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iPhone屏幕雙緩沖技術
iPhone屏幕雙緩沖技術是本文要介紹的內容,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所謂“屏幕 雙緩沖”是指在內存中建立一個“圖形設備上下文的緩存”,所有的繪圖操作都在這個“圖形上下文緩存”上進行,在需要顯示這個“圖形上下文”的時候,再次把 它更新到屏幕設備上。
iPhone平臺提 供了這樣一個API:
- CGContextRef CGBitmapContextCreate (
- void *data,
- size_t width,
- size_t height,
- size_t bitsPerComponent,
- size_t bytesPerRow,
- CGColorSpaceRef colorspace,
- CGBitmapInfo bitmapInfo
- );
這個API各個參數的意義如下:
參數data指向繪圖操作被渲染的內存區域,這個內存區域大小應該為(bytesPerRow*height)個字節。如果對繪制操作被渲染的內存區域并無特別的要求,那么可以傳遞NULL給參數date。
參數width代表被渲染內存區域的寬度。
參數height代表被渲染內存區域的高度。
參數bitsPerComponent被渲染內存區域中組件在屏幕每個像素點上需要使用的bits位,舉例來說,如果使用32-bit像素和RGB顏色格式,那么RGBA顏色格式中每個組件在屏幕每個像素點上需要使用的bits位就為32/4=8。
參數bytesPerRow代表被渲染內存區域中每行所使用的bytes位數。
參數colorspace用于被渲染內存區域的“位圖上下文”。
參數bitmapInfo指定被渲染內存區域的“視圖”是否包含一個alpha(透視)通道以及每個像素相應的位置,除此之外還可以指定組件式是浮點值還是整數值。
從接口定義中可以看出,當調用這 個函數時,系統會創建一個“視圖繪制環境”,這個“視圖繪制環境”就是讀者定義的一個“視圖上下文”。當讀者在這個“視圖上下文”進行繪制操作時,系統會 在定義的渲染內存區域中把繪制操作渲染成位圖數據。“視圖上下文”的像素格式由三個參數來定義,也就是每個組件占用的bits位數、colorspace以及alpha(透視),而alpha值指定了每個像素的不透明度。
根據上面講述的知識點,筆者定義 了被渲染內存區域如下:
- imageData = malloc((iFrame.size.width)*(iFrame.size.height)*32);
筆者這里在屏幕每個像素上使用了32-bits來表示RGBA顏色格式,那么參數bitsPerComponent就為32/4=8,各個參數的定義如下:
- iDevice = CGBitmapContextCreate(imageData,iFrame.size.width,iFrame.size.height,8,32*(iFrame.size.width),
- iColorSpace,kCGImageAlphaPremultipliedLast);
這里筆者獲取iColorSpace的方法如下:
- iColorSpace = CGColorSpaceCreateDeviceRGB();
CGColorSpaceCreateDeviceRGB()方法可以獲取設備無關的RGB顏色空間,這個顏色空間需要調用CGColorSpaceRelease()進行釋放。
在創建成功被渲染的內存區域的 “視圖上下文”iDevice
小結:iPhone屏幕雙緩沖技術的內容介紹完了,看完本文,是不是有所收獲,***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