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毒軟件兼容的四大危害
安全軟件相互之間“不兼容”現象普遍存在,而且是國際慣例。這與人們的日常判斷大相徑庭。此前,許多用戶認為,多安裝幾套殺毒軟件更安全,這套殺毒軟件沒查殺到的病毒另一套殺毒軟件可以查殺。《安全軟件兼容性白皮書》指出,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當前安全軟件的工作原理、所采用的安全技術所導致的沖突,有其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而由兼容給用戶帶來的潛在危害不容忽視。
危害一:兼容造成系統藍屏、死機等嚴重故障
根據白皮書測試結果,由于操作系統提供的系統資源有限,而多款安全軟件共存時,很可能因為搶占這些系統資源,而導致操作系統藍屏崩潰,致使用戶的數據丟失,甚至給用戶帶來嚴重損失。
危害二:嚴重影響電腦性能
研究還表明,安全軟件的文件掃描、實時監控、主動防御等功能都會帶來系統內存等資源的占用。例如為加快文件監控的響應速度,安全軟件通常需要將病毒庫加載在內存中,并且當發生文件訪問操作時,在整個病毒庫中檢索信息并最終判定用戶訪問的文件是否為病毒文件,這樣將會延緩用戶訪問文件的速度。
而當多個安全軟件共存時,這種資源占用導致對電腦性能的影響將更加明顯。更有甚者,多個安全軟件的主動防御功能有可能產生的交叉效應所導致的性能損耗往往不是線性疊加,而是成倍增漲,將拖慢系統和應用程序的速度,甚至會導致整個系統完全失去響應。
危害三:造成一方或雙方安全軟件的功能失效
多款安全軟件共存時,各個安全軟件的實時監控、主動防御等功能由于搶占系統資源,會導致一方或雙方安全軟件的部分功能失效。用戶原本認為安裝多個安全軟件可以增強系統的安全性,但實際情況則很有可能因為安全軟件之間的功能失效這樣的兼容性問題而使得電腦安全防護水平大大降低。安全軟件共存時的上述兼容性問題,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當前安全軟件的工作原理、所采用的安全技術所導致的沖突,有其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
危害四:殺軟兼容成“電能殺手”
白皮書顯示,兩款殺毒軟件在兼容模式下同時運行在同一臺電腦上時,開機時間較單一殺毒軟件條件下會有大幅度延長。由此可見,兼容對計算機性能的影響巨大。其中,首要的影響就是帶來能耗損失的增加,積少成多,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
目前,中國擁有活躍的PC裝機數量超過1.5億臺,每臺PC機一小時平均耗電量為300瓦。若以50秒的差距作為參照,若每一臺PC機均裝載兩款級以上殺毒軟件的情況下,全國僅一次開機就要比裝載單一殺毒軟件的PC機開機時間多出近208.3萬個小時,即多耗近62.5萬千瓦的電能。
專家說法:殺毒廠商應進行兼容風險提示
軟件不兼容問題對電腦性能造成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開機速度上。據劉教授測算,目前國內大多數電腦的軟件安裝環境下,大約有30%的軟件所占據的CPU是被浪費的。因此,優化電腦軟件、關注電腦健康亟須提上日程,而目前我國安全軟件廠商在這方面做的還很不足。殺毒廠商應該把用戶利益放在第一位,對用戶進行充分的兼容風險提示,把選擇權交給用戶。同時,他還建議,在用戶可以自主選擇殺毒軟件的同時,選擇用一款自己喜歡的殺毒軟件即可。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