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付費資料防惡意下載方案
問題:為了提升學習質量,不少高校給學生免費提供了國外一些付費學術論文站點的賬號:
1)一些學生利用賬號每天下載數十G的資料,用于個人盈利;
2)國外付費站點針對異常的下載對學校進行警告,甚至中斷內容的提供。
作為學校的IT管理者,需要思考如何在規定之外再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有效的解決。
原因及難題:
由于國外的付費資料通常只能在教育網才能獲取,但資料對社會其他單位又有較大的價值,巨大的利益驅動使得不少學生開始大量下載高價值的資料用于販賣。
據網康互聯網研究實驗室統計,在每個提供付費資料的高校中,這樣的現象均大量存在。不少學校由于無法阻止惡意下載,導致付費賬號被關閉,影響其他學生的使用。
技術難題:由于涉及到傳輸的內容,通過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方式難以進行內容的留存和屏蔽。并且由于賬號通常為學生共用,難以界定下載的來源。并且難以區分有效下載和惡意下載。
網康解決方案:
利用用戶識別技術區分每一個上網的人員,實現實名制下載。同時對一個學生每天訪問付費站點的下載頻度、額度進行限制,避免同時、大數據量的下載資料。使得每個學生僅下載自己近一段可閱讀的資料。
組網說明:
策略說明
1)利用自有認證或者聯動認證(例如城市熱點、銳捷SAM、H3C CAMS)進行實名制上網記錄。
2)采用下載頻度控制技術,控制一天內每個人下載文件的時間間隔,例如文件下載間隔需大于10分鐘。
3)利用下載配額技術,限定每個人每天在指定的站點上下載的數據量上限,避免非閱讀目的的下載。
4)在發現達到配額上限的學生后及時告警通知管理員,由管理員結合該人員下載的文件日志進行合理性分析,對屬于違規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
優勢亮點:
1)高可靠,無論任何情況下的設備故障仍可保障網絡的聯通性
2)獨特的公開的用戶識別接口,任何第三方認證系統均可以發送認證通過信息至NS-ICG(網康上網行為管理),有效實名制識別每個用戶,便于問題的分析和定位
3)獨特的下載頻度限制技術,防止非閱讀性的惡意下載
4)獨特的下載配額技術,避免非預讀性的大流量下載
5)獨特的下載內容審計,可幫助管理人員定位有權利下載人員的合理性。
方案效果
目前網康科技高校付費資料防惡意下載解決方案已經服務于國內200多所知名院校。該解決方案的實施幫助學校有效的避免了惡意下載帶來的不良國際影響,也避免了極個別人員的惡意下載對其他學生的正常使用帶來的負面效果。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