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基礎知識:因特網協議(1)
TCP/IP和DoD模型
DoD模型是OSI模型的一個基本的、濃縮的版本,他只有四個層次,而不是七個:
過程/應用層
主機到主機層
因特網層
網絡接入層
在DoD模型的過程/應用層中包含了大量的協議它集成了各種應用和功能來省城一個可以和OSI模型中三個高層(應用層、表示層和會話層)相對應的集合。
過程/應用層協議
Telnet:它允許一個用戶在一個遠程的客戶機上,訪問另一臺機器上的資源。
FTP:文件傳輸協議實際上就是傳輸文件的協議,它可以應用在任意兩個主機之間。
TFTP:簡單文件傳輸協議是FTP的簡化版本,只有在你確切地知道想到得到的文件名及他的準確位置時,才可有選擇的使用TFTP。
NFS:網絡文件系統在文件共享中是一個特殊的協議珍寶。他允許兩個不同類型的文件系統實現互操作。
SMTP:簡單又見傳輸協議,是對應于我們普遍使用的被稱為E-mail的應用,他描述了郵件投遞中的假脫機、排列及方法。
LPD:行式打印機守護進程協議,使被設計用于實現打印機共享的。
X Window:為客戶-服務器業務而設計,X Window定義了一個編寫基于圖形化用戶界面(GUI)的客戶-服務器應用程序的協議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采集并使用一些有價值的網絡信息。
DNS:域名服務可以解析主機名,特別是Internet名。
DHCP/Boot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可以為主機分配IP地址。
主機到主機層協議
主機到主機層的主要目的,是將上層的應用從網絡傳輸的復雜性中屏蔽出來。在這里將描述著一層上的兩個協議:
1.傳輸控制協議(TCP)
2.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1)傳輸控制協議:通常是從應用程序中得到大段的信息數據,然后將它分割成若干個數據段。
TCP的數據段格式:TCP報頭是一個20字節長的段,在帶有選項時可以達到24個字節。
在TCP數據段中包含如下字段:源端口、目的端口、序列號、確認應答號、偏移量、保留、代碼位、窗口、效驗和、緊急指針、選項、數據
(2)用戶數據報協議:如果將用戶數據報協議(UDP)與TCP座一個比較,UDP基本是一個縮小規模的經濟化模式,有時也被稱為瘦協議。
UDP數據段的格式:在UDP數據段中包含了下列字段:源端口、目的端口、數據段長度、CRC、數據。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