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或可由單向實現雙向傳輸
無線電通信只能在一個時間以特定頻率向一個方向傳送,因此使用該頻率的飛行員、飛航管制員、對講機用戶和急救人員在交換發言時通常都說“完畢”。但現在,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研制出***個能夠同時發送和接收信號的無線電。該技術的成功標志將現有技術的速度提高了一倍,而且很有可能促使網絡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計算機科學與電氣工程助理教授菲利普·萊維斯(Philip Levis)表示:“書本上說不能這樣做。不過新系統完全顛覆了人們對無線網絡設計方式的假設。”
手機網絡可以讓用戶同時通話和接聽,但他們需要使用一種價格昂貴、需認真規劃的解決方案,導致該技術難以用于其他無線網絡,如Wi-Fi。
該技術源于一個簡單的想法
正當三名電氣工程專業的研究生(JungIl Choi、Mayank Jain和Kannan Srinivasan)研究一種新辦法時,他們突然想到了一個看似簡單的想法:如果無線電能夠像我們的大腦一樣工作——一邊傾聽一邊講話——把我們自己的聲音屏蔽掉,那會怎樣?
在大多數的無線網絡中,每個設備必須輪流講話或傾聽。萊維斯指出:“這就像兩個人在同一時間向對方喊話。可想而知,如果兩個人都在大喊,他們肯定聽不到對方的話。”
在計算機科學與電氣工程助理教授萊維斯和薩欽·卡蒂(Sachin Katti)的協助下,這三名學生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終于搞清楚了該怎樣制作新的無線電。
雙向同步對話的主要障礙是:接收到的信號通常被無線電自己的傳輸信號所掩蓋,因此無法同時通話和收聽。
萊維斯指出:“當一個無線電傳輸信號時,其傳輸強度高于其他任何可能聽見的聲音(來自另一個無線電)數百萬倍。這就好比在你大喊的同時,卻試圖去聽別人的悄悄話。”
但研究人員意識到,如果一個無線電接收器可以過濾掉自己傳輸的信號,那么盡管接收到的信號微弱,但仍舊能夠聽到。“如果你聽不見自己的喊聲,你就能夠聽見其他人的耳語。這就是新技術的原理。”
他們的設備利用了每個無線電知道自己的傳輸內容,因此也了解它的接收器應該過濾掉哪些內容。這個過程類似于降噪耳機的工作原理。
當研究人員在2010年秋季的Mobi Com(一次有500多名世界***移動設備專家參加的國際盛會)上展示自己的設備時,他們獲得了***展示獎。Mayank Jain表示,在此之前,人們認為不可能同時發送和接收無線電信號。萊維斯稱,一位研究人員甚至對這幾個學生說,他們的想法“如此簡單,不可能會成功。”這是因為已經進行過類似的嘗試,但結果失敗了。
通訊技術的突破
但他們獲得了成功,這將對未來的通信與網絡產生重大影響。萊維斯指出,同時傳送和接收信號的最明顯的效果是,使得用戶能夠發送的信息量倍增。這意味著家庭和辦公室網絡的大大改善——速度更快,而且不那么擁堵。
萊維斯也認為這一技術具有更大的現實意義,如克服與空中交通控制通信等主要問題。在目前的系統下,如果兩架飛機同時在同一頻率上呼叫控制塔,雙方都將受阻。萊維斯表示,這些受阻的信息傳輸可能會造成撞機,而新的技術系統有助于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這一小組已經就該技術申請了臨時專利,并正致力于使其商業化。他們目前正設法增加其設備的傳輸強度和距離。在該技術能夠真正用于Wi-Fi網絡之前,這些改進是必要的。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