機市場中一個狹小的細分市場。當時智能手機價格也一直在5000元以上,居高不下。但是使用效果上看,無論是塞班系統還是微軟系統,都面臨著缺少有引導力的應用,對消費無法形成有效拉動等問題。智能手機市場長時間的不溫不火導致包括諾基亞在內的廠家在2007年之前智能手機機型都寥寥無幾。
智能手機的市場在蘋果2007年Mac World大會正式發布iPhone而發生劇變。這款備受世人期待的手機,以時尚的外形設計和強大的功能配置吸引了全球消費者,從此整個智能手機行業被iPhone攪得天翻地覆,正式迎來了智能手機爆發式增長的時代。作為跨時代的產品,蘋果iPhone開啟了智能手機元年。
從2007年6月29日至2011年1月,蘋果公司的iPhone系列智能手機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9000萬部。雖然iPhone即將創造上億支出貨量的佳績,但這一數字與諾基亞等巨頭這些年在feature phone手機的銷量相比似乎顯得不值一提。這一現象只能說明智能手機的未來增長潛力巨大,市場空間廣闊。
過去的三年間,比較引人入目的除了蘋果智能手機的激進增長外,就是谷歌及時推出與蘋果可以抗衡的開放式手機操作系統---Android平臺,由此激發了安裝Android平臺智能手機的強勁增長。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7日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3億260萬部,較前一年猛增74.4%。其中Android手機帶來的大幅銷量增長,使得智能手機市場整體不斷擴大。從各品牌來看,位于榜首的諾基亞2010年出貨量達1億30萬部,較09年增加了48.2%。RIM公司與蘋果公司分列第二、第三位。三星憑借其Android系統的手機終端,出貨量增至4倍以上,排名躍居第四。
從過去一年智能手機市場的表現看,三星是當之無愧的智能手機增量王。而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勢頭似乎才剛剛開始,因此引發三星智能手機狂飆的秘密武器也同時預示了未來幾年智能手機的發展趨勢。
在2009年智能手機的排名上,三星還是墊底,連前五名都擠不進去。三星在智能手機上的突然發力是在2010年。2010年4月,三星董事長李健熙親自下令在韓國水原市成立智能手機特別研發工作小組。2010年6月,就在短短兩個月后,三星就推出第一款Android系統智能手機Galaxy S。在之后四個月內這款機在全球狂賣了五百萬支,相當于每個月出貨量都超過百萬支,逼近HTC所有機種的總和。三星憑借一款手機瓦解HTC機海戰術,四個月賣五百萬支,成Android智能手機新霸主。2011年三星繼續高歌猛進,在7月份超過諾基亞智能手機出貨量。
三星增長相對諾基亞的優勢來自Android系統,相對HTC的優勢則是三星擁有顯示屏技術為核心的元器件優勢。可以說,三星掌握了下一代智能手機除操作系統外的所有核心技術。三星正是通過其中一項核心技術---顯示屏技術,壓制住強敵HTC管制出貨,讓HTC人氣機斷貨。
三星智能手機Galaxy S,從面板、AP處理器、儲存式記憶體(NAND Flash)、DDR等智能手機關鍵零組件,均由三星自己生產供應,三星擁有一條龍的產業鏈優勢。其中最大的賣點,就是一款稱為AMOLED(主動式有激電激發光顯示器)的獨家面板技術。這項技術將手機屏亮度提升了20%,同時降低了20%功耗與80%的陽光反射。在色彩飽和度、傳輸速度上都遠優于傳統的TFT-LCD面板,非常適合觀賞高畫質影片甚至3D影片,而且不用背光源發光,厚度薄到僅0.3公分,比起一般手機節省了一厘米以上的空間,除了空間更省,而且對電池也增加諸多效能。三星除擁有這項顯示屏技術,還擁有這項顯示屏的獨家供貨權。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來,智能手機競爭要素從之前的操作系統之爭,到如今的操作系統以外的核心元器件能力之爭。而其中顯示技術更是未來智能手機之爭的核心之核心。
谷歌早早地退出智能手機市場,只聚焦在軟件操作系統上,也是意識到在操作系統之外的核心元器件方面的主導權不在自己。而包括顯示技術在內的核心元器件的技術能力在表現智能手機的各項應用和軟件功能方面,對于用戶體驗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人們應該會記得開啟了手指觸摸屏時代的蘋果在iPhone上令人神奇的應用,給全世界果粉們帶來的觀看魔術般驚喜,令iPhone加分不少。而蘋果最近幾年在手機顯示技術方面申請到諸如雙屏顯示技術、3D顯示技術等諸多專利,為下一步的智能手機競爭奠定了較高的基礎。其中蘋果的雙屏顯示技術可以讓用戶在彩色屏幕與電子墨水屏幕之間進行切換,用戶在普通操作時使用彩色屏幕,而一旦進入靜態頁面或者文本顯示時就會自動切換到電子墨水屏幕。這樣擁有更高的體驗效果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待機時間。目前用智能手機看文本已成為普遍應用,蘋果此項專利將會對未來的智能手機市場格局產生較大影響。
從2010年始頻頻傳出微軟采取收購策略布點動作識別芯片、顯示芯片、多媒體芯片等涉及應用軟件與用戶互動效果的核心元器件技術,也可見同時在軟硬件全產業鏈進行專利布點是未來趨勢。
基于以上判斷,我得出的結論如下:
未來幾年的智能手機的份額排名中,蘋果將處于第一的位置,但三星會緊緊跟隨,與蘋果的份額大體相當。蘋果憑借在智能手機全領域諸多專利,將持續保持第一的位置。而三星憑借硬件技術和Android系統的發展,將與蘋果同處于一線廠商位置。
如果沒有特殊的功能應用盡快推出,諾基亞會進一步下滑市場份額成為三線廠商。
由于智能手機價格的進一步大幅下滑,華為、中興通訊來自中國智能手機的力量也日益強大。但是華為、中興通訊至多是在追趕HTC,但并沒有超越HTC更多的優勢。因此,未來HTC、華為、中興通訊,中國大陸和臺灣廠商將合力打造智能手機中低端機的份額而成為二線廠商。
諾基亞、摩托、索愛等既沒有中國廠商的性價比優勢,又沒有蘋果和三星的超越優勢,將成為三線廠商。
智能手機繼續在全球范圍普及化,繼續呈近100%增長,增長率將超過feature phone,并呈現高、中、低三檔。其中高中檔的價格控制者是蘋果。價格低端智能手機競爭激烈,各品牌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混戰。
以上對未來智能手機廠商排名的預計,來自于以下關鍵因素:
一、是否同時擁有操作系統軟件、顯示技術等核心元器件專利至高點
蘋果無疑是擁有操作系統軟件及顯示技術在內的核心元器件專利技術比較廣泛的廠商,因此蘋果的用戶體驗以及功能引導方面將持續居于世界第一名。如果說過去二十年是諾基亞的,未來智能手機領域二十年有可能都會是蘋果王者的時代。這是由于蘋果超前的、全領域專利技術導致的。
二、是否擁有核心元器件創新能力以及發貨控制點
這方面三星優勢是無人能敵。而且除了智能手機全面超越諾基亞外,三星在feature phone方面也在歐洲等主要市場超越諾基亞,未來三星有可能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所有手機的市場份額中均超過諾基亞。而蘋果會培植起自己的核心元器件供應鏈與三星進行抗衡。
未來智能手機的競爭因素與過去幾年相比,元器件專利技術及應用軟件自主專利技術方面重要性比重加大。過去幾年,HTC模式擁有最快安裝Android系統和元器件的手機系統集成優勢,導致產品開發速度較快,智能手機發貨量突出。這種優勢在未來將成為劣勢,即如果既不能主導操作系統軟件功能,又不擁有核心元器件專利,將失去未來競爭的主導地位。
以上排名一個較大的變數是華為。未來比較有發展潛力的是華為終端公司的智能手機。華為公司擁有自己的芯片技術,華為海思是中國發展最快的芯片公司。華為也擁有中國最大規模的軟件開發隊伍,并持續十年成為中國軟件第一名。因此如果未來華為終端公司發力在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軟件,再結合海思芯片在元器件方面的諸多優勢,華為有可能形成爆發式增長進入一線廠商行列。雖然華為的這種發力可能五年內還難以對蘋果和三星構成危險,但華為總是一個能在世界競爭中創造奇跡的中國廠家,未來華為的力量會成為智能手機的排名的最大變數。
綜上所述,未來幾年智能手機一線廠商是蘋果和三星,二線廠商中HTC、華為、中興通訊將有更為激勵的份額爭奪,諾基亞和摩托的進一步下滑將成為不爭的事實。
截止到發稿時,7月8日HTC宣布3億美元收購美國S3 Graphics顯示芯片技術企業,這場圍繞視覺效果的智能手機競爭戰火已燃至顯示芯片企業的技術和供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