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企業網絡(WAN)中優化帶寬
資源緊張,這個也是互聯網中的大問題。面對企業的網絡,如何優化帶寬,保證資源的使用,相信每位管理者有著自己的想法。正如大多數網絡管理人員所知,為生產環境提供支持并非易事,但卻比在大型項目里劃分帶寬簡單多了。這是因為,在劃分帶寬前,你需要對歷史數據有所了解,以便于幫助你協調整體的操作。在當前業界的整合中,沒有比數據中心整合更能消耗網絡管理人員時間的項目了。鑒于此,如何在企業廣域網(WAN)內優化帶寬便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從技術角度來看,一切關于帶寬優化的討論都需要源于服務質量(QoS),QoS是為特殊應用程序提供不同優先級的能力,這也將一定程度上保證系統的性能水平。如果你就是一位網絡管理人員,那么你需要管理包括網絡中的延遲、帶寬和數據包丟失參數等。底線是當你在配置QoS時,需要選擇具體網絡流量并根據網絡相對重要性來優化帶寬。在網絡中部署QoS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預測網絡性能,也能更有效地利用網絡帶寬。當前大多數交換機設備都支持這些功能。在購買諸如交換機這樣的基礎設施之前,你必須確保你所選的硬件設備完全支持QoS功能。
在數據中心整合期間,一般來說,我們會盡量避免。包括不動產——削減物理計算機房、服務器、網絡設備和管道的數量。優化帶寬的進程永遠都是不簡單的。我推薦的方法之一是,首先去了解當前WAN中的總帶寬部署數目,以及當前被定義的優先級別。是人員優先還是根據流量類型做優先級處理?我們先假設你是從事業務的IT人員,它可以幫助你決定各種權益事項。如果你是一個網絡管理人員的話,你肯定不想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做出任何決定,其實之前所說的也是應有的工作方式。但是在這種位置下,就意味著你將會被所有人所需要,你做出的關于帶寬優化的任何決定,會使你成為某些人的英雄和功臣,同時,也成為了另一些人的敵人。這種情況有時看起來或許還算比較有趣,但從長遠來看,這樣的負擔并不值得。
一旦你決定劃分帶寬優先級,你需要與網絡架構師一同協作決定在整合的數據中心中里要使用的管道種類。在那時,你還需要提供服務級別,該服務級別至少要一樣或要優于你當前使用的服務級別,否則,可能出現的系統性能問題將會對整合的數據中心項目帶來一定的風險。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即使你購買的是全新設備(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如果網絡有瓶頸,那么在你求救之前系統就會出現問題。我們該如何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作為網絡管理員,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與項目中的其他人員緊密協作。我曾經就經歷過直到需要測試應用程序時,網絡小組才開始介入的工作經歷。如果你一直在等待介入點,那么當真有狀況發生時,你所能做的補救工作就少的可憐了。如果網絡管理人員從開始就與項目綁定在一起,那么網絡管理人員就可以幫助網絡架構師一起解決部署中的各種問題。同時,你也可以處理網段中的帶寬優先級劃分決策。
技術助力優化帶寬
除QoS交換機以外,什么樣的技術可以幫助我們來更好地優化帶寬?WAN 加速非常重要,它可以很好地為有限的帶寬做優先級劃分。必要時,使用WAN加速可以在交付信息時有效減少WAN間的總流量。在一天結束時,在應用交付時使用WAN優化控制器將會減少相關應用交付的總成本,包括設施費用和WAN帶寬費用。因為帶寬不是無限制的,延遲將會在距離更遠的地方出現。這也是導致網絡擁塞丟包的原因。
網絡監測同樣是一個重要的技術,它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優化帶寬。不同的業務類型需要精確地了解當前網絡中的具體狀況。與此同時,網絡監測技術也會幫助你確定適當的響應時間,以確保業務需求得到滿足。網絡監測還可以幫助你確定網絡流量高峰期,這樣你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做出適當的調整。如果沒有有效的監測,你也無法判斷自己所做出的優先級劃分是否正確。
在整合的數據中心中成功地進行帶寬優先級劃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從項目開始就與其他成員做好合作和溝通。當然我們此時所說的溝通并不是技術方面的溝通,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就是與從事業務的IT人員溝通,以及必要時與你的 ISP (網絡服務提供商)溝通。不在乎你在技術方面的能力,我們所說的溝通是一項軟技能,它能夠幫助你在一項數據中心合并項目中取得成功。如果你不花一定的時間與精力來確定你是與正確的團隊工作的話,那么你就注定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