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V cloud是如何管理虛擬資源的?
在Hyper-V cloud三部曲的前兩部分中,我們已經介紹了微軟公司新的云計算產品組合及其核心技術,本文是***一篇文章。在本文中,我們來談談Hyper-V cloud是如何管理虛擬資源的。
到目前為止,似乎微軟公司的Hyper-V cloud并不真正名副其實。事實上在很多方面,與其說Hyper-V cloud是管理程序,還不如說它是對管理程序進行管理。此外,它還注重于Hyper-V所依賴的硬件基礎設施。
本文值得額外關注,雖然Hyper-V cloud目前尚未擁有明確的定義,但是業內對其進行專門的討論。這就是我口中所稱的“資源量化”或“資源經濟學”,在《私有云:為可擴展虛擬基礎設施選擇正確的硬件》一書的第三章節中我對這一專題進行了詳盡的探討。
本系列中的第二部分就具體介紹了Hyper-V cloud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消除對私有云架構DIY的方法。通過使用用戶選擇的制造商預先驗證的硬件配置,你能夠使用已知數量資源與虛擬機(VM)工作負載。
那種“已知數量”是量化物理資源的核心部分。它是這樣的:假設你從硬件供應商處購買四臺刀片機箱。三臺機箱裝滿了八個刀片服務器,而第四臺機箱則只安裝了兩個刀片服務器。你將這些機箱都安裝到你的數據中心內。
私有云對這些資源進行量化。說:“好了,如果每個刀片服務器中有兩個2.53GHz的處理器和32GB的RAM,那么我就總共有121330MHz的處理能力和768GB的RAM。”這種計算是非常簡單的數學應用,它將每臺刀片服務器的處理能力和存儲能力相加而得到總和。
確定處理能力與存儲容量的方法類同于經典經濟學概念“供應”。擁有了768GB的RAM,你就擁有了充足的供應用于分配給虛擬機。毫無疑問,這一經濟學公式等號另一端就是“需求”。在私有云環境中,需求壓力來自于眾多同時運行的虛擬機。通過在虛擬機管理程序(VMM)中查看每個虛擬機所處理的MHz和所使用RAM存儲器的數值,你能夠獲取這一需求信息。這也同樣適用于存儲資源與網絡資源。
Hyper-V cloud有何不同?
Hyper-V cloud***的潛能來源于微軟公司如何最終地集成其硬件供應商伙伴,以及在VMM中進行充分的管理和監控。在擁有了一個能夠監控每一層虛擬堆棧并向管理員即時報告供應、需求以及長期趨勢的管理機制后,微軟就有能力隨心所欲地創建一個私有云。
但是我們還沒有達到這一高度。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目前微軟VMM的簡單集成并不旨在與此。雖然有些數據可以事半功倍地獲得,但是VMM的核心尚未解決這個私有云的問題。
但是我們正在與供應硬件的供應商一起向這一目標努力。其中部分供應商通過創建私有云管理平臺來做出有益嘗試。硬件供應商們正著手構建這樣一個隨所有必須硬件集成自動出現的平臺,以便于查看所供應與所消耗的資源。然后那同一個普通可以與VMM集成而執行某些操作,例如開啟/關閉VM以及其他日常的管理活動。
將資源變成美元
虛擬與容量管理僅僅還只是開始。當進一步將其量化為真金白銀的成本時,這種資源的供應與需求也使業務流程高度集成。試想一下:如果微軟公司與您的硬件供應商合作將虛擬環境資源進行量化并將集成價值分配給所需的虛擬機,那么下一個合乎邏輯的步驟將成本分配給那些集成的價值。這樣,100MHz的處理能力或2GB的RAM存儲容量就具有了一個真正可轉讓的成本價值。
現在,下一步就是將成本與服務器配置模板建立某種聯系。很快,你就可以開始看到諸如“我們需要另外一臺Exchange服務器”的要求能夠立即被標上其商業成本。從長期來看,那些相同需求的趨勢能夠在資源耗盡前幫助你了解需要增加多少額外的資源。基于此規劃,你就可以自信滿滿地制定和使用你的年度預算計劃。
***,你是否認為Hyper-V cloud是一個你能夠看到、感受和觸摸到的產品呢?也許答案并不全是肯定的。但是它確實代表了一種對虛擬資源的全新思考方法,與我們那令人生厭的白盒方法相比,它無疑是一大變革。同時,如果你是在早期投資虛擬化的先行者,你會發現其結果與你的預期相差無幾,你(和你的老板們)會很高興地發現資源量化、估價以及供需關系全都是從簡單虛擬化經驗到真正實施私有云計算至關重要的課題。
作者簡介:
Greg Shields, Microsoft公司MVP。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