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云也是一種公有云 數據服務最關鍵
【IT168 評論】8月19日,浪潮在北京發布云計算戰略——云海In-Cloud【IT168直播專題】。浪潮系統軟件總監兼云計算產品研發部總經理張東在會上詳細介紹了浪潮“行業云”戰略理念、技術架構和相關產品技術支撐。浪潮首次定義了“行業云”的概念,提出行業云作為公有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中國云計算市場的重要力量。
▲浪潮系統軟件總監兼云計算產品研發部總經理張東
按照業界一般分法,云計算可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類。浪潮認為,按照數據獲取路徑和數據是否具有私密性,公有云可以繼續細分為公眾云和行業云,前者是數據來源和服務對象都是公開的公眾,例如Google,而后者數據具有私密性,但是服務對象卻是公開的,如環境衛星資源數據中心、政務系統、經濟/人口統計數據服務等。
張東談到,所謂“行業云”,是由行業內或某個區域內起主導作用或者掌握關鍵資源的組織建立和維護,以公開或者半公開的方式,向行業內部或相關組織和個人提供有償或無償服務。
▲定義“行業云”
比如數字化醫療,病人所有的健康信息都存在一張卡中,只要刷一下,以往的病歷、體檢記錄、在不同醫院的檢查結果都可以呈現在醫生的電腦中,從而幫助醫生做出更全面的診斷。又比如食品衛生監控,如果在食品生產、加工、運輸、銷售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數據都公開、透明,食品安全就可以得到很大的保障。此外,像交通、遠程教育、工商、稅務、質監等行業,其公眾服務都可以通過云計算來實現。
▲數字醫療行業云服務
▲食品安全行業云服務
張東指出,雖然這些不同行業的具體服務千差萬別,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首先,都是面向公眾提供服務,因此屬于公有云的范疇;其次,服務涉及的數據資源具有壟斷和不可替代性,掌握在政府或某個機構手中,這也使得具有了非常明顯的行業屬性。
浪潮認為,谷歌、百度提供的公眾云和政府或業內機構提供的行業云,這兩種公有云服務在數據來源、核心競爭力、技術可復制性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如果說公眾云比拼的是技術服務能力,那行業云比的是數據服務能力。因為,行業云的數據不象公眾云那樣是大家可以隨便公開分享的,一般不能輕易獲得,如醫療信息掌握在醫院手中,食品安全信息掌握在質監部門手中。
▲行業云與公眾云的區別
“對行業云而言,數據未來就是第一生產力,誰掌握了數據,誰就可以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張東談到,而要讓這些行業數據變成信息,并轉化成服務提供出去,用類似谷歌的公眾云模式也是不可行的,比如谷歌雖然也在試圖做一些針對關鍵數據的服務,但實際上遭到了各國政府的反對。
“行業云有自己的模式,而且其技術是可以復制的,在一個行業做成了可以推廣到其他的行業。”張東談到,建設行業云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將數據活化,將數據轉化為服務。雖然各個行業過去十幾年里也建設了很多信息化系統,但這些系統都是封閉的,行業云的功能就在于實現從數據到服務的轉化,比如,在環境監控中,通過衛星遙感收集到的水、森林、土地等相在的海量數據,經過分析處理,可以得出土地利用率、自然災害預警等信息,進而提供給政府部門決策使用。
正是基于以上判斷,浪潮將“行業云”確立為其云海戰略的重點,下一步市場舉措將包括:推出“行業云建設免費診斷行動”;制定行業云解決方案白皮書;聯合云計算產業聯盟,成立行業云建設伙伴組織等。