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侵權案鮮為人知的歷史內幕:谷歌"螳螂捕蟬"
GNOME和Mono項目發起人Miguel De Icaza在博客上分析了甲骨文起訴Google侵犯Java專利的前因后果,而Java之父James Gosling也證實,在Sun和甲骨文舉行合并商討會議期間曾討論了Sun和Google之間的專利狀況,當時甲骨文的律師聽后“眼睛閃閃發亮”。
De Icaza指出,Sun創造了Java,但卻很難直接從Java上獲利,它主要的收入來源是Java2ME(Java Micro Edition)許可。Java2ME是一項許可產品,不同于采用GPL授權的Java2SE/EE(OpenJDK)。Google和Sun曾試圖達成一項Java2ME許可協議,Sun希望能成為Google和其它OEM設備制造商的中間人,但Google希望Android能成為對所有人免費的移動操作系統,無需支付專利許可費。雙方未能達成協議,結果是Google創造了Dalvik虛擬機,繞過Java2ME許可,并且有意讓Dalvik不兼容現有的Java虛擬機指令,它編寫了一個翻譯器將Java代碼翻譯到Dalvik代碼。Dalvik采用的是類BSD許可證授權。此事對Sun來說是雙重打擊,首先它失去了達成一個大的許可協議的機會,其次是Dalvik可能威脅到Java虛擬機在嵌入式市場的統治地位。2007年末Google宣布了Android和Open Handset Alliance聯盟。一年之后Sun的股票崩盤。甲骨文指控Google侵犯的Java專利圍繞的是Java2ME實現許可。
【事件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