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虛擬化一旦開始就不愿停手
如今,虛擬化技術已經深入人心。大家仿佛在一夜之間,都聽說了虛擬化的種種優勢:節省資金、整合服務器、基礎架構最大化。很多企業正是看見了這些巨大的誘惑,紛紛投入到虛擬化的懷抱。
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我國第一家專業責任保險公司,經營范圍除一般性的財產保險、信用保險、保證保險等險種外,主要以責任保險為特色,并通過對高技術含量的責任保險產品與服務的創新與開發,使得我國責任保險的覆蓋領域不斷擴大,作用不斷加強。
當今,金融、銀行、電信、保險都是對IT系統要求非常高的行業,作為長安保險責任有限公司的統計信息部副總經理的劉衛自然非常清楚自己身上的責任。
服務器虛擬化——信息部門的救星
作為一個保險公司,要不斷地創新業務,以滿足人們對于不同類型險種的需求。但是,在原有的IT系統下,上線一項新業務又談何容易。
業務部的同事經常與一線客戶進行溝通,知道用戶的需求,每隔一段時間,他們都碰頭開會,然后拿出一個新項目讓統計信息部上線。但是,原有的IT系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任何一臺服務器上都跑著正在運行的業務,哪一臺也不能停,公司當然也不允許多買幾臺服務器預留著。于是,統計信息部就開始走公司流程:打報告、寫申請、做預算,走上一遍流程下來,等最終新服務器買回機房,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這樣的效率,不僅業務部不滿意,統計信息部不滿意,公司領導更不滿意。
這樣一來,原本有自己公司首先考察出來的新業務,卻眼睜睜地看著競爭對手先推向市場,這樣的結果公司里誰也不愿意看到。大家紛紛都有自己的抱怨。業務部抱怨說:“明明是我們先想到的新業務,可是你們卻遲遲推不出來,讓我們的調研和辛苦都白費了。”
統計信息部抱怨說:“公司這么繁瑣的流程,限制了我們。”公司領導抱怨:“競爭對手搶占了新市場,公司業績受影響,你們誰來負責?”
問題轉了一圈,還是回到統計信息部了。劉衛說:“如何提高新業務推出來的速度和效率,成為我們要解決的頭等大事。”
但是,劉衛坦言,當時并不知道服務器虛擬化,到底能夠將資源膨脹到什么樣的程度?有人在用嗎?在試探中統計信息部的兄弟們邁出了服務器虛擬化的第一步,先試用一次再說。
虛擬化管理軟件,剛剛開始的時候,采用的是Vmware的虛擬化工具測試版;服務器CPU是英特爾的5540和5520處理器。后來,正式上線的時候,啟用的是Oracle基于Xen的一款VM虛擬化管理軟件。
#p#
最初的規劃是,劉衛還是用實體機的概念去給系統配置內存和存儲空間,一個CPU對應2GB內存。同時,為了避免出現網絡問題,還加了很多的網卡。目標很明確,就是解決業務部新業務需求快速響應的問題。
2008年4月份服務器虛擬化項目開始了。整個實施過程,都是統計信息部的同事自己做,并沒有外包出去。據劉衛介紹,他們選擇了一個功能非常強大,管理軟件的模板都做好了,實施的時候只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實際情況配置就可以了。劉衛介紹:“這個實施過程相對簡單,不會出現其他項目中‘交鑰匙’的情況。”
目前,長安保險公司的機房里擁有:4臺IBM小型機主要運行數據庫,兩組戴爾的刀片服務器主要運行內容系統,10臺PC服務器主要針對電子商務、OA、Mail等服務。長安保險公司機房的服務器已經全部進行虛擬化,劃分出100個虛擬機。對于虛擬機多少劃分,與CPU的關系,他表示,必須要視不同公司的情況來確定。
好事多磨 在問題中成長
經過半年多的實施,終于在2008年10月份,統計信息部讓第一個應用成功上線了。
俗話說:“好事多磨”。在服務器虛擬化項目結束后,系統運行的過程中,劉衛發現了問題。
在他的設想里,他擔憂的是處理器負荷太重,網絡吞吐量太大,而內存和存儲空間應該是不需要擔心的。但是,事實上,從實際顯示的數據來看,內存和存儲空間的利用率非常高,并且系統對于它們的需求,仍然在逐漸升高,數據溢出時有發生;原本讓他擔心的CPU的利用率平均由原來的6-7%提高到20-30%,屬于正常水平線,并且網絡也顯示正常。
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增加內存,劉衛重新規劃,為每個CPU分配的內存從2GB變成了4GB,這樣才將問題化解掉。
“這種情況提醒了我們,以后在做虛擬化規劃的時候,盡量預留三分之一的虛擬機。這部分虛擬機,為業務部提出的新業務實驗,擴展功能等使用。我們將保持這個比例”, 劉衛這樣總結道。同時他表示,處理器、內容和存儲之間需要怎樣的配置才能實現最佳配置,不同的企業情況并不完全相同。一個CPU是配置2GB,還是4GB或者更多,要看具體要跑什么樣的業務。
#p#
從2008年至今,長安保險公司進行服務器虛擬化已經兩年對了,隨著公司不斷發展,其間也存在資源不夠用的情況?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是升級處理器,還是重新購置服務器呢?
劉衛的經驗是“如果能買四核的服務器,絕對不買兩核的服務器”。他認為必須讓CPU的運算能力走在系統其它資源的前面。
劉衛舉例一個例子,如果你覺得未來2年,都用不上4核的CPU,那么,我就買一個兩核的CPU,基本可以滿足現在的需求。如果兩年之內還想升級CPU,那么,你最好現在就一步到位買四核的服務器。主要原因是當前的CPU以及服務器更新換代的速度太快。只容許你做兩年的規劃。
服務器虛擬化帶來的收獲
劉衛總結了服務器虛擬化給他們帶來的收獲:
首先,新業務需要瞬時就能實現。現在,長安保險公司有100多個虛擬機,隨時劃撥出來一個給新業務使用,這個過程簡直就是分分鐘的事情。我們也不必向上面打報告申請。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之后,沒有問題了,我們在分配兩個虛擬機給新業務,作為主備機,互相備份。這個特點,大大提高我們業務的興趣,增加靈活性,我們的領導也比較認可。
其次,IT系統的可靠性大大增強了。徹底告別了過去,由于某一臺物理的宕機或者其他狀況,而影響到業務無法正常運行的事情。
第三,資源的可以自由調配。
最后,還能省下不少電費。
目前,這些應該力爭能夠使用到年底,現在正在申請購進新的服務器和小型機。劉衛表示:“服務器虛擬化我們感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一旦開始,真的就無法停止下來。”
【編輯推薦】
- Red Hat劍指云計算 矛頭直逼VMware
- 虛擬化:IT服務快速走向云計算的驅動力
- 從虛擬化角度看云計算架構和邏輯
- VMware:云計算不需要服務器虛擬化
- 拆穿服務器虛擬化十大謊言
- 是否明晰 如何搭建服務器虛擬化?
- 撕去面紗 揭示服務器虛擬化和云計算的陰暗
- 芯片巨頭為何如此看好服務器虛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